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爱因斯坦修仙传

第3章 三合一的穿越

发表时间: 2024-12-14
不知过了多久,刘波再一次苏醒过来,他感觉有一股非常奇怪的暖流在他的周身游走,说奇怪,是因为那股暖流经过的地方有一点轻微的刺痛感,但刺痛感很快就结束了,紧接着是一种痒痒的感觉,再然后就是一种几乎让人轻声***的舒爽的感觉。

虽然还无法睁开眼,但他能感觉到身边有几个人,能听到几个人在小声说话。

“好了,他的身体己无大碍,过一会儿应该就能醒过来”一个底气十足的中年男声。

“谢谢仙师!

谢谢仙师!”

好几个声音同时说,有男声有女声。

刘波感觉头有点晕,不多一会儿再次沉睡过去。

刘波再次醒来己是深夜,感觉了一下身体状况,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正常得不能再正常,年轻健康的感觉。

然后刘波就开始了思考和回忆。

稍加回忆,刘波的嘴一下张大,张得多大?

怎么说,有一种哪怕再稍稍张大一点,下巴就会脱臼的感觉。

“操,这是三合一吗?”

“还真是三合一!”

是的,刘波第三次发生了脑溢血,然后灵魂体再次穿越了,哦,应该说是再次发生了融合,目前,刘波的灵魂体己经是一个融合了3段人生的三合一灵魂体。

第三段灵魂属于一个也叫刘波的少年,一个只有14岁的少年。

而这里己不再是地球,是一个类似地球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修仙世界!

和地球刘波以及爱因斯坦相似的是,这个少年同样出身平凡,出身在一个丽水江边一个叫刘家村的小家族;家里就三口人,父亲刘青、母亲李诗,没有其他兄弟姐妹,他们小家庭从死去的爷爷起己经连续三代单传。

这个世界的凡人过着类似地球上原始氏族部落一样的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家族会长期为灵山的修士干一些活计,比如缝制修士装的道袍、制作一些修士专用的生活用具、做修士日常吃的专用餐食。

在闲暇之余,一家人会从家族接一些这类活计,做出来的物品到家族换取贡献点,然后换回一些自家想要的物资。

刘波虽非早智,但慢慢的也展现出一定的天资,心灵手巧,十分喜欢制作修士用品,甚至常常做些小的改良,深受家族长辈和灵山下来的修士喜欢。

“还真是越穿越越年轻啊,这次居然是个半大孩子”整理完思绪的刘波在心中默默调侃自己。

虽然融合完成的灵魂体并没有丢失修仙界刘波的记忆,而且三合一的灵魂体也自然而然的又掌握了一门语言,但刘波年龄还小,也没怎么出过远门,虽然知道这方世界是一个修仙的世界,但却没怎么见过修士,并不知道何为修仙。

三合一灵魂体的地球刘波和爱因斯坦对来到修仙界非常吃惊,也非常向往,但毕竟信息太少,整理了一会脑子信息后再次沉睡过去。

第二天早上,刘波在一阵轻唤声中醒来。

一睁眼,刘波未加思索就认出眼前2人,父亲刘青、母亲李诗。

“波儿,你醒了!

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地方不舒服没有?”

母亲李诗摸着刘波额头问道道。

刘波再次全身动了动,然后答道:“我感觉很好,就像完全没生病一样。”

听闻刘波身体无恙,父亲刘青说道:“这次来的仙师可是一位道长,波儿的病自然好得快。

道长说波儿只是前段时间学习过于用功,魂力偏弱一时根不上,发生了异常波动,所以才会昏迷;静养了这些天,应该己无大碍了。”

“既然身体恢复了,就起来去吃早点吧”然后父母亲就双双走了出去。

三魂融合的刘波没有任何不适感,就好像和往常习惯的生活一模一样;做为地球刘波和爱因斯坦的情绪显得波澜不惊。

这一刻,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修仙界的小刘波。

默默的起床穿衣洗漱……衣服并非古代地球的长袍,也不是地球科技时代的衣服样式,而是类似一种古代胡服短装。

洗漱?

对的,就是洗漱!

不仅洗脸还须刷牙,有类似地球的牙刷和牙膏类的物品,只是样式和材料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材料,不管是地球科技社会的刘波和科学巨匠爱因斯坦,都表示完全不清楚。

洗漱完,刘波很自然的来到餐房和父母一起吃了早饭,一碗类似地球的小米粥和一款口感超好的糕点。

地球刘波和爱因斯坦的灵魂情绪被早餐的美味惊到了,有点小小的魂力波动,这是原始农耕社会的生活,地球上科技社会也不过如此吧?

不,至少美食的口感还不如这里!

吃完早饭,父亲告诉刘波今天父母二人要去阳山外围采药,阳山是最近的灵山,在阳山外围曾有人见过一种灵药“九星草”,这种灵药有滋补魂体的作用,但极其稀少罕见。

考虑到刘波大病初愈,让刘波自己留在家中翻看《阳山仙灵记》,并叮嘱刘波须劳逸结合,不可伤身。

《阳山仙灵记》是相当于地球《地方志》一类的书籍,每个孩子在14时均要自学关于灵界的基础知识,15岁时由家族测一次灵根,如测出灵根家族会上报灵界,由灵界修士带入灵界开始修士生涯。

此界并无学堂或私塾之类的教育机构,所有孩子从小也不用上学。

从小在家族式村落长大,每个家庭都会在家族领取一些基本书籍(和地球纸张非常类似的浅黄色纸张装订成的书籍),每个孩子从小由父母亲教育,当然比较好学的小孩也可请教家族中的其他长辈。

