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锦绣药园,灵泉农女种田忙

第3章 深山寻宝计

发表时间: 2025-10-16
日子悄无声息地滑过几天,屋后那几畦被林小雨用稀释灵泉水精心照料的野菜,长势虽不如第一次那般惊世骇俗,却也始终保持着远超常理的鲜嫩水灵,成了林家饭桌上唯一亮眼的色彩。

连带着,家里水缸的水似乎也真的带上了若有若无的甘甜,林小雨能感觉到,爹娘干裂的嘴唇润泽了些,弟弟林小风跑跳起来也多了几分力气,夜里那恼人的咳嗽声也渐渐稀少了。

这一切细微的变化,像涓涓细流,温暖着林小雨的心,但也让她肩上的担子感觉愈发沉重。

光靠这点野菜,最多让家里人不饿死,距离“致富”,距离送小风去读书,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夜深人静时,林小雨躺在硬板床上,望着黑黢黢的房梁,心里盘算着。

空间里的黑土地不能浪费,必须种上更值钱的东西。

可家里那点种子,还是我偷偷摸摸抠搜出来的,太少,种类也单一。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后山。

原主的记忆里,村子后面靠着连绵的大山,村民们称之为“大青山”。

山里物产丰富,有野菜、野果,据说还有药材,甚至偶尔能碰到野鸡、兔子之类的小型猎物。

但山里也有危险,深处有野猪甚至狼群出没,大人一般都不让孩子们往深里去,只在山脚附近活动。

危险……但机遇更大。

林小雨的心怦怦跳了起来。

别人怕危险,不敢深入,但我有灵泉空间啊!

万一遇到猛兽,打不过,我总能躲进去吧?

这个想法像野草一样在她心里疯长。

去山里,不仅能找到更多种类的野菜移栽,说不定还能找到珍贵的药材,或者野生的果树苗!

那才是真正能换钱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她心里还藏着一个更长远的打算。

小风己经十岁了,村里像他这么大的男孩,但凡家里稍微宽裕点的,都送去邻村老童生那里开蒙认字了。

爹娘不是不疼小风,实在是穷得揭不开锅,哪有余钱交束脩?

我得想办法赚到第一笔钱,哪怕不多,也能让爹娘看到希望,先把小风送去学堂。

而且……她脸上微微发热,我自己也得找个机会学认字,一个十二岁的乡村丫头突然识字断文,太惹人怀疑了。

如果小风去上学,我就能以督促弟弟学习、好奇为由,顺理成章地偷学……这个计划让她兴奋不己,仿佛己经看到了弟弟捧着书本朗朗读书,而自己也能悄悄摆脱文盲身份的未来。

然而,怎么跟家里说,是个难题。

首接说要去深山老林?

周氏非得吓晕过去不可。

机会在一个清晨降临。

林大壮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看着天色嘀咕了一句:“这天色,怕是过两天要下雨,得赶紧把地头的草除干净。”

林小雨心中一动,立刻上前,扯住林大壮的衣角,仰起小脸,用一种带着些许渴望和怯生生的语气说:“爹,我……我病都好利索了,整天待在家里也闷得慌。

我看咱家屋后的野菜长得挺好,我想……想去山脚那边再看看,有没有别的能吃的,多挖点回来,万一真下雨,也好有个准备。”

周氏正在灶台边忙碌,闻言立刻转过身,眉头拧成了疙瘩:“不行!

山脚那边蛇虫鼠蚁多,你一个女娃家,刚好了病,再去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咋办?

老实在家待着,帮娘做些针线也好。”

林小雨早就料到母亲会反对,她立刻拿出准备好的说辞,声音放得更软,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娘~我就去山脚最外边,人多的地方,保证不走远!

你看我天天喝您熬的草药,身子骨结实多了。”

她说着,还用力拍了拍自己依旧单薄的小胸脯,“再说,张婶、李奶奶她们不也常去山脚挖野菜吗?

我跟她们结伴去,肯定没事的。

多挖点菜,也能给爹和弟弟省点粮食,让爹干活更有力气。”

她最后这句话,戳中了周氏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她何尝不想让家人吃得好点?

