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锦心深藏:汴京宅斗录

第1章 寒食风暖

发表时间: 2025-09-25
元丰五年的寒食节,汴京城内禁火绝烟,唯见杨柳垂金,梨花似雪。

薛府后园内,一架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薛清璃一袭浅碧色罗裙,正坐在秋千上慢慢翻着书卷,裙裾下的绣鞋微微点地,荡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既合了女儿家踏青嬉春的节令兴致,又不失闺秀的端庄。

“姑娘,夫人让送来的酥酪和寒具做好了,还备了几样您爱吃的冷淘小菜。”

大丫鬟云袖领着两个小丫鬟,提着剔红食盒走来,轻声禀告。

清璃放下书卷,含笑点头:“有劳母亲惦记。

都摆在水阁里吧,那里凉爽,请母亲和妹妹们也过来坐坐。”

她起身,步履从容地走向临水的水阁。

一路上,仆妇丫鬟们见了她都屏息静立,恭敬问安,眼中带着由衷的信服。

这位嫡出的大姑娘,不仅容貌出挑,性子更是沉稳周到,管家理事是一把好手,待下人也宽厚有度,府中无人不敬。

水阁里,石桌上己摆好了各色寒食节令点心。

用杏仁、麦粥制作的“醴酪”,油炸的环状面食“寒具”,还有几样精致异常的冷盘小菜,色泽清亮,诱人食欲。

这些都是清璃早几日就吩咐下去,带着厨房精心备下的,既遵循了“寒食”传统,又兼顾了口味与雅致。

不多时,薛夫人带着清璃的妹妹清瑶来了。

柳姨娘也领着庶女清蕙,远远地跟着,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还是璃儿想得周到,”薛夫人看着一桌精致的吃食,满意地颔首,“这水阁临风,比屋里闷着强多了。”

她拉着女儿的手坐下,细细打量,“我儿近日看着清减了些,可是打理家务辛苦了?”

“母亲放心,女儿不累。”

清璃为母亲斟上一杯早己备好的、用冬日存下的雪水冲泡的冷茶,“能替母亲分忧,是女儿的福分。

倒是母亲,春日容易犯困,这杯决明子茶您多用些。”

母女二人说着体己话,其乐融融。

庶妹清蕙安静地坐在下首,小口吃着点心,眼神却不时羡慕地瞟向亲密无间的嫡母和嫡姐。

薛夫人忽而压低声音,笑问:“明日金明池畔有竞渡,听说许多新科进士也会去游玩。

我儿可想去散散心?”

清璃脸颊微晕,垂下眼帘,纤长的手指轻轻抚过茶盏边缘:“但凭母亲安排便是。”

她心下明了,寒食、清明前后,正是京城适婚男女难得可以“偶遇”相看的时节。

父母爱重她,她的婚事,必定是要她自己也点头才作数的。

明日之约,绝非简单的游玩。

正说着,前院传来消息,老爷下朝回府了。

清璃立刻起身:“父亲今日寒食,怕是又在官衙里用了冷膳。

云袖,去将我早上煨着的那个紫苏饮子用温盏装了送来,那个暖胃不犯禁。

再配两样清爽的点心一并送去书房。”

薛夫人看着女儿井井有条地吩咐,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这才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足以担当任何高门宗妇的嫡女。

片刻后,清璃亲自端着饮子点心来到父亲书房外,恰好听到父亲薛弼正与心腹幕僚交谈。

“……今科一甲第七,沈砚,寒门出身,却是个可造之材。

王禹玉(王珪字)对其赞不绝口。”

薛弼的声音沉稳。

幕僚笑答:“相爷可是有意?

听闻今日琼林宴后,好几家都派人去‘请’了。”

薛弼轻哼一声:“急什么。

是明珠是瓦砾,总要细细看过才知。

我己让王禹玉递了话,三日后请他来品鉴一幅古画。

届时,你安排一下,让……”后面的话音压低,清璃并未听清,但她心跳却微微加快了几分。

她端着托盘,适时地在门外轻声道:“父亲,女儿送些饮子来。”

书房内的谈话戛然而止。

薛弼扬声道:“是璃儿啊,进来吧。”

清璃垂眸敛目,娴静地走入,将托盘轻轻放在书案上,柔声道:“寒食冷燥,父亲饮些热饮暖暖胃。”

薛弼看着亭亭玉立、举止得体的爱女,目光柔和,方才谈论朝局人才的锐利尽数敛去:“还是我儿贴心。”

清璃放下东西,并不多待,行礼后便安静地退了出去,体贴地为父亲带上门。

整个过程,仪态完美,无可挑剔。

回到水阁,母亲和妹妹们还在闲话。

清璃坐下,拈起一枚寒具,目光却飘向了窗外那片绚烂的春色。

沈砚。

她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

寒门出身,一甲第七,座师王珪,得父亲青睐。

明日金明池的竞渡,三日后府中的“品画”……她隐约预感,这个素未谋面的新科进士,或许将会与她的人生产生交集。

春风拂过,带来梨花淡淡的清香。

薛清璃唇角弯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那是属于一个对自己命运有着清晰认知和把握的少女,一份沉静而自信的期待。

她的战场不在沙场,而在深宅。

而她,早己做好了准备。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