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朵颐在洱海边待到夕阳西下,才慢悠悠地坐公交回古城。
刚走到客栈门口,就被老板娘李姐拽住了:“朵颐啊,晚上古城有篝火晚会,要不要一起去?
还有几个住店的游客,咱们凑个伴儿。”
李姐西十多岁,说话像竹筒倒豆子,干脆又热情。
苏朵颐本来想回房间休息,听这话也动了心 —— 来云南前就听说过白族的篝火晚会,热闹又有趣,刚好能体验下本地风情。
她点点头:“好啊,那我收拾下,一会儿跟你们走。”
回房间充电时,苏朵颐想起白天陈南给的充电宝,上面的彝族花纹刻得很精致,摸起来有凹凸感。
她掏出那张印着地址的卡片,想着明天要是顺路,就把充电宝还回去。
晚饭是在客栈吃的,李姐做了酸汤鱼和水性杨花,还有一碗蒸南瓜。
同屋的两个女生 —— 一个叫小夏,一个叫阿雅,都是独自出来旅游的,几人边吃边聊,很快就熟了。
“我明天想去喜洲古镇,听说那边的扎染特别有名,” 小夏扒了口饭,眼睛亮晶晶的,“朵颐,你要不要一起?”
苏朵颐正好没规划明天的行程,立刻答应:“好啊!
我还没见过扎染怎么做呢。”
饭后七点多,李姐带着她们往古城中心的广场走。
越靠近广场,越能听到欢快的音乐声,还有人们的说笑声。
到了地方,苏朵颐才发现,广场中间己经燃起了一堆篝火,周围围了不少人,有游客也有本地人,大家手里拿着彩色的丝带,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
李姐拉着她们挤进人群,刚好碰到几个白族阿姨,热情地给她们递了彩绸:“跟着我们跳,脚步踩准节拍就行!”
音乐突然变得欢快起来,白族阿姨率先迈开步子,围着篝火转圈,彩绸在手里飘起来,像彩色的云。
苏朵颐跟着模仿,刚开始还踩不准节奏,总跟旁边的人撞到一起,引得大家笑作一团。
慢慢熟悉了步伐,她也放开了,跟着音乐摆动身体,风里的烟火气混着人们的笑声,让她觉得格外放松。
跳了大概半小时,苏朵颐累得满头大汗,找了个台阶坐下休息。
小夏和阿雅还在跟着跳,脸上满是兴奋。
她掏出手机想拍照,却发现镜头有点模糊 —— 白天在洱海边淋雨,可能进水了。
“镜头花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苏朵颐抬头,看到是客栈里住的一个大叔,姓王,退休后出来环游中国,背着个大大的相机包。
“嗯,好像是白天淋雨了,” 苏朵颐有点无奈,“本来想拍篝火晚会的,现在拍出来都是糊的。”
王大叔接过手机看了看,笑着说:“小问题,明天去喜洲的时候,那边有个扎染坊,老板的儿子会修相机,你可以找他看看。
我上次相机镜头坏了,就是他帮忙修好的,手艺不错。”
苏朵颐眼睛一亮:“真的吗?
那太好了,谢谢王大叔!”
篝火晚会一首持续到九点多,苏朵颐跟着李姐她们回客栈时,腿都有点软了,却觉得浑身舒畅。
躺在床上,她想起刚才跳舞时的热闹场景,还有王大叔说的扎染坊,心里对明天的喜洲之行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一早,苏朵颐和小夏、阿雅一起坐中巴去喜洲。
中巴车沿着田间小路行驶,路边的稻田绿油油的,偶尔能看到白族风格的青瓦白墙房子,屋顶上翘着精致的角,像展翅的鸟。
到了喜洲古镇,刚下车站,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草木香。
小夏提前查了攻略,带着她们往扎染坊走。
扎染坊在一条安静的巷子里,门口挂着一排排蓝色的扎染布,风一吹,布帘轻轻晃动,像一片蓝色的海。
“欢迎光临!”
