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沂蒙山区,天刚蒙蒙亮,陆锋就背着背包站在了村口的老槐树下。
背包里装着爷爷准备的杂粮饼、换洗的衣服,还有那枚“勤务标兵”奖章——爷爷说让他带着,就当是老辈人的念想跟着他。
不远处,苏晚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运动服,背着粉色的双肩包,正朝着他快步走来,身后跟着拎着保温桶的苏长征爷爷。
“阿锋,等很久了吧?”
苏晚笑着挥挥手,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我爸非要让我带这个保温桶,说里面装了绿豆汤,路上喝着解暑。”
苏爷爷则走到陆锋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递了过去:“这是我托老战友问来的‘利刃’选拔注意事项,你俩拿着,到了武装部别慌,按流程来就行。”
陆锋接过纸,小心地放进背包里,轻声说:“谢谢苏爷爷,我们会注意的。”
爷爷从家里慢慢走过来,拍了拍陆锋的肩膀:“到了县里,跟苏晚互相照应,选拔的时候别紧张,把在山里练的本事拿出来就行。
记住,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要踏踏实实的,别学那些投机取巧的事。”
“知道了爷爷。”
陆锋点点头,眼眶有点发热——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离开家去县里,心里既期待又有点忐忑。
苏爷爷拍了拍爷爷的胳膊:“老班长,你就放心吧,有我家苏晚跟着,阿锋肯定不会出岔子。
咱们当年在老山前线,不也是互相帮衬着过来的嘛。”
两人坐上前往县城的中巴车时,太阳己经升得老高了。
车里人不多,陆锋和苏晚坐在最后一排,苏晚打开苏爷爷给的那张纸,借着窗外的阳光仔细看着:“阿锋,你看,选拔分三轮,第一轮是体能测试,要跑三公里,还要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第二轮是理论考试,考的是基本的军事知识和野外生存常识;第三轮是面试,好像是特种大队的人亲自问问题。”
陆锋凑过去看,纸上的字迹有些潦草,却写得很详细,连三公里的合格时间都标了出来——15分钟以内。
“三公里15分钟,应该没问题。”
陆锋小声说,他平时巡林一天能走几十里路,三公里对他来说不算难。
苏晚却皱了皱眉:“我可能有点悬,我平时在学校也就跑过八百米,三公里怕是要超时。”
“没事,到时候我陪你跑,咱们慢慢练。”
陆锋立刻说,他想起爷爷说过,战友之间就是要互相帮衬,苏晚是苏爷爷的孙女,跟他也算“战友”了。
苏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好啊,那我到时候可就靠你了。
对了,你爷爷当年给司令员当勤务兵的时候,是不是特别辛苦啊?
我爷爷总说,你爷爷是他见过最细心的人。”
提起爷爷,陆锋的话就多了起来:“我爷爷说,那时候当勤务兵,每天要提前半小时起床,把司令员的办公室打扫干净,茶杯里的茶叶要放刚好三片,文件要按顺序摆好,连司令员的军靴都要擦得能照见人。
后来调到特战分队,训练更苦,有时候一天只睡三个小时,还要背着几十斤的装备在山里跑。”
苏晚听得眼睛发亮:“哇,你爷爷好厉害!
我爷爷说,他当年刚到部队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是你爷爷手把手教他整理内务、练射击,还在他感冒发烧的时候,把自己的被子让给他盖。
我爷爷总说,没有你爷爷这个班长,就没有他后来的三等功。”
两人聊着老辈人的故事,不知不觉就到了县城。
县武装部在县城的东边,是一座灰色的三层小楼,门口站着两个穿着军装的士兵,身姿挺拔,眼神锐利。
陆锋和苏晚走到门口,拿出身份证和村里开的证明,士兵仔细核对后,指了指旁边的传达室:“先去传达室登记,然后有人会带你们去选拔场地。”
传达室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旧军装,看到他们进来,笑着问:“你们是来参加‘利刃’选拔的吧?
是不是陆建国和苏长征的孙子孙女啊?”
陆锋和苏晚都愣了一下,陆锋点点头:“爷爷,您认识我们爷爷?”
老人笑着站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老照片:“认识,怎么不认识!
我跟你爷爷陆建国当年在一个营,他给司令员当勤务兵的时候,我还是通讯员呢。
你苏爷爷苏长征,当年还是你爷爷带出来的兵,我们三个还一起在老山前线待过呢。”
照片上,三个年轻的士兵穿着军装,站在战壕旁边,脸上带着青涩的笑容,其中一个正是年轻时的爷爷,手里还拿着一把步枪。
陆锋看着照片,心里忽然觉得特别亲切,仿佛看到了爷爷当年在部队的样子。
“快登记吧,等会儿赵干事会来带你们过去。”
老人把照片收起来,递给他们两张登记表。
陆锋和苏晚认真地填着表,刚填完,一个穿着迷彩服、身材高大的男人就走了进来,肩膀上扛着少校军衔,正是爷爷提到的赵干事。
“赵干事好!”
陆锋和苏晚立刻站起来,齐声说。
赵干事笑着点点头:“你们就是陆建国和苏长征的孙子孙女吧?
你爷爷昨天还跟我打电话,让我多照顾照顾你们。
走吧,我带你们去选拔场地,其他参加选拔的人己经到得差不多了。”
跟着赵干事走进武装部的后院,陆锋才发现,这里比他想象的大多了。
后院里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操场上己经站了二十多个人,都是跟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有的穿着运动服,有的穿着旧军装,脸上都带着紧张又期待的表情。
操场旁边有几间平房,门口挂着“体能测试室理论考试室”的牌子。
“大家安静一下!”
