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季风吹过毕业季》“作者akj6tk”的作品之陆言辞许知宁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小说《季风吹过毕业季》的主角是许知宁,陆言这是一本现代言情,校园,甜宠小由才华横溢的“作者akj6tk”创故事情节生动有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52921章更新日期为2025-09-20 22:21:26。目前完小说详情介绍:季风吹过毕业季
主角:陆言辞,许知宁 更新:2025-09-21 02:51:2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图书馆的第三排九月的风是被桂花香泡软了的,
顺着A大图书馆三楼的老式木窗缝钻进来时,还带着些许午后阳光的温度。那香气不浓,
却像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裹住了靠窗第三排的位置。
许知宁的指尖刚按在《传播学概论》被吹得翻飞的书页上,鼻尖就先一步捕捉到了这股味道,
她忍不住抬眼往窗外瞥了瞥——图书馆后的小花园里,几株桂花树正开得热闹,
细碎的金粒儿藏在墨绿的叶子间,风一吹就簌簌往下落。收回视线时,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斜前方的座位。那是个男生,背挺得很直,
正低头对着摊开的笔记本写字。最惹眼的是他握着钢笔的手,骨节分明,
指腹因为长时间握笔泛着淡淡的薄红,一支墨蓝色的钢笔帽就放在笔记本右侧,
金属卡扣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许知宁的心跳莫名顿了半拍——那支笔帽,
和她放在自己笔记本旁的,一模一样。这是她连续第七天霸占这个位置了。
A大图书馆的座位素来紧张,尤其是三楼靠窗的区域,既不会被走廊的脚步声打扰,
又能晒到下午的阳光,几乎是备考和自习党的“兵家必争之地”。
许知宁原本习惯在二楼的报刊区看资料,一周前偶然来三楼找一本绝版的新闻理论书,
恰好撞上这个位置空着,便顺势坐了下来。也是那天,她第一次见到这个男生。下午三点整,
他抱着一摞厚厚的专业书走进来,脚步轻得像猫,径直走到斜前方的座位坐下。
阳光刚好落在他身上,把他黑色的发梢染成浅金色,
连带着他垂眼翻书的动作都显得格外安静。许知宁当时没太在意,
直到第二天她特意提前十分钟来占座,发现他又在同一时间出现,
才忽然意识到——这人似乎和她一样,把这里当成了固定据点。接下来的几天,
许知宁养成了新的习惯。每天下午两点五十,
她会背着装满书的帆布包准时出现在图书馆三楼,先把自己的保温杯放在桌角,
再小心翼翼地将那支墨蓝色钢笔摆到笔记本旁,然后假装专心看书,
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斜前方的动静。她发现,
男生似乎是计算机系的——偶尔他会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皱眉,
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发出细碎的“嗒嗒”声;他总带着一个深灰色的保温杯,
水快喝完时会起身去走廊的饮水机接水,
去程和返程的脚步都轻得怕惊扰了空气;他很少说话,大多数时候都在低头看书或写字,
只有偶尔遇到难题,才会轻轻皱起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帽。
许知宁私下里给这个男生起了个代号:钢笔男生。
她甚至在手机备忘录里建了个专门的文件夹,
里面存着偷偷画的简笔画——有时是他皱眉思考的侧脸,有时是他握笔写字的手,
有时是那支和她一模一样的钢笔帽,
:“钢笔男生今天喝了三次水”“钢笔男生对着代码笑了”“钢笔男生的保温杯是灰色的”。
这天下午,许知宁正对着《传播学概论》里晦涩的理论知识犯困,眼皮不住地往下耷拉。
她揉了揉眼睛,刚想抬手撑着下巴提神,斜前方的男生忽然转过头来,
声音清冽得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汽水,带着点恰到好处的礼貌:“同学,
能借张纸巾吗?”许知宁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瞬间热了起来,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慌乱中,
她的手肘不小心碰到了桌角的保温杯,发出“哐当”一声轻响,吓得她赶紧伸手扶住。
“好、好的,你等一下。”她结结巴巴地应着,
指尖在帆布包里慌乱地摸索——早上出门时明明带了纸巾,怎么这时候偏偏找不到了?
