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唱神戏,请闭眼。
陈砚的家族有一个古怪传统: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全族人都要回到山西老宅,闭门不出。
今年,恰逢他大四民俗学课题研究,他决定偷偷记录这夜的真相。
当晚,老宅所有门窗被从外钉死,祠堂响起无人认领的唱戏声。
手机灯光扫过,陈砚在戏台镜子里看到身后站满了直勾盯着他的“家人”。
而身边的堂妹低声说:“哥,镜子里……怎么多了一个‘你’?”
他猛然回头,身后空无一人,再看向镜子,那个“他”正对着自己诡异地微笑。
农历七月十五,鬼门开。
这个日子像一道冰冷的铁箍,每年都会准时勒进陈砚的生活。
他是省城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理性与考证是他的武器,但面对家族这个绵延了不知多少代、不容置疑的传统,他的武器显得如此苍白——每年今夜,所有散落在外的族人,都必须回到位于晋东南深处那座古老村庄的老宅,紧闭门户,不得外出,直至次日天明。
以前,陈砚只是顺从。
但今年不同。
毕业在即,他的毕业论文选题卡壳,导师那句“民俗学不是故纸堆里的学问,要敢于触碰活着的、甚至是不为人知的现场”点醒了他。
一个大胆甚至有些忤逆的念头破土而出:为什么不将这次家族的神秘守夜,作为一次绝佳的田野调查?
记录它,破解它,或许就能揭开这个延续百年传统的真相,哪怕真相背后是家族不愿示人的隐秘。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藤蔓般疯长。
他提前一周就跟导师通了气,得到谨慎的鼓励和“安全第一”的再三叮嘱。
然后,他带着一种混合着负罪感与兴奋的心情,踏上了返乡的列车。
行李里,除了几件换洗衣物,静静躺着一支高灵敏度录音笔,一只带夜视功能的便携摄像机,还有一只电量满格的充电宝。
它们是他闯入迷雾的底气。
列车窗外,北方的田野在夏末的蒸腾暑气中显得有些委顿。
越接近目的地,山峦的轮廓越发陡峭狰狞,村庄像被随意丢弃的棋子,散落在黄土沟壑之间。
陈家的老宅,就在最深的那条山坳里,背靠着黑黢黢的山林,仿佛与世隔绝。
到家的气氛比往年更显凝滞。
大伯陈守德,如今的族长,一张脸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