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王者风云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29

第一章:破旧手机里的新世界2015年的夏天,热得像个巨大的蒸笼。

李伟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快步穿过城中村狭窄的巷子,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

在下巴尖汇成小水珠,滴落在洗得褪色的校服上。他刚从废品站出来,

手里攥着五块三毛钱——那是他攒了一周的塑料瓶和旧报纸换来的。

这笔钱要用来买明天的早饭,剩下的几毛,或许能买半根冰棍,给发烧的妹妹解馋。

李伟今年15岁,是市三中初二的学生。在学校里,

他是老师眼中最省心的学生:永远坐在第一排,笔记记得比谁都认真,

考试成绩常年霸占年级第一。但在同学眼里,

他是那个“穿着带补丁鞋子”“从不去小卖部”“连智能手机都没有”的穷小子。

家里的情况,李伟比谁都清楚。父亲在工地打零工,去年摔断了腿,干不了重活,

只能在家附近收废品;母亲在菜市场帮人择菜,一天挣三十块钱,

够买全家人的菜;妹妹才八岁,身体不好,常年药不离口。一家人挤在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

墙壁上糊着旧报纸,下雨时还会漏雨。“改变命运”这四个字,像烙印一样刻在李伟心里。

他知道,对他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考个好高中,上好大学,找份能赚钱的工作,

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所以他拼了命地学,课间十分钟都在刷题,晚上家里关灯后,

他就借着窗外路灯的光看书。这天晚上,父亲收废品时,

收到了一部半旧的智能手机——屏幕有点裂,但还能开机。父亲把手机递给李伟:“小伟,

你看看这玩意儿还能用不?不能用就拆了卖零件。”李伟接过手机,

这是他第一次摸到智能手机。以前在学校,他见过同学用,

但他连碰都不敢碰——怕弄坏了赔不起。他小心翼翼地按开电源键,屏幕亮了起来,

虽然有裂纹,但不影响使用。手机里没什么软件,只有一个叫《王者荣耀》的游戏,

图标是个拿着剑的骑士,背景是绚丽的城堡。李伟以前听同学说过这个游戏,

说什么“5V5对战”“推塔杀人”,他一直没弄懂是什么意思。鬼使神差地,

他点开了游戏。加载页面跳出一个穿着红衣的少女,手里转着扇子,

旁边写着“欢迎来到王者荣耀”。李伟吓了一跳,以为点错了什么,手忙脚乱地想退出,

却不小心点了“开始游戏”。新手教程里,

一个叫“亚瑟”的战士教他怎么移动、怎么攻击、怎么放技能。

李伟的手指在裂了缝的屏幕上笨拙地滑动,看着亚瑟挥着剑砍倒小兵,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新奇。他以前从没玩过游戏,家里那台老旧的台式电脑,

只能用来查学习资料,连网页都卡得厉害。可这款游戏不一样,画面流畅,

操作好像也没那么难。教程结束后,系统送了他几个英雄。

李伟随便选了个叫“妲己”的法师,跟着队友进了对战界面。那场比赛打得一塌糊涂。

他不知道“打野”是什么,跟着队友乱跑;不知道“推塔”的重要性,

光顾着追着小兵砍;队友发的“请求支援”“撤退”,他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最后,

他们队输了,屏幕上跳出“失败”两个字,刺眼得很。

队友在聊天框里骂:“妲己是小学生吧?会不会玩?”“举报了举报了,坑货!

”李伟的脸瞬间红了,像被人扇了一巴掌。他赶紧退出游戏,把手机扔在一边,

心脏砰砰直跳。他觉得自己很没用,连个游戏都玩不好。可不知怎么的,躺在床上时,

他脑子里全是游戏里的画面:妲己粉色的尾巴,亚瑟厚重的铠甲,还有那座需要推倒的水晶。

第二天放学,他没去捡废品,而是飞快地跑回家,拿起那部破手机,又点开了《王者荣耀》。

这次,他选了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英雄“后羿”,还特意在网上搜了“王者荣耀新手攻略”,

