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顶着小婴儿的身体看着寄主睡觉,等待不知道会不会被送走的命运。
而且她是借用寄主的基因孕育,必须得偿还寄主和这一世父母的恩情,如果她和妹妹中有一个被送走,这人海茫茫以后上哪里去找。
晚上爷爷带回来一个消息,找到了愿意收养女孩子的夫妻,家境还可以,也打听过人品,都没什么问题。
对面人家姓蓝只有一个要求,彻底断亲,孩子长大了也不能有任何联系,并表示一家人会搬走。
王家人之前就商量送走孩子的时候就预料到了,都能接受,也觉得孩子送人之后没脸再去找孩子。
毕竟说的好听是送,实际上就是卖。
蓝家人买了些产后的营养品,加几百块钱的补偿带走了更活泼的妹妹。
王家心里这块石头才算尘埃落定,给剩下的孩子取名王瑜。
父亲王卫军继续去打工挣钱,留下妻子和两个老人在老家种点地赚些口粮。
王瑜断奶之后母亲孙菊香把孩子交给两个老人,也外出打工了。
好在王瑜不是小孩,不会本能的渴求父母长辈的关心爱护,母亲的离开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这一世的爷奶看这孩子不哭不闹,带着不费什么力气,不耽误大人干活,觉得王瑜多少是带着点福气来的。
这个时候农村人口严重流失,根本看不到多少青壮年,很多人家甚至全家都在外面,剩下的家家户户都是老人和小孩。
5岁的时候王瑜摸清了这村子大概的情况。
这个村子比前世的村子大很多,西面环山,两条河在村子东边汇聚成一条。
沿河而下,有一条三米宽能通车,通往乡镇的黄泥路,这两条河两边也全是村民住宅,越往下关系越生疏。
王瑜估计本村大概有一两千户村民。
还有各个山顶上也有一些村民住着,不过跟王瑜不是同一个村子,但这么多年的发展,各村之间都互有姻亲。
村里多数都姓王,也有一些姓祝,孙,姜的,比如王瑜现在的妈,孙菊香就是旁边山头的。
如果把周围这些山上的也都算上的话,王瑜估计最少也有三西千户。
算得上是个大村落了,所以民风不算闭塞,村里有重男轻女。
但按王瑜看到的不算极端,没有把刚出生的孩子首接遗弃或者弄死。
要不就是顶着罚款把孩子留下,或者像王瑜爷爷这样有些威望和关系的,能给孩子找个看上去还算不错的人家。
反倒是有几家人捡到了别人遗弃的小孩,也咬着牙留下了。
也是因为这几千户老幼,村里有个小学,虽然只有3个老师几间教室,但好歹有学校。
学校暂时只有5个年级,因为老师不够他们吧2个年级的学生放在一个教室,一个年级用一个黑板,一个老师一节课教2个年级。
也是这一年夏初孙菊香给王瑜添了个弟弟王斌,王瑜对弟弟并没有什么意见,她也不可能能改变老一辈传宗接代的想法。
而且上一上的经历告诉王瑜,不必去改变别人的思想,王瑜只要不断筛选同路的人就行了。
“妈妈!”
王瑜走进房间,孙菊香刚给孩子喂了奶没多久,正在哄摇篮里的孩子睡觉。
王瑜走到跟前,帮孙菊香一起推摇篮,“妈妈我想去上学。”
孙菊香有些诧异,“这么早,上学也很辛苦的,你想好了嘛?”
孩子上学的事其实一家人早就己经商量过了,王瑜现在才5岁孙菊香难免担心王瑜只是一时兴趣,看小伙伴们都在上学,以为是去玩,也想一起去。
“不早了,我都5岁了。”
说着摆出一脸的天真,“而且上学很简单的,我在外面听一听就学会了。”
说着王瑜开始背起了现在学校教的那些东西,孙菊香一脸复杂的看着女儿。
这个女儿从小聪明懂事,全家对她都很放心,或许是太过早熟,她不会跟别人家的小孩一样撒娇,孙菊香总觉得她们母女之间不够亲近。
在王瑜背完乘法表之后,孙菊香终于同意王瑜去上学。
“行既然你想去那就去,不过不能上几天就说不上了。”
“妈妈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
王瑜快放寒假的时候,爷爷因病去世了,第二年上半年奶奶也撒手人寰。
王瑜爸爸和叔叔爽快的分了家,但也正是因为家里老人都去世了,孙菊香必须留在家照顾孩子。
农村的女性真的很能干,地里种的菜,灶里烧的柴,家里的衣服,还有2头猪的口粮,孩子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孙菊香在忙。
这也导致孙菊香根本没有时间带孩子,好在王瑜不是小孩,王斌也能吃东西了,王瑜小小年纪每天带着弟弟去上学。
可这样还是不行,一个人赚的钱虽然够用,但是没多少积蓄。
不得己只能把2个孩子寄养在亲戚家,孙菊香也外出打工。
九岁这年王瑜开始给父母画饼,“我们给那几个没用的池塘种上荷花,莲藕和莲子可以吃,莲子心可以泡水喝,水里还可以养鱼,养泥鳅黄鳝,这样就不用出远门,赚的还多点。”
王卫军和孙菊香一时之间有些沉默,想了好一会才开口反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
作为一个会画饼的人,王瑜当然不能顺着王卫军的话题跟聊,于是她反问,“爸爸你出去打工的时候想过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吗?”
王卫军立刻反驳,“这一家找不到就换一家。”
王瑜循循善诱,“对啊,卖东西也是一样的,这一家不要就换一家,如果你一开始就觉得卖不出去,那就永远卖不出去的。”
“而且种的荷花夏天还可以做景点让人来玩,莲藕可以做藕粉,莲子和莲子心都可以晒干长期保存。”
说着又露出关心的神色,握着王卫军满是老茧的手。
“你和妈妈这几年都老了好多,如果在家种莲藕也不用那么累了,我去镇上找书看过了,打理起来也不麻烦。”
这一番话把王卫军感动的稀里哗啦,恨不得当场答应下来,只是家里实在承担不起风险。
“你让爸再想想。”
“地方是家里废弃的池塘,也就只是费点人工而己,或者爸爸你是在担心的话,我们找村委跟别人一起合伙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