“当朝谢太傅死了,被太子萧南浔一剑刺死于北鸣关城楼前”北戎攻城第十日,这个消息遍传遍了整个大俞,一时之间从朝堂显贵到市井黎民,举国上下皆为震动。
“太傅女谢宥矜过两个月不就要入主东宫了吗,怎么会呢”“是啊,这谢家姑娘谢宥矜比太子殿下小两岁,五岁起就入宫与皇子公主一起学习经史典籍,八岁又随太子一起平澜宗学武,刚柔并济,才情卓绝”白胡子老头自己倒了一杯茶,轻捻胡须道“谢大姑娘出生洛邕谢家大族,祖父是前朝大儒,修经史典籍,官至御史,父亲是当朝太傅,兄长曾是西征将军,谢大姑娘又跟太子青梅足马,不论品行还是家事都堪配当今太子殿下!”
“没错,要说太子杀别人我信,杀太傅不可能!”
说到这里群情有些亢奋,议论纷纷。
只见白胡子老头一边摇头一边抿了口茶说:“杀不了,杀不了。”
旁边一青年急了“为何杀不了?”
白胡子老头故作高深道“太傅入仕之前可是当今第一宗门平澜宗翘楚,十七岁一手无相剑法击退几千东海流寇,十九岁一人灭了西域天魂宗,二十岁独自带回天山异宝,虽后来袭了老国公爵位入仕,那也是当世第一剑,怎么会轻易死在太子手里”众人附和:“是啊是啊,当年谢太傅风采谁没听过!”
一手拿折扇青年人面露不屑:“不然,谢太傅虽然剑术了得,但如今可是在两军阵前,太子被俘,多方掣肘,且当今太子殿下也在平澜宗学艺七年,价值手持问荆剑,己有问鼎宗师之力。”
“对啊对啊,据说问荆剑和斩鬼剑是当年圣人命人锻造,锋利无比,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听说当时城门前太子殿下正是用这把剑杀了太傅”白胡子老者摇摇头:“谣言不可轻信,当初圣上为了锻炼太子品行,太子三岁就抱给太傅带,连皇后娘娘都是每逢初一十五家宴才可见与太子一面。
太子那可是从小由太傅抱到怀抱里教导,就连谢家大公子也没这么抱过。
入宗门也是太傅引荐,太子有如今成就,一半母家英国公,一半太傅一力辅佐,并不曾听闻太子太傅有任何间隙。”
折扇青年反驳到:“这老头,你说的像你看见过似的,怎可信口开河?!”
白胡子老者笑道:“年轻人,并非信口开河,当年我正在御前当值的,十多年前有幸亲眼见过太傅牵着太子上朝。”
周围人边恭维老者边起哄“前辈多给我们讲讲您知道的。
这太傅不是被派去岭南查案,怎会在此?!”
其他人也跟着七嘴八舌“还有我听说太傅孤身闯敌营救下太子时,己经身受重伤”“没错,北戎大军十万压境,太子不知道为何被吊在北戎阵前三天,无人敢救,是太傅一人对抗阵前几万大军,武功再高,也难敌万军。”
“朝堂纷争哪是我等可以参误的,只是可惜谢家一门宗烈”说到这里,一片静默,片刻之后白胡子老者感慨道:“百年大族南阳谢家在前朝担任御史中丞,主司修书立传,尙文弱武。
三十年前吴汉起义谢家遭到血洗,老太爷和妾室姜夫人带二子存活,谢老太爷遂决定资助高祖起事,并送二儿子当今谢太傅入了平澜宗学艺,高祖夺天下后谢老太爷受封魏国公,奈何这些年谢家一门人丁稀少,两年前谢太傅唯一公子也战死了”喝了口茶接着道“听说也是那之后,圣人下旨封其妹谢大姑娘为太子妃,赐斩鬼剑。”
“本来谢大姑娘与太子殿下也是两情相悦,没想到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如今这婚事恐怕……”关于谢大姑娘也是议论纷纷,好不热闹,有人赞其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也有人道她 “剑破寒星落,枪挑月华开”,惊其武艺独步江湖,斩鬼剑翻飞恰似龙游太虚,引得茶客击节称奇。
然而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
人生匆匆、世事难料,一子错、满盘皆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