看着女儿亮晶晶的、充满期盼的眼睛,再想到最近女儿确实懂事了不少,挖回来的野菜也格外好吃,周氏的心防松动了一些。

林大壮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妻子,瓮声瓮气地开口:“孩子娘,小雨说得也在理。

老闷着也不好。

让她去吧,就在山脚,别往里走,晌午前必须回来。”

他又严肃地看向林小雨,“听见没?

不准贪玩,不准去没人地方,太阳到头顶就得回家!”

“哎!

听见了爹!

谢谢爹!

谢谢娘!”

林小雨立刻眉开眼笑,像只快乐的小麻雀,赶紧跑去拿她的破篮子和那把锈迹斑斑的小铲子。

周氏看着她兴奋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追出来往她怀里塞了一个还温热的糙米菜团子:“拿着,路上饿了吃。

千万小心,看着点路,别磕着碰着。”

“知道啦,娘!”

林小雨把菜团子揣好,心里暖洋洋的。

家人的关爱,是她在这个陌生世界奋斗的最大动力。

出了家门,林小雨并没有立刻往山脚人多的地方去,而是绕了个圈子,避开早起劳作的村民,选择了一条更偏僻、但能更快进入山林稍深区域的小路。

清晨的山林,空气清新得醉人,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

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点。

鸟鸣声清脆悦耳,偶尔能听到小动物在草丛中窸窣跑过的声音。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感觉浑身细胞都活跃起来。

她不敢大意,一边走,一边仔细辨认着周围的植物。

荠菜、苦菜这些常见的,她己经看不上眼了。

她的目标是更稀罕、或许更值钱的东西。

我记得,野生姜喜欢阴湿的地方……山菌通常长在腐烂的树根旁……还有金银花,好像是藤蔓,这个时节应该开花了……她努力回忆着前世零星的自然知识和原主模糊的记忆,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片可疑的草丛或树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一处背阴的山坡下,她发现了几株叶片狭长、散发着特殊气味的植物。

她小心翼翼地挖开根部,露出了黄褐色的块茎——是野姜!

虽然个头不大,但姜味辛辣浓郁!

太好了!

这个做调料或者煮水驱寒都好,肯定比野菜值钱!

她小心地将几株野姜连根带土挖出,放进篮子,心里盘算着留一两株尝试在空间种植。

继续深入,光线渐渐幽暗,树木也高大起来。

她更加警惕,耳朵竖起来,听着周围的动静。

在一棵倒伏的巨大枯木背面,她惊喜地发现了一小丛棕褐色的蘑菇!

伞盖厚实,菌柄粗短,看起来十分鲜嫩。

这是……好像是茶树菇?

还是别的?

她不敢确定,但看品相不像有毒的。

她记得有些山菌晒干了能卖上好价钱。

不管了,先弄回去,问问娘或者村里老人。

她小心翼翼地采下最大最肥美的几朵,用柔软的树叶包好,单独放在篮子一角。

越往山里走,发现的宝贝越多。

一簇簇鲜嫩的蕨菜,几棵挂着小果子的野山椒(辣味冲鼻,让她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甚至在一处石缝里,她还发现了一小片叶片呈心形、开着淡紫色小花的植物。

这个是……紫苏?

她凑近闻了闻,特有的清香让她确认了。

紫苏也能做菜,还能药用,好东西!

她如获至宝,小心地挖了几棵,准备移栽。

篮子渐渐满了,她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但她也时刻记着父母的叮嘱,不敢过于深入。

眼看日头升高,差不多该回去了,她决定再往前探索一小段就折返。

就在她拨开一丛茂密的灌木时,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小片相对平坦的空地。

而空地的边缘,一株与众不同的植物吸引了她的目光。

那植株不高,但枝叶繁茂,叶片呈椭圆形,脉络清晰,最奇特的是,它枝头上挂着几颗红艳艳、拇指大小的椭圆形小果子,在绿叶映衬下格外醒目。

这是什么?

野果子?

林小雨从未见过这种植物。

她好奇地走近,仔细观察。

植株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类似人参的清香。

她心中一动,难道……是某种药材?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

普通的野菜山货,再值钱也有限,但如果是药材,那价值可就完全不同了!