记在笔记本上:“后羿要出攻速装”“团战站在后面输出”“别单独走”。那场比赛,

他依然打得不算好,但至少没被队友骂。

他甚至还拿到了一个“人头”——当对方英雄在他的弓箭下倒下时,

他心里竟有种莫名的激动。从那天起,李伟的生活多了一项秘密活动。

每天做完作业、帮家里干完活后,他就躲在被子里,借着手机微弱的光打两局《王者荣耀》。

他像着了魔一样,白天在课堂上背单词、解数学题,

晚上就在王者峡谷里练习走位、释放技能。他发现,

自己好像对这个游戏有种天生的敏感:他能准确预判对方的技能释放,

能在混乱的团战中找到输出位置,还能凭直觉猜到对方打野的动向。仅仅一周后,

他的“后羿”就打得像模像样了。他不再是队友口中的“坑货”,

甚至有人夸他“射得准”“意识好”。半个月后,他用后羿打上了“青铜”段位。

当屏幕上跳出“晋级成功”的提示时,他激动得差点叫出声,赶紧捂住嘴,怕吵醒家人。

他看着手机屏幕里的后羿,穿着默认的皮肤,却好像带着光。那一刻,

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也许,除了读书,他还能在这个小小的屏幕里,

找到点什么。第二章:第一个“客户”李伟的游戏天赋,像是埋在土里的金子,

一旦被挖掘出来,就挡不住地发光。一个月后,他打上了白银;两个月后,他冲到了黄金。

更厉害的是,他不止会玩后羿,像法师妲己、刺客韩信,他上手都特别快,

仿佛那些英雄的技能和连招,天生就刻在他的脑子里。他开始在课间听同学讨论游戏,

不再是以前那种茫然的样子。当有人抱怨“卡在铂金上不去”时,

他会下意识地说出几句关键点:“对面刺客老抓下,你辅助多帮着看视野啊”“团战别先冲,

等坦克开团”。同学都很惊讶:“李伟,你也玩王者荣耀?”李伟点点头,

有点不好意思:“玩得不好,才黄金。”“黄金已经很厉害了!”一个叫赵鹏的男生说,

他是班里的“游戏迷”,但打了半年还在白银徘徊,“我卡在白银三好久了,死活上不去,

你能不能帮我打打?”李伟愣了一下:“帮你打?”“对啊,”赵鹏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听说有人专门帮别人上分,还能赚钱呢。我没钱给你,但我可以请你吃一星期的早饭!

”李伟的心猛地一跳。早饭。对他来说,那是每天都要精打细算的开销。如果能省下饭钱,

就能多给妹妹买一盒好点的退烧药。他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我试试吧,不一定能行。

”当天晚上,赵鹏把他的游戏账号和密码发给了李伟——他是用QQ登录的,

特意申请了一个新QQ,只用来玩游戏。赵鹏的账号是白银三,英雄少得可怜,

只有几个免费英雄,皮肤更是想都别想。李伟选了后羿,开始了他的“代打”生涯。

他打得很认真,像做数学题一样专注。每一场比赛,他都提前分析阵容,

思考怎么搭配技能;对线时,他计算着对方的技能CD,抓住机会消耗;团战中,

他总能找到最安全的输出位置,把伤害拉满。不到三个小时,李伟就帮赵鹏赢了五场比赛,

直接从白银三打上了白银一。第二天早上,赵鹏看到自己的段位,眼睛都直了:“***!

李伟你太牛了吧!一晚上就上了两段?”他果然兑现承诺,给李伟买了一个肉包和一杯豆浆。

李伟捧着热乎乎的早饭,心里暖烘烘的——那是他第一次靠读书之外的“本事”赚到吃的。

“李伟,你太厉害了,”赵鹏一脸崇拜,“要不你帮我冲到黄金吧?我给你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李伟的呼吸顿了一下。那相当于母亲一天半的工资,够买妹妹三天的药了。

他咬了咬牙,答应了:“好,但我只能晚上打,可能要几天时间。”“没问题没问题!

”赵鹏大喜过望。接下来的五天,李伟每天晚上打完作业,就偷偷拿出手机,帮赵鹏打游戏。

他的手感越来越好,对英雄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他发现,自己不仅能玩好射手,

连最难的刺客韩信,也能玩得风生水起——那段时间,他靠着一手“韩信打野”,

几乎场场MVP,把把带飞队友。第五天晚上,随着最后一场比赛胜利的提示音响起,

赵鹏的账号成功晋级黄金。李伟长舒一口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屏幕上的裂纹在他眼里都变得顺眼了些。第二天,赵鹏偷偷塞给李伟五十块钱,

还塞给他一包薯片:“谢了兄弟!以后我同学要是想上分,我都介绍给你!

