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二十五年六月,晋国的京城主街道行人来来往往,人头攒动。
今日朱街上的行人要比以往的多,连带着细沙尘土熙熙攘攘的往城门口簇拥。
街道上的高楼被各形各色的人物占满,尤其是名门望族的小姐,只求一睹名扬四海的战神将军及三军凯旋的威武之阵容。
“听说了吗?这次击退匈奴的将军年仅十九。”
“听说了,而且从小就被扔到了宫外,”人群中有人叹了口气,“真是可怜啊。”
“可怜什么?都打了胜仗了,圣上绝对会赏赐黄金万两的。”
京城城门有五孔,城门内外闲杂人等都已被禁军肃清,渐行渐远的军队缓缓踏入城门,站好位置的百姓不由自主的停止了话语,只剩训练有素的踏步声。
骑兵开路,步兵垫后,马蹄人腿争相踩踏,一时间城门口烟尘缭绕,尘沙欲迷蒙双眼。
挂帅的白大将军位于军队之首,紧跟其后的便是少年将军嘉亲王,当朝的六皇子顾嘉洐。
汗血宝马之上,少年将军一袭军装勃然英姿,战袍迎风飞扬,十九岁的他正是意气风发少年得志之时。
少年清冷的目光目视着前方,好像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
女子看到如此英俊有为的少年不禁红了脸颊,期盼可以与其说上三两句话。
茶雅楼内,一年轻女子正处于楼馆远远的看着这一切。
易辛一袭白色云丝长裙,清冷俊美的容貌下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她的美艳十分具有攻击性。
“小姐看入迷了,莫不是也被这位少年将军所吸引。”一旁的丫鬟水青开着玩笑说道。
易辛听闻后睨了一眼水青,后者顿时不再开口。
水青也不知为何自家小姐性格突然大转变,原本小姐性格温婉知雅,可是自从半年前,小姐突然变得不再爱说话,脾气也大了好几倍,甚至还学会了武功。
店小二此时进了雅间,身后还跟着一位紫衣男子,“小姐,我们掌柜到了。”
易辛看向店小二身后的男子,紫色的绸缎用银丝绣着精致的花纹,手中握着一把白玉骨扇,看上去不拘小节,眼下正一脸玩味的看着易辛。
“水青,你先下去吧。”易辛淡淡开口,始终看着眼前的紫衣男子。
水青犹豫了片刻,随后行礼,“小姐有事唤奴婢。”
店小二也跟着水青退了下去。
紫衣男子精致的面容上带着笑容,不拘小节的坐到了易辛的对面,“易小姐找本公子所为何事。”
易辛打量着眼前的男子,红唇微启,“听闻京城里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庞公子都博物多闻。”
紫衣男子嘴角的笑容加深,把玩着手中的扇子,“易小姐过奖了。”
易辛没有理会庞泊简,自顾自的说道,“今日我来是想从庞公子这里打听一件事。”
“易小姐请说。”庞泊简散漫开口。
“我想知道天道院近两年来发生的全部事情。”
庞泊简脸上的笑容僵住,手里摇着的扇子也停了下来。
易辛看出庞泊简的异常,挑了下眉***道,“怎么?这世上还有庞公子触及不到的事情?”
庞泊简这才恢复原状,懒洋洋的笑着,“易小姐这个要求不简单啊。”
“天道院乃皇室御用锦衣卫,暂且先不说易小姐的目的,只是,易公子知道吗?”
庞泊简看似漫不经心,语气里实则充满着不善,尤其是提到易公子时语气稍有停顿。
易辛低头微微笑了一下,再次看向庞泊简时双眸里的嘲弄与讽刺丝毫不加以掩饰,“庞公子不会要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吧?
客人的信息我可不相信庞公子能泄露出去。”
庞泊简故作思考状点了点头,随后话音一转,合起合扇撑着下巴,“可是易小姐还不是我的客人。”
“怎么会呢?”易辛不以为然,“庞公子看在我家兄的份上也会帮我这个忙的。”
“可是据我所知,易公子和易小姐似乎不太亲近。”
易辛抿唇一笑,看了一眼眼前一副看好戏的男子,故作可惜的站起身向门口走去,“既然庞公子不肯帮我,那庞公子所求的化骨丹看来我也是无法送出去了。”
“等等。”身后传来一道声音阻止了易辛的即将离去。
易辛暗喜,转过身一脸惋惜,“庞公子还有何事?”
“你当真有化骨丹?”庞泊简双眸漆黑,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严肃的看着易辛。
“如果我没有,也不会来此寻见庞公子。”
庞泊简审视着眼前纤弱的女子,京城都知道尚书令大人的爱女饱读诗书知慧得体,如今看来还颇有些手段。
易辛大方的回应着庞泊简的目光,眼里的骄傲与自信一览无余,她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良久,庞泊简再度扬起唇角,指了指易辛方才的位置,“易小姐请坐。”
易辛这才抬步重新走了过去,正欲坐下,余光瞥见刚经过茶雅楼下的方阵。
被人们称为少年将军的“战神”,正缓缓走来。
易辛这才看到顾嘉洐的样貌,确实像百姓口中所说的英俊潇洒,匆匆一眼,易辛便坐回了椅子上,
“庞公子现在可否答应我的要求?”
