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大唐:双雄

第2章 虎父犬子

发表时间: 2024-12-1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宇文赟乖张的性格和叛逆的行为,也非一日养成。

周武帝宇文邕的大哥宇文毓、三哥宇文觉,均死于堂兄、权臣宇文护之手,宇文邕本人也被宇文护当作傀儡,在憋屈和恐惧中度过十三年漫长且黑暗的时光,最后冒死亲手刺杀宇文护,才重夺大权。

宇文邕深知,权力的角逐,要比任何一种竞争更为冷酷残忍;而要想稳坐擂台,必须千锤百炼出一颗果断、坚毅、宽容、沉稳的强大心脏。

为避免皇太子宇文赟(yūn)遭受自己曾遭受过的、难以言喻的黑暗恐惧,更为了大周帝国国祚绵长,宇文邕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自宇文赟14岁被立为皇太子之日起,就被要求与大臣一起上朝、听政、定夺奏章;大臣们上完班,身心疲惫地回家休息,但宇文赟回到太子东宫后,还要继续完成繁重的学业;不论严冬酷暑、凌晨深夜,也不论健康还是生病,只要完不成,都会被严厉斥责、棍棒伺候。

宇文赟好喝酒,宇文邕严令禁止与酒相关的东西送到东宫,别说白酒、黄酒、葡萄酒了,就连料酒、药酒、糖心酒都不行。

宇文赟好女色,宇文邕将随国公杨坚的女儿杨丽华立为太子妃后,不允许宇文赟与其他女性接触。

为随时掌握儿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宇文邕还命东宫属官记录宇文赟每天的一言一行;宇文赟每天拉了几泡屎,每泡屎用了多长时间,宇文邕都要听取属官汇报,宇文赟在父亲面前,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这期间,稍有过错,宇文邕就会把儿子薅过来,一顿棍棒皮鞭伺候。

宇文邕不光在宇文赟身体留下伤疤,还在他心理埋下阴影。

一次,宇文邕一边狠揍宇文赟,一边怒斥:“自古以来,被废的太子数不胜数,你以为朕的其他儿子不能被立为太子吗?”

为讨得父皇欢心,也为了自己少挨点揍,宇文赟曾向父皇进献两只白鹿,以为祥瑞。

哪知道,宇文邕特地下诏斥责宇文赟:“治世要道,在于有德,不在于有没有祥瑞,抓到两只白鹿,天下就能太平了吗?

愚蠢,糊涂!”

此番种种,不难看出,宇文邕对宇文赟没有慈父春风化雨般的循循善诱,只有君王高高在上疾风骤雨般的斥责打骂;棍棒教育没有培养出来一个勤奋上进的国之储君,反倒培养出来一个表演高手。

在一次次打骂中,宇文赟的心态逐渐坚硬、扭曲、变态,为保住储君之位,来日亲手粉碎父亲缔造的一切,宇文赟每日表面上装腔作势、循规蹈矩,内心里抵触和叛逆情绪如同上了弦的发条,与日俱增。

宇文邕死后,宇文赟再也不用怕了、不用装了,就跟从五指山下蹦出来的孙悟空似的,被压抑己久的人性阴暗面一股脑弹射喷洒出来。

区别在于:孙悟空有紧箍咒能治得了他,但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普天之下没有天敌。

按照礼制,新君至少要为先帝守孝一个月以上,为天下人示范。

但宇文赟在父亲灵堂大放厥词、公然淫乐后,仅过去十天,就匆匆将老爹下葬,随即撤去宫内白绸,将皇宫内外粉饰一新;与乐师***在皇宫内日夜派对,庄严古朴的太极殿,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大型蹦迪现场。

“叛逆青年”宇文赟的执政理念,可总结为两条:凡是宇文邕拥护的,都坚决打击;凡是宇文邕***的,都坚决支持。

你不是不让我喝酒吗?

我偏要喝。

宇文赟整日杯不离手,三天醉九顿,常常喝到昏天暗地、不省人事。

你不是不让我亲近女色吗?

我偏要亲近。

宇文赟下令:在北周全国进行海选,天下美女都要网罗充实进后宫;仪同三司以上官员家的女儿,需先送入后宫供他享乐后才能嫁人。

宇文赟甚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同时立了五位皇后:天元皇后、杨丽华(柱国杨坚之女);天元帝后、朱满月(南陈罪人之女);天中皇后、陈月仪(北齐降将侯莫陈山提之女);天左皇后、尉迟炽繁(柱国尉迟迥之孙女,原为宇文 温之王妃,后被宇文赟强行纳入后宫);天右皇后、元乐尚(北魏宗室元晟之女)。

宇文赟一旦扎进后宫,就跟失踪人口似的,群臣好多天都见不到人。

不过,北周群臣宁愿见不到宇文赟,但凡这位年轻的皇帝饶有兴致地前来上朝,目的只有一个——打人。

为让大家都切身体验自己做太子时挨打是什么滋味,宇文赟发明了名为“天杖”的刑法,一百二十棍为“一天杖”(后来又升级为二百西十棍“一天杖”)。

宇文赟是为了打人而打人,因而经常鸡蛋里面挑骨头。

大臣们哪怕写错一个字,说错一句话,都难逃“天杖”,那些身体素质过硬的,养好伤,爬起来还能接着上班;那些身体素质不咋地的,一轮“天杖”下来,也就把小命交待了。

一天,宇文赟突然问心腹郑译:“你还记得朕脚上的伤,是怎么来的吗?”

郑译的名字听起来挺正义,但其实就是个政治投机分子,他赶紧迎合宇文赟回答道:“臣没齿难忘。

当年,陛下西征吐谷浑,宇文孝伯和王轨随军。

回师长安后,宇文孝伯和王轨联名向先帝告发陛下和微臣在西征途中的过失,陛下被杖责,臣被免官。”

“那你说,该怎么出这口恶气?”

宇文赟想到这茬,就恨的牙根痒痒。

“王轨嘛,掀不起什么风浪;要想除掉宇文孝伯,就得‘驱狼逐虎’了。”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