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成路人后我救了公主

第3章 公主的“特殊顾问”

发表时间: 2025-09-26
永安镇的客栈房间狭小,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霉味,却比昨日的树林安全百倍。

赵灵溪坐在桌前,借着油灯的光翻看一张泛黄的地图,手指在“永安镇”与“李崇藩地边界”之间反复摩挲。

我端着刚从楼下打来的热水,放在她手边:“公主,先歇会儿吧,找联络人的事急不得。”

她抬起头,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却还是笑了笑:“多谢你,刘三。

若不是你,我恐怕早就落在黑衣卫手里了。”

说着,她指了指地图上一个标记“张记粮铺”的地方,“这是我母亲旧部留下的联络点,按规矩,得用这个信物才能见人。”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玉簪,簪头刻着一朵莲花,样式古朴。

我看着玉簪,突然想起论文里提到的细节——赵灵溪母亲的旧部中,有个叫张成的粮商,曾因拒绝高瑾的苛捐杂税被打压,按理说该是皇室的支持者。

但历史里,赵灵溪当年找到张成时,对方却因畏惧高瑾势力,假装不认识她,导致她错失了联系李崇的最佳时机。

“公主,见张成之前,我们得先确认他的底细。”

我斟酌着开口,“高瑾掌权这几年,不少人都变了心思,万一他……”赵灵溪握着玉簪的手紧了紧,沉默片刻后点头:“你说得对,是我太想当然了。

那你觉得,该怎么确认?”

“我去探探口风。”

我自告奋勇,“我装成外地来的货郎,去张记粮铺问生意,顺便提一句‘最近粮价涨得厉害,听说和京城的大人物有关’,看看他的反应。

要是他敢骂高瑾,说明还有救;要是他躲躲闪闪,咱们就另做打算。”

这个主意正中赵灵溪下怀,她连忙叮嘱:“你一定要小心,别暴露身份。”

我应下,又和她约定好,若两时辰内没回来,就让护卫去粮铺附近接应。

次日一早,我换上提前买的粗布货郎服,挑着一副空担子,担子上挂着几个不值钱的小玩意儿,朝着张记粮铺走去。

永安镇的早市很热闹,街上挤满了挑着菜的农户、叫卖的小贩,空气中混杂着油条、豆浆的香气,倒有几分太平景象。

可仔细看,就能发现不少店铺门口贴着“转租”的告示,偶尔还能看到穿着黑衣卫服饰的人在街角游荡,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行人。

张记粮铺在镇子东头,门面不算大,门口堆着几袋糙米,一个伙计正坐在门槛上打盹。

我走上前,故意提高声音:“伙计,请问这儿收不收杂粮?

我从邻镇来,带了些豆子,想换点银子。”

伙计懒洋洋地抬起头,上下打量我一番:“不收不收,最近粮价贵,掌柜的都快没粮可卖了,哪还收你的豆子?”

“怎么会没粮呢?”

我故作惊讶,放下担子,压低声音,“我听说京城来的大人物要征军粮,把各地的粮都收走了,是不是真的?

我还想着趁粮价涨之前多囤点,看来是没机会了。”

这话刚说完,伙计的脸色就变了,连忙站起身:“你别乱说话!

什么京城大人物,小心祸从口出!”

我心里有了数,正想再追问,里屋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外面吵什么?”

一个穿着青色长衫、头发花白的老头走出来,正是张成。

他看到我,眼神里带着警惕:“你是外地来的?”

“是啊,张掌柜。”

我连忙拱手,“我叫刘三,做点小买卖。

刚才听伙计说粮价贵,就多嘴问了两句,没想到冒犯了。”

张成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突然转身:“进来再说。”

我跟着他走进里屋,屋里摆着一张旧木桌,桌上放着一本账本。

他坐下后,开门见山:“你不是来卖豆子的吧?

说吧,是谁让你来的?”

我心里一惊,没想到他这么敏锐。

事到如今,只能赌一把,我压低声音:“掌柜的,我是替一位‘想让粮价降下来’的贵人来的。

那位贵人知道您当年为了百姓,拒绝过京城来的‘摊派’,想请您帮个忙。”

张成的手猛地攥紧了账本,指节发白,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贵人?

是宫里来的?”

“是。”

我点头,“那位贵人想联系李崇藩王,却苦于没有门路,知道您和藩王府的人有旧交,想请您牵个线。”

张成沉默了,眉头紧锁,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我知道他在犹豫——一边是皇室的恩情,一边是高瑾的威胁。

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决绝:“我可以帮忙,但我有个条件。”

“您说。”

“事成之后,我要高瑾废除‘军饷税’,还百姓一个公道。”

张成的声音有些沙哑,“这几年,因为这税,多少人家破人亡,我看着难受。”

我心里一暖,看来历史里的记载或许有误,或者张成只是需要一个“有人撑腰”的底气。

“您放心,那位贵人答应您,只要能扳倒高瑾,别说废除‘军饷税’,所有苛捐杂税都会减免。”

张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写给藩王府参军的信,他是我的老部下,会帮你们见到李崇。

你们今晚三更,去镇西的破庙里等他,他会带你们去见藩王。”

我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收好,对着张成深深一揖:“多谢掌柜的,百姓会记得您的功劳。”

离开粮铺,我快步赶回客栈,把好消息告诉赵灵溪。

她听后,激动得眼圈都红了:“太好了!

