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暗影织真——浮世曲线

第3章 旧案重提

发表时间: 2025-09-30
### 旧案重提夜色落幕,晨光悄悄渗入镜都的缝隙。

城市如同一面巨大的冷镜,将万千身影折射进无数暗沉的角落。

蓝芷如站在环东公园北门的警戒线外,右手拎着相机,左臂夹着笔记本。

她眯眼,看着场地中央那一块草地,泥土翻动,警犬低吼,技术队忙碌,空气里混杂着清晨湿气和沉重未知。

她的目光落在一个点上——碎裂的耳机、一本平装书和一只掉色的红发绳。

她记得三年前的案发现场,细节几乎一模一样。

“这不是巧合……”她喃喃低语。

警戒线内,江渝安刚与鉴证科沟通完毕,回过头看见她的神情。

微阖的眉睫下,是他久违的认真。

在技术队长递来的鉴证单上,他划出几处关键证物,走向蓝芷如。

他一身黑色便服,只胸口别着警徽,步伐利落。

“蓝记者,你又比我们早一步。”

江渝安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份讽刺的亲近。

“江队长,媒体只比速度,警局讲证据。”

蓝芷如掠去唇角浮现的苦涩,递过自己的采访通行证。

江渝安并未接,只微微点头:“昨夜东区警局收到匿名邮件,失踪案说明完全照搬了三年前的案情。”

蓝芷如蹲下身,用袖口拭去草地上的水渍,低声:“你们查过监控吗?”

“公园北门摄像头死角,东侧一小时监控被黑,数据全无。”

江渝安顿了顿,眼神流转。

蓝芷如注意到,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技术层面的异常。

“你们有网络技术顾问吗?”

蓝芷如眸色深沉,随手将耳机、书和发绳拍了张特写。

江渝安扬了扬眉:“褚见北今天会来,你也认识。”

蓝芷如没应声,只起身取出旧卷宗,熟练地翻到标签为“李宁宁——201X年失踪案”的一页。

“三年前,现场与今天几乎重叠。

当时你们找到什么线索?”

她声音平和,却无法掩饰颤抖。

江渝安目光凝住那页泛黄卷宗,顿时沉默。

三年前的失踪案,蓝芷如的大学室友李宁宁音信全无,最后停留点就是同一块草地。

不仅如此,那场案子之后,蓝芷如的性格彻底改变,她开始无休止地追逐真相。

现场气氛骤然凝滞。

技术队员低声汇报新发现:“江队,这里有多组鞋印,分辨不清,另有疑似车辆痕迹。”

江渝安凝视鞋印:“痕迹新旧混合,手法很熟练。”

他走向蓝芷如,低声,“这是有人故意安排。”

警戒线外的观望人群渐渐聚集,蓝芷如透过人群,分辨出一缕熟悉的身影。

温霁月,身穿浅灰色风衣,眉宇间带着淡淡忧思,她在人海边缘静止,如同一块柔软的幕布。

蓝芷如对她点头示意,温霁月走近,眸色静谧,“这是非典型性反应创伤——目击者会比受害者更难走出来。”

江渝安望了望温霁月,神情复杂。

他早知道这位心理咨询师总能精准捕捉情绪最脆弱的弦,却并不习惯与她共事。

蓝芷如却默然咬住嘴唇,声音低至只够两人听:“三年前失踪案,你也在现场吧?”

温霁月轻轻垂下头,嗓音如风拂草原——无声却不容忽视:“当年我做案发地心理干预志愿,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事实上,连线索都像是故意留下,像谜题一样供人解答。”

江渝安眉头一紧,警戒线内的空气仿佛又厚重了几分。

他沉声道:“上头要求重启三年前案宗。

蓝记者,你既然参与,可以协助调查。”

蓝芷如难得静默。

她从公文包中抽出一张泛黄照片。

照片里,三个年轻人笑得恣意——李宁宁站在阳光下,而相机的倒影里,隐隐约约还有另一个模糊身影。

“我答应过宁宁,绝不让她成为被遗忘的档案号。”

江渝安定定地盯住蓝芷如的脸,仿佛在看一面镜子。

她的执念,与他对妹妹疑案的不舍,竟出奇地相似。

技术队员忽然传来现场新发现:“江队,这里有一条信息卡,表面有‘无声之社’的水印。”

江渝安接过卡片,冷静询问:“听说过这个名字吗?”

声音指向蓝芷如和温霁月。

“是地下社交圈——典型冷漠隔离型群体。”

温霁月轻声解释,“几乎专门针对边缘人、失落症患者。”

蓝芷如瞬间记起网络安全专家褚见北曾透露过相关线索。

“褚见北调查过类似社团,涉足网络深层空间。”

她果断把卡片拍照,“我需要联系褚见北。”

江渝安沉声下令:“证物收集完毕,蓝记者,你暂随我回警局。”

她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片泛白的草地。

旧回忆纷至沓来——三年前的那个雨夜,警灯、哭喊、宁宁的笑,最后在耳边反复回响。

城市的晨雾散去,警戒线逐渐撤除。

人群消散,草地上只剩下零碎印记和新旧交叠的谜团。

---横穿东区的警车疾驰,窗外高楼倒影如霓虹刀锋。

蓝芷如紧握着相机,低头翻看刚才拍摄的证物照。

江渝安驾驶座肌肉紧绷,偶尔瞥一眼后视镜。

两人沉默中,只有警局无线电的微弱噪音。

“蓝记者,”江渝安终于开口,“你对三年前案件的执着,是因为好友失踪?”

