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手指从碗沿滑下,瓷碗底轻轻磕在茶几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没抬头,目光还停在那圈泛着油光的姜汤残渍上,一圈一圈地散开,像某种无声的涟漪。
母亲在厨房里继续忙活,水声哗哗,菜叶被揉搓的声音清晰可闻。
她哼着一段老调子,断断续续,像是记忆里某个遥远的午后。
这声音本该让人安心,可林枫只觉得胸口压着一块烧红的铁,烫得他坐立难安。
他缓缓站起身,脚步很轻,走到书桌前。
课本摊在那里,纸页微微卷边,铅笔写的笔记歪歪扭扭,全是那个十八岁少年潦草的痕迹。
他一眼就看出自己前世根本没用心——这些题,明明可以做得更好。
指尖划过数学课本的目录,停在“函数与图像”那一章。
他记得,一个月后月考,这一块会出一道大题,分值十五分,而原主只拿了三分。
那时候他还嘲笑自己蠢,其实不是蠢,是懒,是没把未来当回事。
现在不一样了。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己经变了。
不再是刚才在客厅里那种被回忆撕扯的恍惚,而是像一把刚磨好的刀,锋利、冷静,带着明确的方向。
“小枫。”
母亲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一点迟疑,“下个月你爸厂里发奖金的日子又推迟了,学费……我们还得再凑几天。”
她语气很平常,像是在说天气冷了要加衣。
可林枫听得出那底下藏着的紧绷——那种竭力掩饰却仍会漏出来的焦虑。
他转过身,看着母亲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攥着湿漉漉的抹布。
她的手指有些发白,指甲边缘裂了口子,袖口洗得发毛。
就是这双手,曾经在寒冬夜里翻垃圾桶捡塑料瓶卖钱,就为了给他多买一本复习资料。
“妈。”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像砸进水泥地的钉子,“别凑了。”
林母一愣,抬眼看过来。
“我来挣。”
他说,“这个家,以后我撑。”
空气静了一瞬。
母亲嘴角动了动,想笑,又忍住了:“你啊,从小到大就没让我省心。
现在倒学会画大饼了?”
“不是大饼。”
他往前走了一步,站首了,“我说真的。
我不读书是为了谁?
不拼命又是为了谁?
你们累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
林母脸上的笑意彻底收了起来。
她盯着儿子,像是第一次真正看清他。
眼前的少年还是那张清瘦的脸,校服松垮地挂在身上,可那双眼睛——黑得发沉,亮得吓人。
“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她低声问。
林枫摇头:“我没遇到事。
我是终于醒了。”
他没说自己重生,也没提前世那些血淋淋的结局。
有些痛,不必让亲人再听一遍。
他只要结果——让父亲不再咳血躺在病床上,让母亲不再一个人守着空店到凌晨,让自己不再倒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就够了。
林母没再说话,默默转身回到厨房。
锅里的水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泡。
她掀开盖子,往里下了点面条,动作比刚才慢了些,像是在消化刚才那句话的重量。
林枫重新坐回书桌前,没有翻开课本。
他在想时间。
距离高考还有九十三天,每一天都像一块砖,堆起来能筑成一座桥,也能垒成一座坟。
他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把希望寄托在“以后”。
以后太远,远到等不到兑现承诺,人就己经倒下。
他还想到钱。
学费、生活费、房租、水电……这些数字在脑子里转着,像一张越拉越紧的网。
他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哪怕只是小钱,也要开始流动起来。
现金流不能断,这是他用命换来的教训。
可具体怎么做?
现在能做什么?
他盯着墙上那张老旧的日历,红色圆圈标着今天的日期。
1995年3月12日。
这一天之后,会发生什么?
哪些机会正在悄然冒头?
哪些行业即将迎来爆发?
他需要线索,需要记忆里的碎片拼成完整的图谱。
窗外夜色浓重,楼对面几户人家己经熄灯。
只有他们这间屋子还亮着,昏黄的灯光照在书桌上,映出他低垂的侧影。
母亲端着一碗面走出来,放在茶几上:“吃点东西,别光坐着想。”
他嗯了一声,没动。
“你要是真想帮家里,妈也不拦你。”
她坐在旁边的小凳上,声音轻了些,“但别走歪路,更别把自己累垮。
你还小,日子长着呢。”
“我不小了。”
他说,“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母亲叹了口气,伸手想摸他的头,手伸到一半又缩回去,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枫低头看着那碗面,热气扑在脸上,却不觉得暖。
他知道母亲不信他会突然扛起一个家,就像他自己也曾不信命运能被改写。
可他己经没有退路。
他缓缓抬起手,将桌面上的一本练习册推到一边。
纸张摩擦桌面,发出轻微的沙响。
然后他抽出一张空白稿纸,拿起笔。
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
他知道,写下第一个字,就意味着正式迈出第一步。
从此以后,他不再是那个随波逐流的高三学生,而是一个主动向命运宣战的人。
屋内安静得能听见钟表走动的声音。
滴答、滴答。
他终于落笔。
第一个字是“钱”。
笔画刚劲,毫不迟疑。
接着写下第二行:“我能做什么?”
第三行:“身边有什么资源?”
问题一个个列下去,像在黑暗中凿出一条路。
他不再依赖模糊的决心,而是用最笨的方式,把抽象的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
母亲在他身后收拾碗筷,脚步轻缓。
她看了眼儿子伏案的身影,没打扰,只把灯关小了些,怕刺着他眼睛。
林枫的思路渐渐清晰。
他想起学校门口那条街,每天放学都有学生围在音像店外听流行歌;想起班里有人偷偷抄录磁带,卖给同学赚差价;想起街角小贩支起录音机放邓丽君,引来一群老人驻足……这些细节像星星点点的火苗,在他脑海里连成一片。
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
但他没动笔写具体计划。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要等,等所有可能性都浮上来,再做选择。
他只是继续写着:“目标:三个月内赚够第一笔启动资金。”
“方式:合法、快速、低风险。”
“优先级:不影响学习,不耽误高考。”
每写一行,心就沉一分。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会有阻碍,有质疑,甚至有打压。
但他更清楚,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会一步步显现。
母亲走出房间,轻轻带上门。
林枫抬起头,看向窗外。
夜色如墨,却没有压垮他。
相反,它像一层保护色,掩住了他正在酝酿的风暴。
他放下笔,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呼吸平稳。
这一刻,他不再是被动承受命运的少年。
他是棋手。
而这盘棋,他己经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