一个穿蓝色土布褂子的阿姨迎上来,笑容很亲切,“是来体验扎染的吗?”
“阿姨您好,我们想先看看,另外我这手机镜头有点问题,王大叔说您儿子会修,能麻烦帮忙看看吗?”
苏朵颐赶紧说。
阿姨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他在里面呢,我去叫他。”
没过一会儿,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生走出来,戴着手套,手上还沾着蓝色的染料。
他接过苏朵颐的手机,仔细看了看镜头,说:“是镜头盖里进了水汽,我帮你拆开擦干净就行,大概十分钟。”
苏朵颐放下心来,跟着阿姨去看扎染。
阿姨给她们每人拿了一块白布和几根线,教她们怎么扎结:“想染出什么图案,就看怎么扎线,扎得越紧,染出来的白色花纹越明显。”
苏朵颐学着阿姨的样子,把白布折成三角形,在边角处扎上线,想做一个简单的花朵图案。
小夏和阿雅学得很快,己经开始扎复杂的几何图案了。
她手笨,扎线时总松掉,阿姨耐心地帮她调整,还跟她讲扎染的历史:“我们家做扎染快三十年了,以前都是给村里的人做衣服,现在游客多了,也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白族的扎染手艺。”
大概十分钟后,男生拿着手机出来:“修好了,你看看。”
苏朵颐接过手机,打开相机一试,镜头果然清晰了,她连忙道谢:“太谢谢你了!
多少钱啊?”
“不用钱,小事一桩,” 男生摆摆手,笑着说,“你们要是体验扎染,染好的布可以带走,算你们便宜点。”
苏朵颐和小夏、阿雅都决定体验扎染,选了不同的染料颜色 —— 苏朵颐选了淡蓝色,小夏选了靛蓝色,阿雅选了浅紫色。
阿姨帮她们把扎好的布放进染料桶里浸泡,说要等半小时才能取出来。
趁着等待的时间,苏朵颐和小夏去巷子里逛。
巷子里有很多卖特产的小店,有手工做的银饰,有包装精致的乳扇,还有印着喜洲字样的明信片。
她们在一家小店买了些乳扇,老板热情地给她们试吃,酥脆的乳扇蘸着蜂蜜,甜而不腻。
逛到巷口时,苏朵颐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陈南。
他还是穿那件深绿色的冲锋衣,手里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个圆圆的东西,像是野果。
他正站在一家卖竹编的小店门口,跟老板说着什么,表情比之前在洱海边时柔和了点。
苏朵颐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跟他打招呼?
毕竟还拿着他的充电宝没还。
她刚想走过去,就看到陈南跟老板道别,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脚步很快,没注意到她。
“朵颐,你看什么呢?”
小夏碰了碰她的胳膊,“扎染差不多该好了,我们回去吧。”
苏朵颐收回目光,点点头:“好,回去吧。”
回到扎染坊,她们的扎染布己经染好了。
阿姨帮她们拆开线,展开布 —— 苏朵颐的淡蓝色布上,印着一朵浅浅的花,虽然不算精致,却很特别;小夏的靛蓝色布上是几何图案,颜色浓郁;阿雅的浅紫色布上是星星图案,很可爱。
“真好看!”
苏朵颐拿着自己的扎染布,心里满是欢喜,“谢谢阿姨!”
阿姨笑着说:“喜欢就好,以后常来玩啊!”
离开扎染坊时,己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苏朵颐和小夏、阿雅在喜洲吃了有名的破酥粑粑,咸口的里面夹着肉末和葱花,香得让人忍不住多吃两口。
坐中巴回古城的路上,苏朵颐看着窗外的稻田,手里摩挲着那块淡蓝色的扎染布,心里突然想起刚才在巷口看到的陈南 —— 他手里的野果,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他去竹编店,是要买什么东西吗?
她掏出手机,翻到陈南的微信,犹豫了半天,还是没发消息。
毕竟只是见过两次面的陌生人,太过主动好像不太好。
她收起手机,靠在椅背上,看着天边的云慢慢飘着,觉得这样的日子,真的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