赵干事走到操场中央,手里拿着一个扩音喇叭,“欢迎大家来参加‘利刃’特种大队的初步选拔。
在开始之前,我先跟大家说一下选拔规则:今天进行前两轮选拔,体能测试和理论考试,两项都合格的人,下周会接到通知,去市里参加第三轮面试。
记住,选拔过程中不许作弊,要是被发现,首接取消资格。”
说完,赵干事把大家分成两组,一组先进行体能测试,另一组先去理论考试。
陆锋和苏晚被分到了不同的组,陆锋先去体能测试,苏晚先去理论考试。
“别紧张,加油!”
苏晚拍了拍陆锋的胳膊,转身跟着另一组人走向平房。
陆锋跟着体能测试的组走到操场的另一边,那里己经摆好了计时器和秒表。
负责体能测试的是一个穿着黑色运动服的中尉,他看着大家,严肃地说:“体能测试分三项,三公里跑、俯卧撑、仰卧起坐。
三公里跑合格时间是15分钟,俯卧撑要做30个,仰卧起坐要做35个,三项都达标才算合格。
现在,先进行三公里跑,大家跟我来。”
陆锋站在起跑线上,心里有点紧张。
他深吸一口气,想起爷爷说过的话——“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沉住气,一步一步来”。
随着中尉的一声令下,大家都冲了出去。
陆锋没有跑太快,他知道三公里需要耐力,一开始跑太快,后面就没力气了。
跑了大概一公里,陆锋就看到前面有几个人放慢了速度,脸色苍白,显然是体力不支了。
他继续保持着自己的速度,慢慢超过了他们。
跑到两公里的时候,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腿也有点酸,但他想起爷爷当年在老山前线,背着装备跑了二十多里地,就又咬紧牙关,加快了速度。
最后一公里,陆锋感觉自己的肺都要炸开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模糊了视线。
他看着前面的终点线,心里默念着:“加油,陆锋,你一定可以的!”
终于,他冲过了终点线,中尉看了看计时器,笑着说:“13分45秒,不错,合格了!”
休息了十分钟,陆锋开始做俯卧撑。
他趴在地上,双手撑地,慢慢往下压,再用力撑起来。
一开始还很轻松,做到20个的时候,他的胳膊开始发抖,汗水滴在地上,形成了小小的水洼。
他想起爷爷说过,当年在特战分队,俯卧撑一次要做100个,还得在背上放块砖头。
他咬着牙,一个一个地做,终于做完了30个。
仰卧起坐就简单多了,陆锋很快就做完了35个,顺利通过了体能测试。
中尉在他的表格上打了个勾,笑着说:“小伙子,体能不错,好好准备理论考试吧。”
陆锋谢过中尉,拿着表格走向理论考试的平房。
苏晚己经考完了,正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等他。
看到陆锋过来,她立刻站起来:“阿锋,你体能测试过了吗?
我理论考试好像考得还行,就是有几道野外生存的题,我不太确定答案。”
“过了,”陆锋笑着说,“理论考试不难,你肯定也能过。
走吧,咱们去跟赵干事说一声,然后就准备回家了。”
两人找到赵干事,把表格交了上去。
赵干事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们俩都合格了。
下周会有人给你们家里打电话,通知你们去市里参加面试,记得保持电话畅通。”
离开武装部的时候,太阳己经快落山了。
两人坐上返程的中巴车,苏晚打开保温桶,给陆锋倒了一杯绿豆汤:“快喝吧,凉丝丝的,解解暑。”
陆锋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觉得暖暖的。
“阿锋,你说咱们能通过面试吗?”
苏晚忽然问,眼神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陆锋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山林,坚定地说:“肯定能!
咱们都通过了体能测试和理论考试,只要面试的时候好好表现,就一定能选上。
到时候,咱们就能像爷爷他们当年一样,在一个部队里,当并肩作战的战友了。”
苏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用力点点头:“嗯!
咱们一起加油,一定能选上‘利刃’特种大队!”
中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着,窗外的星星渐渐亮了起来,像一双双眼睛,注视着这两个怀揣着特战梦想的年轻人,也注视着一场即将拉开帷幕的隐秘选拔——那是属于“利刃”的征程,也是属于他们的未来。
回到村口的时候,爷爷和苏爷爷早就站在老槐树下等着了。
看到他们回来,爷爷立刻走过来:“怎么样?
都合格了吗?”
陆锋和苏晚一起点头,把选拔的情况说了一遍。
爷爷和苏爷爷都笑了,苏爷爷拍着大腿说:“好!
好!
咱们老苏家和老陆家,总算又能有孩子去部队了,跟咱们当年一样,为国家出力!”
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红布包,递给陆锋:“这里面是我当年在特战分队得的三等功勋章,你拿着,下周去市里面试的时候带上,就当是爷爷给你的底气。
记住,到了面试的时候,别怯场,把咱们护林人的踏实、特战人的勇敢拿出来,让他们看看,咱们沂蒙山里出来的孩子,不比任何人差!”
陆锋接过红布包,紧紧握在手里,勋章的棱角硌得手心有点疼,却让他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看着爷爷和苏爷爷期待的眼神,看着身边笑着的苏晚,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下周的面试,他一定要好好表现,一定要通过“利刃”的选拔,成为一名特战队员,像爷爷他们当年一样,守护国家,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