午时,易辛带着水青离开了茶雅楼向府内走去。
而庞泊简还留在雅间内,看着即将消失的方阵,庞泊简唤来店小二。
“查一下刚刚的女子。”
“遵命。”手里还拎着茶壶的店小二拱了拱手,迅速离开。
庞泊简眼睛微微眯起,他骨骼静脉受伤的事情外人是不会得知的,莫不是易言澈告诉她的?
不对,要真是易言澈的话,化骨丹早被他拿了过来。
庞泊简否认了自己的猜测,不明白易辛到底如何得知自己寻求化骨丹的事情。
皇宫,皇上正在内书阁面见白大将军与嘉亲王。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白大将军大礼在前,嘉亲王紧跟其后,两人战袍还未脱下,入了京便赶来请安。
“免礼吧,”皇上大手一挥,看上去兴致颇佳,“此次击退边关匈奴来犯,多亏了大将军和六皇子,尔等有功之臣,不必多礼。”
“谢皇上。”
“谢父皇。”
白大将军和顾嘉洐起了身,恭敬的站在书阁中间等候皇上问话。
皇上此刻细细打量着多年未见的儿子,顾嘉洐身形高挑,一身盔甲更加显得英勇,眉眼间与已过世的皇贵妃有些相似。
许是透过顾嘉洐看到了曾经的故人,又或是感觉到了有所亏欠,皇上眼里的情绪有些伤感,“嘉亲王辛苦了。”
这一句辛苦,不知说的是战场上的刀剑无眼,还是这些年来将顾嘉洐放置宫外抚养。
“能为父皇分忧,乃儿臣之荣幸。”顾嘉洐嗓音低沉清冷,而语气里听起来尽是真诚。
皇上眼里多了副赞赏,浑厚的声音笑了起来,“果然,不失你外祖之风。”
白大将军连忙开口,“皇上过奖,嘉亲王骁勇善战乃是流着皇室血脉,老臣万不敢相提。”看似为贬低自己,实则提醒皇上顾嘉洐还是他的儿子。
“大将军不必谦虚,”皇上这才吩咐人赐座,与两人探讨着边境战事。
易辛已经带着水青回到了府里,李管家迈着稳重的步伐迎了上来,“小姐回来了,老爷夫人在正堂等着您用饭呢。”
“我这就去。”易辛随口回应着,前往正堂。
易夫人看到易辛回来,微微蹙着眉抱怨道,“还知道回来。”
“行了,快去洗手吃饭。”易尚书催促着易辛,打断了易夫人的话。
易夫人是尚书的第二位夫人,第一任夫人诞下易言澈后没几年就因病离世,这才迎娶了易夫人,婚后第二年便有了易辛。
易言澈与第二任易夫人并不亲近,连带着易辛也刻意疏远,不过该有的规矩易言澈总是会做到位的。
此时易言澈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尚书令大人喜欢一家人到齐后再动筷子,所以便一直等待易辛,当家的不动筷子,妻儿自是也不会越界。
尚书很喜欢易辛,易辛在京城名声颇佳,不仅容貌出众更是知大体有涵养。
易辛缓缓落座,尚书这才满意,“好了,这下都到齐了,吃饭吧。”
易辛向易言澈的方向瞟了一眼,她与易言澈平时没有过多的话语,这也是今天庞泊简提起来了,她才想到自己还有位哥哥。
察觉到一丝视线,易言澈并未抬头,继续用着碗里易夫人夹来的菜。
皇宫里,皇上赏赐了顾嘉洐金银财宝,顺带着一座府邸,其实在顾嘉洐回京前,皇上便已经见过了钦天监。
钦天监已经换过了监事,推算北边天象正盛,星耀备明,君臣之象也。
而嘉亲王赤胆忠心,又在北方立下赫赫之功,为将星。
皇上大喜,亏欠六皇子的终于可以弥补了,又让朱公公亲自挑了几个侍卫奴婢送到了嘉亲王府,甚至让嘉亲王掌管羽林军。
顾嘉洐正中心意,嘉亲王有名无权,羽林军为护卫皇上和京城军队,权利颇大。跪谢过皇上后便和白将军一同离了宫。
“阿洐,外祖看着你长大的,如今你也能独当一面了,外祖很是欣慰啊。”白大将军突然煽情,拍了拍顾嘉洐的肩膀。
顾嘉洐拱手施礼,沉稳道,“如果不是外祖精心培养,外孙也没有今天。”
“阿洐,宫内比战场要更加凶险,你如今掌管羽林军,一言一行万不可大意,”白大将军嘱咐道,“稍有不慎,恐有掉头之祸。”
“外孙谨记,定不会辜负外祖。”顾嘉洐低着头回应,眼眸漆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