”李伟攥着那五十块钱,手心都出汗了。那是他这辈子靠自己挣到的第一笔“大钱”。

他没舍得花,直接给了母亲:“妈,这是我帮同学补课,他家长给的。”母亲没怀疑,

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我儿子真能干。正好,给你妹买的药快没了,明天我去买。

”看着母亲欣慰的笑容,李伟心里既开心又有点愧疚——他撒了谎。但他更清楚,

这笔钱能让妹妹少受点苦,这就够了。赵鹏说到做到,真的给他介绍了“客户”。

先是他的同桌,然后是隔壁班的同学,都是些打不上段位、又有点零花钱的男生。

李伟给自己定了个“价目表”:白银上黄金,50块;黄金上铂金,100块;铂金上钻石,

200块。这个价格比网上那些“代练”便宜一半,所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

他每天的生活变得更忙了:白天上课、学习,课间帮同学讲题顺便接“单子”,

晚上先帮家里干活、辅导妹妹功课,然后熬夜打游戏上分,凌晨才能睡上三四个小时。

父亲看他每天哈欠连天,心疼地说:“小伟,别太累了,学习重要,身体更重要。

”“没事爸,我年轻,扛得住。”李伟笑着说,把熬红的眼睛藏在低头的动作里。

他把赚来的钱大部分都交给母亲,只留一点点,偶尔给妹妹买根冰棍,或者给自己买支笔。

母亲的笑容越来越多,家里的饭菜也渐渐有了荤腥,妹妹的脸色好了不少,咳嗽也轻了。

这些变化,让李伟觉得再累都值得。有一次,他帮一个同学从铂金打上钻石,

对方给了他200块钱,还多给了50块,说:“李伟,你这技术太神了,

比我哥找的那个代练厉害多了!”李伟把250块钱交给母亲时,

母亲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多?”“他学习太差,补的内容多,所以给得多。

”李伟早就想好了说辞。母亲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别太拼了。

”她把50块钱塞回给李伟,“拿着,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别总亏待自己。”李伟没接,

推了回去:“妈,你拿着给妹妹买水果吧,她爱吃苹果。”那天晚上,李伟躺在床上,

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他知道,

王者峡谷不仅给了他一个发泄压力的地方,更给了他一条能实实在在改善家里生活的路。

他打开手机,看着自己的游戏账号——那是他用自己的QQ注册的,已经打到了钻石段位。

他操控着韩信,在训练营里练习着“月下无限连”,银枪划过,残影重重。他想,

也许读书能改变命运,打游戏,也能。第三章:“野王”的名声李伟的“生意”越来越好,

甚至有外校的学生慕名来找他上分。他在小圈子里有了个外号——“李大神”。

但他从不张扬,在学校里依然是那个穿着旧校服、埋头苦读的好学生。

只有在接“单子”或者打游戏时,他才会显露出那股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犀利。

他的游戏技术也在突飞猛进。钻石段位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难度,他开始冲击星耀。

更厉害的是,他几乎精通所有位置:射手能carry全场,法师能控能输出,

坦克能扛能开团,辅助能保能探视野,而他最擅长的,还是打野。无论是韩信、李白,

还是露娜、橘右京,他都玩得炉火纯青。他的打野节奏快得惊人,

总能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时,就把对方的野区反烂;他的抓人时机恰到好处,

总能在队友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他的打团思路清晰,要么绕后切C,要么保护己方输出,

总能找到最优解。有一次,他帮一个星耀段位的“客户”打晋级赛,

最后一局遇到了瓶颈——队友吵架,中路挂机,一度被对方推到了高地。

所有人都觉得这局必输,连队友都在打字说“投了吧”。但李伟没放弃,他选的是露娜,

在野区默默发育,利用“月下无限连”的操作,一次次单杀对方C位,

硬生生把劣势扳了回来。最后一波团战,他借着兵线,从对方高地塔后绕过去,大招突进,

标记对方射手,月下无限连接平A,秒掉射手后,又无缝衔接大招,标记对方法师,

再一套带走。剩下的三个残血敌人被他吓得落荒而逃,他带着队友直接推掉了水晶。

比赛结束后,队友都在聊天框里发“666”“大神带飞”“求带”。

那个“客户”看到结果,直接给李伟发了个100块的红包:“李大神,你这操作太秀了!

