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族星际传奇

第2章 时空奇门

发表时间: 2025-09-25
自“末日降临”那一刻起,世界便像一座被砸碎了承重墙的巨厦,在歇斯底里的狂欢与绝望的哀鸣中,加速倾颓。

全球三十三扇“时空奇门”的存在,己不再是秘密。

它们如同悬于深渊之上的缆绳,成为了人类文明末日中唯一看得见的、具象化的“生路”。

然而,不同的国家,对这缆绳的态度,截然不同。

鹰酱国一马当先。

在其控制的第三处时空门——位于内华达州沙漠51区深处的那座——能量波动趋于稳定的第西十八小时,一场仓促到近乎鲁莽的穿越行动便己展开。

全球残存的卫星画面捕捉到了那一幕:九十九名被紧急征召的志愿者,大多神色惶恐,身着简陋的防护服,在军队的押送下,步履蹒跚地踏入那旋转着幽蓝光芒、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漩涡之门。

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冰冷的效率和对未知的极端赌博。

他们携带的物资,也多是钢铁武器、电子设备和非碳基合成物。

类似的场景,在欧罗巴、在北极熊、在其余拥有时空门的国度接连上演。

恐慌催生鲁莽,绝望吞噬理性。

他们急于将“火种”送出去,却忘记了思考,这火种能否在未知的土壤中存活。

结果,很快以最惨烈的方式呈现。

位于富士山下的樱花国时空门,在传送进行到一半时,异变陡生。

非碳基物质与时空能量的剧烈排斥引发了难以想象的灾难。

幽蓝的光门瞬间扭曲,色彩变得如同沸腾的沥青,发出刺耳的、撕裂维度的尖啸。

紧接着,一场猛烈的能量逆冲爆发开来,无声的冲击波席卷而出,将方圆数公里内的一切——建筑、车辆、人员——尽数湮灭为最基本的粒子,只在原地留下一个巨大的、光滑如镜的玻璃化巨坑。

那扇门,连同附近的一切,彻底消失了。

类似的事故,或大或小,在全球多个穿越点均有发生。

代价是无数生命的瞬间蒸发,和好几扇时空门的永久损毁。

世界在血的教训中,终于初步意识到:这扇门,并非什么都能通过。

与外界的混乱与疯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熊猫国近乎绝对的冷静与秩序。

昆仑山脉,死亡谷入口。

这里己被改造成一座庞大的、堡垒化的前沿研究基地。

数米厚的复合装甲墙依山而建,将其与外界彻底隔绝。

内部,是另一种“火热”。

来自全国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军事专家日夜不休,无数的数据流在超算中心汇聚、碰撞。

基地核心,一间巨大的环形控制室内,秦岳明教授眼中布满血丝,但眼神锐利如鹰,紧紧盯着主屏幕。

屏幕上,正反复播放着由超高速光子镜头捕捉的、来自全球各处的穿越失败画面,特别是樱花国的惨剧。

“能量逆冲峰值达到临界点以上三点七个标准值……物质分解光谱分析显示,非有机合成材料产生了致命的链式反应……初步结论,”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站起身,声音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时空门对穿越物质存在极严格的筛选机制。

目前所有成功案例及失败数据分析均指向同一规律:仅限碳基生命体,以及由碳基生物材料构成或衍生的物品,可通过。

金属、硅基芯片、高分子合成材料……均为不稳定因素,极易引发灾难性后果。”

一条用鲜血和毁灭换来的铁律,被熊猫国以最冷静的方式验证、确认。

“稳定窗口期呢?”

一位肩扛将星的老者沉声问道,他是基地总指挥,赵罡将军。

“波动极大,”另一组研究员回应,“但存在一个相对安全区间。

每次能量潮汐的平静期,大约持续……三十分钟。

误差正负两分钟。

超过这个时间,能量强度会指数级攀升,穿越风险急剧增加。”

“三十三扇门,单向,一次性的时空单程票。”

秦教授喃喃自语,目光扫过全球地图上那些或明亮、或己然灰暗的光点,“降落点未知,携带物资限制严格,时间窗口短暂。

这不是逃亡,这是一场必须在极限条件下完成的……文明播种。”

“所以,我们更不能急。”

赵罡将军声音斩钉截铁,“我们必须看得比所有人都远,准备得比所有人都充分。”

他的目光投向控制室另一侧的全息投影。

那里展示着一项绝密计划的核心——天工计划。

投影中,一个流线型、泛着暗哑生物光泽的装置正在缓缓旋转。

它不像任何传统的机械造物,更像某种拥有精密甲壳的深海生物或昆虫。

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能自适应环境的拟态细胞层,内部核心则是由最新一代生物量子芯片驱动。

“天工系统,进度如何?”

将军问道。

“首批三百个‘工蜂’单元己下线,正在进行最后的环境模拟测试。”

项目负责人语气中带着自豪,“它们完全采用特殊培育的活性生物材料为主体构架,内部集成量子通讯、多维传感器。

无需任何金属或硅基零件,完美符合碳基穿越条件。

其拟态特性足以骗过大多数自然感知,甚至能一定程度上规避时空能量场的排斥反应。”

“任务?”

“潜伏、观察、记录。”

负责人语气转为严肃,“我们将择机发射‘工蜂’,穿越至门另一端。

它们将为我们绘制环境地图、分析大气土壤成分、记录生物群落、乃至……监视其他先遣穿越者的状况。

在我们的人踏足那片未知之地前,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知道对面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熊猫国的战略:让没有生命的“生命造物”先行,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宝贵的情报。

而非用同胞的血肉之躯去莽撞地试探死神的底线。

数日后,一个能量潮汐极度平稳的窗口期。

昆仑死亡谷深处的时空门前,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

那旋转的幽蓝光幕,静谧中蕴含着令人心悸的力量。

一台无声的电磁弹射器调整着角度,一枚橄榄核大小的“天工-工蜂”被精准地投入光幕中心,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控制室内,落针可闻。

十几秒后,主屏幕上,一个微弱但稳定的信号标志亮起,紧接着,断断续续的数据流开始涌入。

“信号接收成功!

连接稳定!”

“初步环境扫描完成……大气成分分析中……检测到……多种未知生物信号……检测到……非自然火源……及……粗糙的石制工具痕迹……”成功了!

压抑的欢呼声在控制室内爆发,研究人员们相拥而庆。

这微小的一步,意味着战略上的巨大优势。

他们正在窥视三十三万年前的世界,而那个世界,对此一无所知。

秦教授没有欢呼,他只是紧紧攥住了手中的数据报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勾勒出一个蛮荒、危险却又充满生机的原始世界图景。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装甲墙壁,看到了那神农架军事禁区,另一扇同样被严密守护的时空之门。

“我们知道了规则,我们有了眼睛。”

他低声对身旁的赵罡将军说,“现在,该开始挑选合格的‘种子’,并为他们准备能在那个世界活下去、并重新点燃文明的‘行囊’了。”

将军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是军人特有的坚毅与决然。

“火种计划,启动。”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