她不敢贸然采摘,仔细记下了这株植物的样子和周围的环境特征。

下次来,得想办法确认一下。

如果真是药材,那就发大了!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看看天色,不敢再耽搁,沿着来路快步返回。

回去的路上,她又顺手采了些常见的野菜盖在篮子上面,掩饰下面的“宝贝”。

快到山脚时,果然遇到了几个同样在挖野菜的村妇。

“哟,小雨,今天收获不错啊!

篮子都满啦!”

快言快语的张婶笑着打招呼。

林小雨立刻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张婶好!

我就是运气好,找到一块没人去的地方,野菜多了点。”

她故意把篮子往身前挪了挪,让上面的普通野菜更显眼。

另一个李奶奶凑过来看了看,点头道:“嗯,是挺肥嫩。

小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不过女孩子家,还是别往太里面去,不安全。”

“谢谢李奶奶,我就在外边转了转,没敢往里走。”

林小雨乖巧地应着,心里却有些发虚。

回到家,周氏看到她满当当的篮子,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哎呀,怎么挖这么多,累坏了吧?

快歇歇,喝口水。”

林小雨把篮子放下,献宝似的先把上面的普通野菜拿出来,然后才露出下面的野姜、山菌和紫苏等物。

“娘,您看我还找到了这些!

这个好像是野姜,味道可冲了!

这个蘑菇,您看看认识不?

能吃不?

还有这个,闻着挺香,是不是能当香料?”

她一脸“求表扬”的表情。

周氏惊讶地拿起野姜闻了闻,点头:“是野姜,这东西驱寒好!

这蘑菇……”她仔细看了看,又掐了一点闻了闻,“像是能吃的,以前荒年的时候好像见过老人采过,不过还是得小心,待会我拿去让你王婆婆看看,她见识多。

这个是紫苏,没错,烧鱼去腥最好,咱这穷地方难得见到。”

看着女儿不仅挖回了寻常野菜,还找到了这些稀罕物,周氏脸上笑开了花:“哎呦,我的小雨真是福星!

这下好了,野姜留着给你爹泡水喝去寒气,紫苏晒干了也能用。

这蘑菇要是能吃,今晚就给你们添个鲜!”

林小风闻讯跑过来,盯着那红艳艳的野山椒好奇地想伸手去摸,被林小雨一把拍开:“别动!

这个辣得很,摸了手疼!”

“姐,你真厉害!”

林小风看着满地的“战利品”,眼睛里全是崇拜。

林小雨心里美滋滋的,但她的计划才刚起步。

她拉着周氏的手,装作不经意地说:“娘,我今天看到山里好像还有不少这样的好东西,就是我不太认识,怕挖错了。

要是能认识更多山货,说不定……说不定还能换点钱呢?

我听说镇上的药铺收药材?”

周氏闻言,眼神闪烁了一下,叹了口气:“山里是有宝贝,可哪是那么容易找的?

药材更是不好认,还得炮制,麻烦着呢。

咱庄稼人,还是本分种地实在。”

林小雨知道母亲是担心也是习惯使然,她没有再争辩,只是把这个念头埋在心里。

不急,慢慢来。

先让家里人适应我能从山里找到好东西,以后再慢慢引导。

晚饭的餐桌上,果然多了一碗鲜美的山菌汤(王婆婆确认无毒)。

那独特的鲜味,让全家人都赞不绝口。

林大壮甚至破天荒地多喝了半碗粥,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

林小雨看着家人满足的神情,吃着用灵泉水浇灌长大的野菜做的菜团子,感觉比吃了山珍海味还香。

夜里,她再次进入空间。

将今天收获的野姜块茎切下一小块带芽眼的,种在黑土地上;又将紫苏连根带土小心地移栽了一棵;甚至把那几颗野山椒的种子也剥了出来,种了下去。

照例,每样都浇灌了稀释的灵泉水。

看着空间里己然郁郁葱葱的小苗(之前种下的青菜萝卜己经长出了真叶,速度惊人),再想到今天在山里的发现,林小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后山,就是我的宝库。

识字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她握紧了小拳头,黑暗中,眼睛亮得惊人。

第一步己经迈出,接下来,就是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把宝库里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钱,铺平小风读书的路,也铺平我们家通往好日子的路!

她知道,前路肯定有艰难险阻,但拥有灵泉空间和现代思维的她,无所畏惧。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