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林晚星就醒了。
夜里没盖够暖被,她还是冻得有些头疼,但比昨天醒时的虚弱感轻了不少——温热的杂粮粥和一夜休息,总算给这具身体续了点力。
她揉了揉太阳穴,想起昨天和张阿婆的约定,还有要采草药调理身体的计划,便麻利地起身,把剩下的杂粮粥热了热,就着咸菜疙瘩吃了半碗,留了半碗当午饭。
出门时,她特意带上了原主留下的旧竹篮和一把磨得有些钝的镰刀——竹篮用来装草药,镰刀既能割草,也能防身。
后山离林家坳不远,走一刻钟就能到。
山路是村民踩出来的,不算难走,但林晚星身子弱,走得慢,没一会儿就喘了。
她扶着路边的树干歇了歇,抬头望去,后山植被茂密,松树、柏树居多,灌木丛里藏着不少野菜和草药,空气里满是草木的清香。
“先找消炎和补气血的草药。”
林晚星记得原主的风寒还没彻底好,总咳嗽,身子也虚,得先把底子补起来。
她沿着山路慢慢走,眼睛仔细扫过路边的草木,很快就有了发现。
路边的斜坡上,长着一片蒲公英,叶子翠绿,开着小黄花。
她蹲下身,用镰刀小心地挖起蒲公英的根——蒲公英全草可入药,根的消炎效果最好,叶子可以当野菜吃,一举两得。
她挖了十几株,放进竹篮里,又在附近找了些艾草——艾草能驱寒,晒干后煮水泡脚,对调理风寒后遗症有好处。
再往里走,灌木丛里冒出几株黄芪的影子。
林晚星眼睛一亮,黄芪是补气的好药材,对她这虚弱的身子再合适不过。
她小心翼翼地拨开灌木,用镰刀慢慢刨开周围的土,生怕伤了黄芪的根——黄芪的根越完整,药效越好。
挖了三株中等大小的黄芪,她就停手了,采草药得留种,不能一次挖绝,不然下次就没了。
竹篮渐渐满了,林晚星也有些累了,她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拿出水壶喝了口水——水壶是原主的,里面装的是家里的井水。
歇了会儿,她想起要做简易农具的事,便起身在附近找合适的木材。
她需要一根硬实、粗细均匀的木头做耘荡的柄,还要几块韧性好的树枝做耘荡的齿。
后山的杂木多,她很快就找到一棵枯死的硬木树,树干粗细正好,她用镰刀砍了一段,去掉枝丫,又找了几根韧性好的桑树枝,砍成差不多长短的小段。
“回去就能试着做耘荡了。”
林晚星掂量着手里的木材,心里有了底。
耘荡是种田的好工具,比锄头省力,除草效率也高,有了它,以后打理田地能省不少劲。
下山时,她特意绕到村头的井边,想挑两桶水回家——水缸里的水快没了。
可她试着提了提空水桶,都觉得沉,更别说装满水了。
正犯愁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晚星丫头,你怎么在这儿?”
林晚星回头,看到张阿婆挎着竹篮走来,篮子里装着刚采的野菜。
“阿婆,我想挑水回家,可我提不动。”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傻孩子,你这身子怎么能挑水?”
张阿婆放下竹篮,走到井边,熟练地把水桶放进井里,打了满满一桶水,“我帮你提回去,以后要挑水,跟阿婆说一声,阿婆帮你提。”
“谢谢阿婆。”
林晚星心里暖暖的,接过张阿婆递过来的水桶,虽然还是有些沉,但比自己提空桶轻松多了。
两人一起往家走,张阿婆又跟她说了些村里的事——谁家的田种得好,谁家的孩子懂事,还有村里要开始准备春耕的消息。
回到家,林晚星先把草药分类整理好:蒲公英根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晒干;艾草也摊开晾晒;黄芪切成片,用陶罐装起来,留着以后煮水喝。
然后她又把木材搬到院子里,开始琢磨做耘荡。
她先把硬木柄的一端削成斜面,再在斜面上钻了几个小孔——用来装桑树枝做的齿。
钻小孔不容易,她没有钻子,只能用镰刀的尖一点点挖,挖了半个时辰,才挖好三个小孔。
接着她把桑树枝削成合适的形状,***小孔里,用绳子绑紧,又在连接处抹了些黄泥——防止松动。
忙活了一下午,简易耘荡总算做好了。
林晚星试着拿起来挥了挥,虽然有些粗糙,但很结实,用着也顺手。
“有了这个,除草就方便多了。”
她满意地笑了,把耘荡靠在墙角,准备明天去田里试试。
晚饭还是杂粮粥,她加了些晒干的蒲公英叶子,味道虽然还是寡淡,但多了些草药的清香。
吃过晚饭,她烧了些热水,泡了几片黄芪,慢慢喝着——黄芪水有淡淡的甜味,喝下去暖暖的,很舒服。
睡前,她又用晒干的艾草煮了些水,泡脚——艾草水驱寒,泡完脚,浑身都暖暖的,连头疼都缓解了不少。
躺在床上,林晚星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感觉比昨天红润了些。
“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身子就能好起来。”
她心里想着,渐渐进入了梦乡。
梦里,她拿着自己做的耘荡在田里除草,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长得很茂盛,张阿婆在旁边笑着给她递水……第二天一早,林晚星醒来,感觉精神好了很多,头疼也彻底好了。
她洗漱完,吃了点剩下的杂粮粥,就拿着新做的耘荡去了田里——她要试试耘荡好不好用,顺便再清理一下田里的杂草。
到了田里,她拿起耘荡,顺着田埂慢慢往前走,耘荡的齿划过泥土,轻松地把杂草勾了出来,比用锄头省力多了。
“真好用!”
她越用越顺手,没一会儿就清理了一小块田的杂草。
正忙着,身后传来脚步声,她回头,看到张阿婆走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布包。
“晚星丫头,你这工具真好用,比锄头省力多了。”
张阿婆看着她手里的耘荡,眼里满是羡慕。
“阿婆,您要是喜欢,我也帮您做一个。”
林晚星笑着说。
“真的?
那太好了!”
张阿婆高兴得合不拢嘴,从布包里拿出一把麦种,“这是我昨天说的陈麦种,你拿着,种在田里,能收不少粮食。”
林晚星接过麦种,心里很感动。
她知道,这麦种对张阿婆来说很珍贵,可张阿婆还是愿意分给她。
“阿婆,谢谢您,等我种出粮食,一定先给您送过去。”
“傻孩子,跟阿婆客气什么。”
张阿婆拍了拍她的手,“走,阿婆帮你一起除草,早点把田打理好,就能播种了。”
林晚星点点头,和张阿婆一起,拿着耘荡在田里除草。
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田里的泥土散发着清香,远处传来村民的说话声和鸟儿的鸣叫声,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林晚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只要她好好种田,和张阿婆互相扶持,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这半亩薄田,终会变成丰收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