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到了约定入学的日子,李元方收拾好心情,带着些许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走进了皇宫,来到了崇文馆。
好歹上辈子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者,入学对他来说就跟降维打击一样的,不过是一些西书五经,还有算数之类的,洒洒水好吧。
馆内,一众皇室子弟们己经各自就位,除此以外还有些勋贵子弟也在这里。
李元方寻了个位置坐下。
虽说该会的他都会了,装装样子还是有必要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元方在崇文馆的学习也是按部就班。
然而,他的才华终究是难以掩盖。
一次课堂上,大儒提出了一个极为复杂的论题,要求众学子发表见解。
众子弟们都面露难色,苦思冥想。
李元方略作思考,便起身侃侃而谈,他引经据典,观点独到且清晰,令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课后,就连一向严苛的大儒都对他称赞有加:“周王殿下天赋过人,实乃可造之材。”
此事在宫中迅速传开,李世民听闻后,也对李元方另眼相看。
这日,李世民在御花园召见李元方。
“元方,朕听闻你在崇文馆表现出色,朕心甚慰。”
李世民笑着说道。
李元方恭敬行礼:“多谢皇兄夸赞,臣弟不过是纸上谈兵还是要多向大儒们学习才是。”
李世民微微颔首:“你能有此谦逊之心,甚好。
但朕观你之见解,并非只是纸上谈兵。
朕有意让你参与一些朝廷之事,你可愿意?”
李元方心中一喜,连忙应道:“能为皇兄分忧,臣弟万死不辞。”
李世民满意地说道:“那朕便先让你协助户部处理一些账目之事,你可要用心。”
李元方郑重道:“臣弟定不辜负皇兄信任,只是臣弟年幼怕是难以服众。”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元方无需担忧,朕自会让人从旁协助于你。
你只需放开手脚去做便是。”
李元方听后,心中稍安,说道:“多谢皇兄,臣弟定当竭尽全力。”
不久,李元方便来到户部。
户部的官员们对他的到来表面恭敬,私下却多有议论。
“一个毛头小子,能懂什么账目之事。”
“陛下这安排,不知是何用意。”
李元方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并未放在心上,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他仔细查阅账目,发现其中存在诸多漏洞和错误,而且账目异常混乱,流水账一样的记录,毫无章法可言。
李元方皱紧眉头,叫来一位负责账目的官员,沉声道:“这账目怎会如此混乱?
你们平日就是这般做事的?”
那官员面露惶恐,支支吾吾道:“殿下,这……这一首以来都是如此记录的。”
李元方冷哼一声:“荒唐!
从今日起,必须重新规整,按照条理清晰记录,每一笔收支都要明明白白。”
随后,李元方亲自制定了新的账目规则,并带着手下的人日夜整理。
几日下来,李元方疲惫不堪,但账目也逐渐有了些眉目。
然而,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有人暗中使绊子,故意拖延工作进度,甚至还在李世民面前进谗言。
“陛下,周王殿下年轻气盛,在户部一通折腾,弄得人心惶惶。”
说话的是户部的一个侍郎。
李世民听了那侍郎的话,脸色一沉,道:“朕自会判断,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那侍郎吓得连忙跪地,不敢再多言。
“唐爱卿,你主管户部,你来说,事情真的跟这个侍郎说的一样?”
李世民看向了朝臣中老神在在的唐俭。
唐俭出班:“陛下,这位崔侍郎说的有失偏颇,周王殿下只是取走了一部分户部的账簿,要求重新册籍,并没有其他出格的事。”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扫向那跪地的侍郎:“哼,崔侍郎,你可知谎报之罪?”
崔侍郎浑身颤抖,叩头不止:“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李世民冷哼一声:“拉下去,重责二十大板。”
待崔侍郎被拖走,李世民对唐俭说道:“唐爱卿,那元方所做之事,你觉得如何?”
唐俭拱手道:“陛下,周王殿下一心为朝廷着想,整理账簿虽有波折,但也是为了户部账目清晰,于国于民都有益处。”
李世民道:“既如此,你便多协助元方,务必将这账目之事办好。”
“臣遵旨。”
唐俭应道。
李元方感激唐俭的支持,与他共同商讨改进账目的方法。
在两人的努力下,户部的账目不仅清晰明了,还发现了一些以往被忽视的财政问题,并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工作的深入,李元方的才能越发凸显,他在户部的威望也逐渐树立起来。
而那些原本对他心怀不满、暗中使绊的人,见此情形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这天李世民摆驾前往户部想要看看李元方在干些什么,只见李元方双眼布满血丝,仍在案前忙碌。
“元方。”
李世民轻唤一声。
李元方抬头,见是李世民,连忙起身行礼:“皇兄,您怎么来了?”
李世民看着案上整理有序的账目,道:“朕前些日子听闻有人说你在户部做出了些成绩,特来看看。”
李元方谦逊地说道:“皇兄,这都是臣弟应做之事,目前也只是稍有进展,离真正完成还有不少距离。”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元方,你能如此尽心尽力,朕甚是欣慰。”
这时,唐俭走了过来,行礼道:“陛下,周王殿下不仅勤勉,而且思路清晰,提出的一些账目管理之法,甚为有效。”
李世民笑了笑:“如此甚好。
元方,你可有遇到什么难处?”
李元方沉思片刻,说道:“皇兄,如今账目虽己初整,但后续的执行和监督还需加强,臣弟担心人手不足。”
李世民大手一挥:“此事朕会安排,你只管放手去做。”
“皇兄,您给的人恐怕不太符合我的要求,我能否自行招录,在户部领一份工资就行,算作是编外人员。”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元方,你若心中有合适人选,自行招录倒也无妨,但务必选贤任能,不可徇私。”
李元方连忙应道:“皇兄放心,臣弟定当公正选拔,为户部招揽真正的可用之才。”
李世民点了点头:“好,朕信你。
那此事便交予你去办,莫要让朕失望。”
李元方拱手道:“多谢皇兄信任,臣弟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