男生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眼里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只是安静地等着。许知宁的指尖终于触到了一包未拆封的纸巾,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飞快地抽出来递过去,连包装纸都没来得及拆。“给、给你。”“谢谢。”男生接过纸巾,
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了她的手背,冰凉的触感让许知宁像触电般缩回了手。他没太在意,
低头拆了纸巾擦了擦嘴角,然后又道了声谢,便转回头继续写字,
仿佛刚才的插曲从未发生过。而许知宁藏在头发下的耳尖却红的发烫。
她再也静不下心看书了。她的手背还残留着刚才那瞬间的冰凉触感,
心跳快得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她偷偷抬眼,看到阳光依旧落在男生的发梢,
他握着钢笔的手指正在笔记本上流畅地书写,字迹挺拔有力。许知宁咬了咬唇,
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飞快地画了一张新的简笔画——这次是男生转头的侧脸,
虽然线条简单,却依稀能看出他清俊的轮廓,下面的备注写着:“钢笔男生说话很好听,
像汽水。”从那天起,两人之间似乎多了点微妙的联系。虽然依旧很少说话,但许知宁发现,
男生看她的眼神里多了些熟悉的温度。
她开始有意识地在包里多带一块柠檬饼干——那是她最喜欢的口味,
酥脆的饼干里夹着酸甜的柠檬酱,每次吃都能让人精神一振。每天下午坐下后,
她会把一块饼干放在自己手边,另一块悄悄推到桌角靠近男生的一侧,然后假装看书,
用余光观察他的反应。第一天推过去时,男生愣了一下,转头看了她一眼。
许知宁赶紧低下头,假装专心看《传播学概论》,耳朵却竖得高高的。
直到听到旁边传来轻微的拆包装袋的声音,她才偷偷松了口气,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
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她刚打了个哈欠,
一杯冒着热气的生椰拿铁就轻轻推到了她的桌角。许知宁惊讶地抬头,
正好对上男生转过来的目光,他的眼里带着点笑意,声音依旧清冽:“看你好像很困,
喝点咖啡提提神。”“谢、谢谢!”许知宁的脸颊又热了起来,耳尖也悄悄红了些,
赶紧伸手把咖啡拉到自己面前。咖啡的香气混着淡淡的椰奶香,是她最喜欢的口味。
她偷偷看了男生一眼,发现他已经转回头去写字,只是耳尖似乎微微泛红。后来的日子,
这成了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约定。许知宁带柠檬饼干,
男生带热生椰拿铁;她悄悄推过去饼干,他适时递过来咖啡。偶尔眼神交汇,
会默契地笑一笑,然后各自低头做自己的事。图书馆的午后时光,因为这一点点微妙的互动,
变得格外温柔。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期末复习周。图书馆里座无虚席,
连走廊里都站满了背书的人。许知宁和男生依旧占据着三楼靠窗的位置,
只是桌上的书堆得更高了,两人见面的时间也从下午提前到了上午。这天下午,
许知宁对着厚厚的复习资料熬了太久,实在撑不住,趴在桌上睡着了。她睡得很沉,
连男生起身去书架找书都没察觉。直到一阵轻微的凉意让她打了个寒颤,
她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发现身上盖着一件带着雪松味的黑色外套。外套上的味道很干净,
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暖意,让她瞬间清醒了不少。她抬手揉了揉眼睛,
目光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上面用和男生钢笔同款的墨蓝色墨水写着一行字:“我叫陆言辞,
计算机系大三。”字迹挺拔有力,和他的人一样,带着种干净利落的气质。
许知宁的心跳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她看着那行字,耳尖微红,犹豫了几秒,
拿起自己的钢笔,在下面小心翼翼地写下回复:“许知宁,新闻系大二。
”笔尖刚落下最后一笔,身后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许知宁猛地回头,
看到陆言辞正从书架后走出来,手里拿着两本厚厚的计算机专业书。他看到笔记本上的字,
眼里瞬间盛满了笑意,快步走过来,在她对面的座位坐下:“原来我的饼干和咖啡,
都送对了人。”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脸上,他的眼里闪着光,嘴角微微上扬。许知宁看着他,
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软软的,暖暖的。她知道,
这个飘着桂花香的午后,这个图书馆的第三排,成了他们故事最温柔的开端。
陆言辞把书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敲了敲笔记本上两人的名字,忽然想起什么似的,
从笔袋里拿出那支墨蓝色钢笔:“这支笔是去年系里竞赛的奖品,没想到会碰到同款。
”许知宁也把自己的钢笔递过去,两支笔并排放在桌上,墨蓝色的笔帽像是一对默契的伙伴。
“我是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淘的,当时觉得颜色特别好看。”她指尖划过笔身,
声音里带着点雀跃。“确实很特别。”陆言辞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喉结轻轻动了动,
“以后……还能在这里碰到你吗?”许知宁刚想点头,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是室友发来的消息,催她回去拿快递。她有些懊恼地皱了皱眉,
把钢笔收好:“我得先回去了,室友找我有急事。”“好。
”陆言辞起身帮她把桌上的书摞好,顺手拿起她的帆布包递过去,“路上小心。
”许知宁接过包,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腕,又是一阵熟悉的冰凉触感。
她红着脸说了声“再见”,转身快步走出了图书馆。走到楼梯口时,
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陆言辞还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正低头看着他们的笔记本,
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温柔得不像话。回到宿舍,室友见她一脸笑意,凑过来打趣:“晚晚,
你今天怎么跟捡了宝似的?是不是在图书馆碰到帅哥了?”许知宁抱着枕头滚到床上,
把脸埋进柔软的被子里,声音闷闷的:“什么帅哥,就是认识了个同学。
”“同学能让你笑成这样?”室友戳了戳她的后背,“快说说,叫什么名字,哪个系的?