他语气克制,像刀锋表面的细微划痕。

蓝芷如沉默片刻:“她是我最早的家人,也是……我作为记者的理由。

她消失后,我发现媒体、警察、社会都容易遗忘弱者。”

“你不怕犯错?”

江渝安声音低至沙哑。

蓝芷如盯着路灯下的阴影:“我怕遗忘,怕懦弱。

真相再难,也只能往前。”

“遇到地下社团,你有计划吗?”

江渝安又一次,目光灼灼。

蓝芷如侧头:“褚见北应该知道如何切入暗网,这种案件,程序正义未必有用,只能试试灰色调查。”

江渝安神情暗沉,思索着什么,未再反驳。

车身上下起伏,警局大楼渐渐逼近。

办公区内灯光依然昏黄,技术队己在会议室布置现场还原。

褚见北率先出现,身着宽大衬衫,双手插兜,嘴角带着毫不掩饰的玩世不恭。

“你们的技术部门要不要升级下硬件?

东区案发地监控三组病毒攻击,还留了明码。”

他边说边走向墙上的投影仪,熟练操作电脑,屏幕闪现出加密社交圈的暗网截图。

“现场一张水印卡,‘无声之社’,”蓝芷如首接开门见山,“你了解吗?”

褚见北扫了一眼卡片:“这是他们内部通行证,深层网络还有隐藏入口,基本没人能匿名登陆。”

江渝安皱眉,“你能破吗?”

“需要时间,但这案子没那么简单。

三年前一次失踪案,我追过线索,主账号被销毁得彻底。”

褚见北摊手,“那会儿,我刚认识芷如,她说这案子不能彻底沉下去。”

蓝芷如自嘲地一笑:“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卷进去。

宁宁说人性比技术更难破解。”

温霁月在一旁随和地问:“‘无声之社’成员如何招募?”

褚见北沉思片刻:“一般通过线上心理测试,标签极度边缘,联系人极少。

社团内部有严格层级,最顶端的人物外号‘遗忘者’。”

蓝芷如立即记起三年前案件卷宗中,最后一条线索正是关于这个ID。

但当年警方未能深挖,案宗也因此终止。

她面色苍白,这个社团或许就是案件幕后最大的谜团。

江渝安果断道:“技术队配合褚见北,全力追踪暗网社群。”

会议室气氛骤变,每个人都自觉分工,步步紧逼。

蓝芷如将所有当夜拍摄证物、旧案档案上传警局数据库,温霁月则准备失踪学生心理背景评估,褚见北开启数据追踪。

空气中,冷白灯光如刀锋,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轨道滑行,交集却又彼此矛盾。

他们沿着真相轨迹追寻,不知结局能否突破命运边界。

---夜幕再临,蓝芷如独自走到警局天台。

她手中的泛黄照片在微风中轻微颤抖。

望着镜都万家灯火,她的思绪漫无边际地游移。

她记起初见宁宁的夜晚,两个人缩在宿舍床铺,聊着将来。

“你相信真相吗?”

宁宁曾问,“人类会为了真相付出多大代价?”

蓝芷如抬起头,警局楼下灯光如河流奔涌。

她低声回答:“如果有人被遗忘,就是我失败的证明。”

一只流浪猫在天台角落徘徊,蓝芷如将那张照片轻轻压在胸口。

她知道,旧案的回音,在每一块城市的碎片里回响,像夜色下无法掩饰的余烬。

---会议室内,褚见北正黑着屏幕,输入最后一串代码。

江渝安立在一旁,紧紧盯着骤亮的屏幕。

“这个入口,不属于任何公开网络。

‘遗忘者’正在首播地下社交圈操作,今晚可能还有新动作。”

蓝芷如赶回会议室时,温霁月递上失踪学生的心理报告。

“她曾有典型边缘型人格,最后一次网络登录显示自我标签:‘孤独地流浪’。”

江渝安垂下眼帘:“看来这并不是单一案件,而是系统性操作,有人在挑选目标。”

他目光与蓝芷如交汇,复杂难言。

褚见北继续操作:“发现新社交账号与三年前失踪案的主ID相重合,幕后IP全跳转镜都东区。”

温霁月默然,眼眸深处仿佛浮现远古忧思:“他们在寻找什么样的猎物?

是被社会边缘化的女性吗?”

蓝芷如喉头紧绷,声音微颤:“或许,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某种扭曲的正义——选择‘沉默’和‘遗忘’。”

江渝安突然冷静:“今晚必须先锁定幕后账号,明天行动。”

褚见北恢复一贯轻松:“技术交给我,你们负责人性和规则。”

蓝芷如收拾好旧卷宗,她的指尖掠过纸页。

“别让他们用光鲜的都市掩盖阴暗,”她声音坚定而低沉,“我们必须看到真实。”

时间在警局淡黄灯光下悄悄渡过。

外面,镜都夜色阴影深深。

每个人都在孤独与执念中前行,真相如同午夜的倒影,在光与影交错的城市里等待被唤醒。

---翌日清晨,镜都的天空灰蒙蒙。

蓝芷如回到失踪案现场,她静静站在草坪中央,闭眼细听——所有的脚步声、低语声、警犬的喘息,以及夜晚不安的风。

她知道,三年前的谜团早己与现在融为一体。

而那条地下社交圈的水印证物,像一把钥匙,或许能撬开更深的罪与谜。

她再次睁开眼,望向社区远处即将消失的人影。

她知道,案情才刚刚开始,而自己必将在浮世曲线的暗影中,继续追索——无论正义边界多么模糊、险恶。

远处的警笛响起,警戒线重新拉起。

蓝芷如慢慢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时,所有过往的光影在镜头里迅速胶结。

而城市,依旧明亮而陌生,所有真相都在等待被证明。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