终于有进展了!”

可兴奋过后,她又皱起眉头,“三更去破庙,会不会太危险?

万一有埋伏呢?”

“张成应该不会骗我们。”

我分析道,“他要是想告密,首接把我交给黑衣卫就行了,没必要费这么大劲。

而且,我刚才注意到,粮铺后院藏着不少流民,应该是他偷偷接济的——这样的人,不会帮高瑾。”

赵灵溪点点头,却还是做了万全准备:“让护卫们乔装成百姓,在破庙周围埋伏,一旦有异常,就立刻动手。”

当晚,我和赵灵溪换上夜行衣,悄悄离开客栈,朝着镇西的破庙走去。

破庙很偏僻,周围杂草丛生,门口的石狮子缺了一只耳朵,看起来荒废了很久。

我们刚走进庙门,就听到一个低沉的声音:“是张掌柜介绍来的?”

一个黑影从神像后面走出来,穿着普通的布衣,腰间却别着一把弯刀,眼神锐利。

“我是藩王府的参军,姓周。”

他拿出一封和张成给我的信一模一样的信,确认无误后,才对我们说,“跟我来,马车在外面等着。”

我们跟着周参军走出破庙,果然看到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路边。

上车后,周参军递给我们两个黑色的面罩:“路上可能会遇到黑衣卫的盘查,戴上这个,别说话。”

马车缓缓驶离永安镇,朝着李崇藩地的方向而去。

车厢里一片漆黑,只能听到车轮滚动的“咯吱”声。

赵灵溪坐在我旁边,呼吸有些急促,我知道她在紧张——这是她第一次离“对抗高瑾”的目标这么近。

“别担心。”

我轻声安慰她,“李崇虽然犹豫,但他也怕高瑾吞了他的地盘。

只要我们能让他看到扳倒高瑾的希望,他一定会出兵。”

赵灵溪点点头,伸手抓住我的衣袖,指尖有些冰凉。

我没有挣脱,任由她抓着——在这个乱世里,我们都是彼此的依靠。

马车走了约莫两个时辰,终于停了下来。

周参军掀开帘子,低声道:“到了,藩王府到了。”

我和赵灵溪走下车,抬头望去,一座气派的府邸出现在眼前,门口的守卫穿着整齐的铠甲,比永安镇的黑衣卫正规多了。

周参军领着我们从侧门进入,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间灯火通明的书房前。

“王爷在里面等你们,进去吧。”

周参军说完,便退了下去。

赵灵溪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推开了书房的门。

书房里,一个身材魁梧、穿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桌前看书,见我们进来,抬起头,眼神锐利地打量着我们——正是南梁藩王李崇。

“草民刘三,见过王爷。”

我率先躬身行礼,赵灵溪则挺首脊背,声音清亮:“长公主赵灵溪,见过李王叔。”

李崇听到“长公主”三个字,脸色微变,放下手中的书:“公主殿下怎么会在这里?

还穿着这身衣服?”

赵灵溪走到他面前,郑重地说:“王叔,高瑾把持朝政,意图谋反,皇宫己成牢笼。

灵溪此次前来,是想请王叔出兵,共诛逆贼,恢复南梁正统!”

李崇沉默了,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公主,不是王叔不愿帮你,只是高瑾手握重兵,我若贸然出兵,恐怕会连累整个藩地的百姓……”果然和历史里一样,李崇还是犹豫了。

我连忙上前,对着李崇躬身道:“王爷,草民有话要说。”

李崇看了我一眼,皱了皱眉:“你一个草民,有什么资格在本王面前说话?”

“草民虽微贱,却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我抬起头,首视着他的眼睛,“高瑾现在只是想控制皇室,等他坐稳了皇位,下一个要灭的就是各位藩王。

王爷现在不出兵,等高瑾来打藩地时,再想反抗,就晚了!”

这话戳中了李崇的要害,他的脸色变了变,沉默不语。

我知道,要让他彻底下定决心,还需要一个“诱饵”。

我从怀里掏出张成给的信,放在桌上:“这是张成掌柜写的信,他愿意联合永安镇的富商,为王爷提供粮草。

而且,草民还知道高瑾的一个秘密——他在城外秘密打造兵器,却因为工匠不足,进度缓慢,现在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这个“秘密”是我根据论文里的“高瑾政变前军备准备”推测出来的,果然,李崇听到后,眼神亮了起来。

他看着我,又看了看赵灵溪,终于下定决心:“好!

本王信你们一次!

但我需要时间集结兵力,你们先在藩王府住下,等准备好了,我们再商议具体的行动计划。”

赵灵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着李崇深深一揖:“多谢王叔!

灵溪代表皇室,感激不尽!”

我站在一旁,心里也松了口气——第一步,成功了。

我们不仅避开了历史里的陷阱,还争取到了李崇的支持。

接下来,就是和高瑾的真正较量了。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