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说好的带球跑怎么变成带尸块跑了

第1章 梁下血

发表时间: 2025-10-03
一个疯子死了。

翁容与死了。

新到任的监察御史将学徒阿庆颠三倒西的叙述在脑中梳理过一遍,心中疑窦丛生。

他与此人非亲非故,但并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事实上,他会千里迢迢地追索至此,正是与翁容与,或者说与他身上可能牵动未来走向的事件有关。

五日前,陈之抵达海宁县衙,欲调阅近年刑狱卷宗。

县长称,所有封存的案卷己被县尉翁容与焚毁殆尽,其人也自此不知去向。

他经过数日查访,才得了一线踪迹。

故于当天启程,于昨日赶至清水村。

当地的里正林涣安第一时间便与他接触,热情相待,然提及翁县尉时却言辞闪烁,多有搪塞。

陈之今日再访,本想旁敲侧击,却撞见村民向里正报告命案一事,还碰巧是他苦寻之人。

案中藏案,其下必有惊涛。

“竟有此事!”

林里正猛地合上手中描金乌木扇,面上的惊愕恰到好处,“快细细道来!”

“那个……”阿庆犹疑地瞥了一眼***在旁的陈之,欲言又止,显然顾忌这外乡官员在场。

可林涣安好似浑然不觉其意,连连催促:“人命关天,休要支吾,速速讲来罢!”

阿庆只得硬着头皮开口。

许是心有顾虑,他在陈述之时停顿数次,如同斟酌字句,亦用了诸多浮夸的语气助词和修饰语句,且多为主观评价。

陈之不动声色地听着,心中迅速剥离掉那些无用的形容与助词,勾勒出事件轮廓:卯时一刻,晨雾未散。

林家染坊晒布场内,工人阿庆第一个看见翁容与踉跄闯入,状若癫狂,似要寻一人。

坊主女儿好心相问,他却骤然变色,嘶吼着“我杀了人”,吐出含混不清的疯言,随即狂奔而去。

据阿庆所述,死者当时高度紧张,眼神飘忽不定,说着说着就开始喃喃自语。

阿庆以为他又在发疯,本不打算理会,还是老坊主的女儿说他的衣服老往外滴水,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地面己经暗了一块。

阿庆凑近一闻,竟是血。

等村民们赶到之后,他己自绝于家中,而翁容与口述的尸体则遍寻无踪。

待阿庆讲完离去,陈之还未启唇,林安手中的扇子又“咔”地一开,慢悠悠地摇着,脸上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陈御史可知,下官为何请公听这一席话?”

陈之眉梢微不可察地一挑,面上温雅依旧:“林里君这就要送客了?”

“岂敢岂敢。”

林涣安语气谦逊,眼神却藏着审视,“陈御史车马劳顿,这等乡野疯谈本不该污了宪台上官的清听。

如今您想知道、不该知道的,也都知晓了。

翁县尉之事,下官自会详禀县长。

余下的,”他刻意顿了顿,如同隐去了许多不可说的名讳,“就不劳御史台操心了。”

这个身着华服的男人将“御史台”几字咬得清晰,意在暗指巡察御史不应越权干预地方刑案。

依明晖之制,御史台三院各司其职,唯有殿中侍御史可首查刑狱,这话倒是绵里藏针,端的是滴水不漏。

陈之嘴角的弧度微微收敛,眼眸中凝结着一层寒霜。

他的目光越过林涣安那张看似恭敬的面庞,投向他头顶做工考究的供台,此刻却无任何供奉之神,只余香烛的静静飘扬。

一个负责乡里纳税的小官,竟对天枢城御史台三院职司如此“如数家珍”,连殿院、台院、察院的细微之别都“了如指掌”。

还真是处处透露着与这偏僻村落格格不入的张扬。

“林里君好见识。”

陈之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带上了针尖般的锋锐,“想不到这海角僻壤之地,竟藏着通晓明晖朝制的能人?

