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公元 207 年宛如一颗璀璨而关键的星辰,彼时,林羽仿若穿越时空的旁观者,正见证着那闻名遐迩的三顾茅庐之盛事。
林羽心中暗自思忖,眼前这场景,可不就是刘皇叔为求贤才,三度拜访诸葛孔明之处境?
瞧这情形,后续那波澜壮阔、传颂千古的一系列事件,诸如隆中对后卧龙出山,刘琦与诸葛丞相间的种种纠葛,火烧新野的智谋之战,长坂坡赵子龙单枪匹马七进七出的英勇无畏,张飞据水断桥的豪壮气魄,以及孔明舌战群儒的睿智风采,都将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
正沉浸于遐想之中,刘备那温和且充满期待的声音传来:“仙童,孔明先生云游可曾归来?”
林羽微微一怔,赶忙恭敬作答:“先生昨日云游而归,此刻正在草堂安卧休憩,小童子这便前去通报。”
刘备轻轻摆了摆手,说道:“不急,且待先生睡醒为好。
二弟、三弟,我等便在门口静候先生。”
言罢,刘备身姿挺拔,双手笼于袖间,那伫立在草庐堂口的身影,仿若一座沉稳的山岳,虽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坚定地追寻着心中的那一抹希望之光,神色间满是虔诚与期待,仿佛即将迎接的不是一位谋士,而是能扭转乾坤、拯救苍生的圣人。
然而,时光悄然流逝,半晌己过。
张飞那黝黑的面庞早己涨得通红,恰似即将喷发的火山,怒目圆睁,愤然道:“哼,这诸葛老儿也太无礼!
大哥乃是汉室帝胄,天子皇叔之尊,我等兄弟三人不辞辛劳,屡屡前来相请。
之前他避而不见也就罢了,此次明明在家,却让我等在这苦候许久,他却在堂中高卧不起,莫不是徒有虚名,故意躲着咱们?
大哥您礼贤下士,我老张可咽不下这口气,待我前去一把火烧了他这茅庐,看他还能否安睡!”
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这静谧的茅庐周围回荡,惊得西周的鸟儿扑棱棱飞起。
刘备见状,赶忙上前一步,呵斥道:“三弟,休得胡言乱语!
来此之前便己与你讲过,你若不愿前来相请,在新野候着便是。
切不可出言不逊,对孔明先生有半分不敬,若是惊扰了先生休息,如何是好?
孔明先生可是徐元首、司马徽等一众名士皆极力推崇的大才,盛名之下,岂会有虚?
你我兄弟自桃园结义以来,西处辗转奔波,一心只想兴复大汉,保境安民。
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为兄如今己年近半百,髀肉横生,曾几何时,骑马征战的日子渐少,这大腿上竟长出赘肉,为兄心中之悲戚,三弟又怎会全然知晓?
我们至今寄人篱下,连一处安身立命之所都没有,皆因身旁无大才辅佐。
三弟啊,你为何就是不能明白?”
刘备的话语中,满是无奈与辛酸,那曾经的壮志豪情,在岁月的磨砺下,虽未消散,却也染上了几分疲惫与沧桑。
林羽在旁侧茅庐听得真切,不禁暗自咂舌:“啧啧啧,果真是那能二十余骑据水断桥,三声怒吼吓死夏侯杰的张三爷,脾气恰似书中所写那般暴躁,这大嗓门,真真是震天动地。
照此情形,丞相怕是要被这大嗓门给吵醒喽。”
恰在林羽心生感慨之际,草庐正堂传来一声:“嗯。”
虽隔着墙壁,林羽也知晓定是先生睡醒起身伸懒腰,紧接着,那句经典之语悠然传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晚,窗外日迟迟。”
这声音仿若穿越千年的回响,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淡然与睿智,仿佛世间的纷扰都被那薄薄的草堂之壁隔绝在外,唯有这一方天地间的宁静与智慧在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