早饭后刘波在自家后院活动了一下身体,与自家的小黑(一只家狗,有点像地球上的拉布拉多犬)进行了一番“友好”的军事对抗演练,便走进书房开始翻读《阳山仙灵记》。

自学间隙,刘波按往日习惯,从后院去到自家的种植大棚,在大棚内巡查一番后再回家继续自习。

此界农村虽然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但所有种植作业却并不在户外,而是在专门搭建的种植大棚内。

大棚内的种植也并不需要土壤,无论是稻谷、小麦等作物还是蔬菜等,竟然全部是无土养殖。

所有农人均不育种,家族会定期用“贡献点”向灵界的修士换取各种作物种子。

所有农人以小家庭为单位修建有种植大棚和各类种植架,所谓的农耕其实就是在大棚内一种一收。

作物所需的养分全部来自天然河水,当然种植大棚都有相应的装置将河水引入。

修士育的种非常强大,根本没有施肥、防治害虫这些负担,大棚种植平日其实是无需巡视的;农人巡视整个大棚,其一是采摘一些新鲜的蔬菜果蔬日常食用,其二是做为农人的一些日常习惯,走走看看各种作物/蔬菜/果蔬的成长状况,有一种满满的收获感。

三合一魂体的刘波在巡视的过程中是有小的情绪波动的,这些农作物大多与地球科技社会的农作物非常相像,但多多少少小有区别;做为一个自给自足的氏族社会,农业发展居然远超地球科技,这修仙世界还真是令人吃惊!

中午自己一个人吃过午饭(做为一个农人的孩子,14岁的小帅哥,做个饭而己,不叫事),刘波继续翻看《阳山仙灵记》。

做为三合一魂体,而且还是融合了地球最顶尖科学家灵魂的魂体,再结合之前仙界小刘波的自学记忆;短短几个小时,《阳山仙灵记》的各种信息就基本被刘波悉数掌握。

虽然只是一本修仙地方志,刘波对修仙、灵界、灵气、灵根等基本知识终于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这方世界和地球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灵气的存在,不光灵山灵界有灵气,其实凡俗世界同样存在灵气。

什么是灵气?

其实书中解释得很模糊,是一种修士能够感知到的特殊存在,修士将灵气看成是让人“飞跃”的根源,是修士所有强大能力的根本。

修士修行之所以要在灵界修炼,就是因为灵界的灵山之下有灵脉存在,灵界的灵气浓度比凡俗世界高很多。

修士在凡俗界也可以修行,但修行速度太慢。

普通凡人是无法感知到灵气的,灵气过浓对凡人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凡人身体强度明显弱于修士,如果凡人在灵界待的时间过长会受到严重伤害,严重的甚至致命。

因此凡人一般最多会到灵界外围区域,非特殊情况不会进入灵界。

普通凡人虽无法感知到灵气,但凡人中有大约0.1%的人从出生起就会诞生灵根,随着人的长大灵根会逐步成长,但极其缓慢,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几乎完全感觉不到。

等到15岁的时候,拥有灵根的凡人就会明显感觉到与其他人的不同。

首先,15年来,灵根会逐步吸收并利用凡俗界自主吸收到的灵气改造自身、强化自身。

因此,有灵根的孩子会比普通凡人的身体素质稍强,但强得不多。

到15岁后跟随修士进入灵界,身体并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基本具备了在灵界修炼的条件。

其次,经过15年时间灵根和灵气的改造强化,其魂体的强度也远远优于普通人,魂体对自身身体的感知能力和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有明显优于凡人。

至于如何修仙,修仙有些什么等级、灵根是否存在等级差别、这方世界究竟有多少灵山/灵界,有多少修士,等等这些信息都找不到,想来这应该是仙界的秘密,不是《阳山仙灵记》这种地方志所能记录的。

《阳山仙灵记》还记载:阳山下是一条颇为强大的灵脉,故以阳山为中心形成一个极具规模的灵界,在阳山修行的修士少说得有几千人。

从阳山的群山峻岭中发育出多条水系,刘家村依傍的丽水江就是发源自阳山,丽水流经之地多小型平原,在这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多有凡人家族定居,大大小小的家族众多,足有几千家族。

这些家族小则几百人,大的家族甚至有几千人;不过所有的家族都依赖阳山的仙界的修士而活。

凡俗世界全是家族式的生存方式,在凡俗界并无类似地球上的国家、政府;家族无论大小也不存在军队、私兵;所有家族在基本生活上依赖修士,例如换取修士培育的各种农作物种子从事种植业;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抵御风险,同样依靠强大的修士。

阳山上的修士并非远离凡俗界,每过一段时间,阳山上的修士都会主动来到各家族住地,帮凡俗世界解决难题(如:治病救人、平暴息灾等等),还会主动交换物资物品,修仙界与凡俗界互通有无。

据《阳山仙灵记》记载:据说这方世界的修仙起源于1万2千多年前的仙师,远古有人觉醒了灵根并修成强大的仙师,有通天彻地之能。

远古仙师不仅留下了修仙的传承,还利用无所不能的仙术,创造出很多改善凡人生活的物品,比如农作物仙种等等。

远古仙师为了留下传承,不仅发明了文字、纸张等文具,还让修士教化了所有远古先人,因此凡俗界就像地球古代的秦朝一样,早己统一度量衡,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拿刘家村一样,看起来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也没有学校教育这种成体制的教育。

但因为所有农人自给自足的生产难度很低,因此所有孩子从小都能得到自己父母亲和家族的教育。

并非地球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的农耕家族可比。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