简直是‘野王’啊!”“野王”这个称呼,就这样传开了。随着段位越来越高,

找他上分的人也越来越“高端”,价格也水涨船高。星耀上王者,

他收500块;王者晋级赛,一局就收100块。他赚的钱越来越多,

家里的生活也肉眼可见地改善了。父亲买了辆二手三轮车,

收废品更方便了;母亲不用再去菜市场帮人择菜,在家附近找了个超市理货的工作,

轻松不少;妹妹的药换成了进口的,身体好了很多,已经能去学校上学了。

出租屋里也添置了新东西:一台二手冰箱,夏天能冻冰棍;一台电风扇,

不用再靠蒲扇解暑;墙壁重新刷了白,旧报纸被撕了下来。

李伟自己也有了点“小资产”——他用攒下的钱,买了一部新手机,虽然不是什么名牌,

但屏幕很大,玩游戏很流畅。他还买了一个充电宝,方便晚上躲在被子里打游戏时充电。

但他没有因为赚钱而荒废学业。他的成绩依然稳定在年级第一,

甚至比以前更努力——他知道,游戏只是暂时的,读书才是长远的路。

他给自己定了目标:考上市重点高中,然后考一所好大学,学计算机专业,

将来开发像《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不过,“代练”这事儿,终究还是藏不住的。那天,

李伟正在教室里帮一个同学讲数学题,赵鹏急匆匆地跑过来,压低声音说:“李伟,不好了,

教导主任知道有人在学校里搞‘代练’赚钱,正在查呢!”李伟的心咯噔一下:“查就查呗,

跟我有什么关系。”“怎么没关系?”赵鹏急了,“有人把你供出去了!说你是‘头头’,

帮好多人上分!”李伟的脸瞬间白了。他不怕被批评,

但他怕学校通知家长——他不想让父母知道他一直在“不务正业”地打游戏,更怕他们担心。

果然,没过几分钟,班长就来叫他:“李伟,教导主任叫你去办公室。

”李伟硬着头皮走进办公室,教导主任坐在办公桌后,脸色严肃:“李伟,

听说你最近在帮同学玩游戏上分,还收钱?”李伟低着头,没说话。

“你知道你这是什么行为吗?”教导主任敲了敲桌子,“这是投机取巧!是不务正业!

你是个好学生,怎么能做这种事?”“我……”李伟想解释,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已经给你家长打电话了,”教导主任说,“让他们来学校一趟,好好谈谈。

”李伟的腿一下子软了。他走出办公室,感觉浑身发冷。他不怕教导主任批评,

不怕同学议论,就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中午,父亲一瘸一拐地来到学校。

他没穿平时收废品的衣服,特意换了件干净的衬衫,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

但洗得发白的袖口和沾着泥土的鞋子,还是暴露了他的处境。李伟低着头,不敢看父亲。

办公室里,教导主任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语气很严厉。父亲一直没说话,

只是默默地听着,手紧紧攥着衣角。等教导主任说完,父亲才抬起头,

声音有点沙哑:“主任,对不起,是我没教好儿子。他做的不对,我们一定改。”父亲说着,

朝教导主任鞠了一躬,脊梁骨弯得像根被压弯的扁担。李伟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突然冲出来:“爸,不是的!我赚钱是为了给妹妹买药,给家里添东西,我没有耽误学习!

”父亲愣住了,教导主任也愣了。后来,父亲把家里的情况跟教导主任说了。从父亲摔断腿,

到母亲打零工,再到妹妹常年生病,一字一句,说得很慢,却像锤子一样砸在人心上。

教导主任沉默了很久,叹了口气:“李伟,我知道你不容易。但学校有学校的规定,

代练确实不合适,影响不好。这样吧,这次我不处分你,但你得保证,

不能再在学校里接这种‘单子’,更不能影响学习。”李伟赶紧点头:“我保证!

”父亲拉着李伟走出办公室,一路没说话。快到校门口时,他才摸了摸李伟的头:“傻小子,

缺钱跟爸说,爸再去多收点废品,不用你这么拼。”“爸,我不累。

”李伟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我就是怕你和妈担心。”“知道你懂事,

”父亲揉了揉他的头发,“但游戏别玩太晚,学习要紧,身体也要紧。”那一刻,

李伟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原以为父亲会骂他不务正业,没想到父亲会理解他。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