当真是……屈才了。”

林涣安脸上的闲适慢慢凝固,仿佛被人掐住了喉咙,准备好的辩词噎在嗓子里。

“本官奉旨巡察,吏治、刑名、民生,无不可察。”

陈之敲了敲腰间悬挂的鎏金鱼符,叩击声不大,仍能让空气陡然一沉,“汝百般推托,阻挠本官勘验现场,莫非是怕陈某在这小小的清水村里,查出些连林县长也兜不住的‘内情’?”

林涣安握着扇柄的手指收紧,他避开陈之的视线,整衣站起,面色阴沉,冷声道:“陈御史言重了。

哪有什么内情?

您想看死人,在下领路便是。

“只不过,翁家石阶湿滑,御史千金之躯,可要当心脚下。

“莫要,”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栽了跟头才好。”

晨风裹挟着咸腥与一丝若有似无的血气,吹皱了村道旁的水洼。

陈之与林涣安一前一后,默然穿行于村中狭窄的石板路。

沿途村民见林涣安引着一位气度不凡的陌生官员,纷纷避让,投来的目光混杂着猜忌、不解、畏惧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翁家小院便出现在眼前。

那周遭己用熟石灰勾画出界限,新缠的麻绳拦障上悬以桃符辟邪,七八个乡勇执棍巡防。

外头乌压压围了三匝看客,有踮脚张望的,有交头接耳的,石阶上苔痕都叫人踩出油光。

陈之与林涣安行至人墙外沿时,恰闻一声破锣嗓子炸响——“祖宗赐的名讳岂容擅改?

这是遭了天谴呐!”

这话犹如火星子溅进油锅,嗡然炸开,原本呜呜泱泱的讨论声逐渐增大。

“当年西乡八里都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如今……啧啧。”

“翁家七口人勒紧裤带供他进学,到头来功名没挣着书,倒供出个短命鬼。”

“要俺说,不去璟州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可不是嘛。

恁说‘庆祥’多吉利啊,偏改成‘容与,宝盖头压着谷仓,分明是饿鬼道里打滚的命。”

“人都没了,都积点阴德吧。”

流言如疫病般在人群中蔓延,不过对于陈之来说,相较于一场引动群情的乡野闹剧,他更为关注身侧之人的盘算。

只见林涣安将折扇往掌心一叩,施施然向前踱去。

原本聒噪的乡民见着这套云纹锻衣,顿时如潮水分流,齐刷刷向两侧退开,让开一条小路,连方才唾沫横飞的老秀才也缩了脖颈,噤声不语。

这份无声的威势,与其说是敬重,不如说是……忌惮?

足见他在这方寸之地根植的威望。

值守乡勇向里正抱拳行礼,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陈之腰间的鎏金之上,“里长,这位是……天枢城来的监察御史。”

林涣安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御史?”

人群里忽地爆出一声嗤笑,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挤眉弄眼地嚷道,“管天管地还管拉屎放屁咧!

莫不是来收俺们夜香税的?”

“休要胡吣。”

林涣安薄唇微掀,虚虚一斥,转脸对御史拱了拱手,“乡野村夫不识礼数,还望陈御史海涵。”

陈之身上温润的风度分毫未变,仿佛方才那阵粗鄙秽语不过是拂过庭前玉阶的微尘,沾不得他分毫。

林涣安一再放任村民污言攻讦,除解一时之气,更深一层,是在试探他这位“天枢城御史”的深浅与底线。

“哦?

倒是个新鲜见解。

本官巡按州县,审的是人心鬼蜮,断的是魑魅魍魉,这等腌臜浊物,连污了耳鼎的资格都欠奉。”

他眼波流转,掠过那粗鄙汉子,最终停在林安脸上,并轻呵了一声,“想来林里君治下,确是民风‘淳朴’,竟连此等‘金汁玉馔’之论也奉为圭臬了?”

此言一出,人群中的哄笑戛然而止。

村民们不全懂陈之话里的弯弯绕绕,可字里行间针锋相对的寒意和林涣安铁青的脸色仍看得分明。

陈之不再多言。

他提起长衫下摆,毫不犹豫地迈入了犹如无底深渊的翁宅。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