”许知宁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出“陆言辞”三个字,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那上面印着小小的桂花图案,还是今天早上刚换的。
她打开备忘录,看着里面那些关于“钢笔男生”的简笔画,
忽然觉得之前那些偷偷摸摸的观察,都成了珍贵的铺垫。第二天下午,
许知宁特意提前了十五分钟到图书馆。刚走到三楼,就看到陆言辞已经坐在那里了,
桌上除了专业书,还多了一小袋柠檬饼干,正是她常带的那个牌子。“给你的。
”陆言辞见她过来,把饼干推到她桌角,眼里带着笑意,“昨天吃了你的饼干,今天换我买。
”许知宁心里一暖,把带来的热牛奶放在他手边:“我早上煮的,你试试。”阳光依旧温暖,
桂花香顺着窗户飘进来。两人各自翻开书本,偶尔抬起头,目光在空气中相遇,
便会相视一笑。桌上的钢笔静静躺着,饼干的甜香混着牛奶的暖意,在图书馆的第三排,
酿成了最动人的时光。第二章 银杏道的约定这样的日子,像浸了蜜的桂花糕,
甜得细腻又绵长。许知宁和陆言辞依旧保持着去图书馆自习的习惯,
只是桌上的饼干和咖啡旁,多了些细碎的小物件——有时是他顺手带的一颗水果糖,
有时是她摘抄的一句新闻语录,无声地在书页间传递着心意。十月的A大,银杏叶开始泛黄。
图书馆三楼的窗外,几株老银杏树的枝桠伸到窗边,风一吹,
金黄的叶子就像小扇子似的晃悠,偶尔还会飘进窗内,落在两人的笔记本上。这天下午,
许知宁正对着一篇新闻评论稿皱眉,陆言辞忽然推过来一张便签,上面画着个皱着眉的小人,
旁边配了行字:“卡壳了?要不要换个思路,从读者视角倒推试试。
”许知宁盯着便签上的小人看了半天,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抬头看向陆言辞,
他正假装看电脑,嘴角却藏不住笑意。按照他说的方法试了试,思路果然顺畅了不少。
等她写完最后一个字,转头发现陆言辞正盯着她看,眼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写好了?
”他轻声问。“嗯!多亏了你。”许知宁把稿子推过去,“帮我看看怎么样?
”陆言辞认真地读了起来,手指在稿纸上轻轻点着,偶尔皱眉思索。许知宁坐在对面,
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忽然觉得,
这样安静的午后,比任何风景都要动人。“写得很好,逻辑很清晰,案例也选得贴切。
”陆言辞看完,把稿子推回去,“就是这里,用词可以再犀利一点,
新闻评论要的就是一针见血。”他指着其中一句话,耐心地解释着。许知宁点点头,
立刻拿出笔修改。等她改完,陆言辞忽然合上电脑,看着她说:“下周末系里有编程比赛,
结束后有聚餐,还有露天电影,放的是你上次提过的《罗马假日》,要不要一起去?
”许知宁心里一动。她只在某天吃饼干时随口提过一句喜欢奥黛丽·赫本,
没想到他记得这么清楚。“我去会不会打扰你们?”她有些犹豫,毕竟都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她怕自己插不上话。“怎么会。”陆言辞笑了笑,“他们早就好奇,
天天让我带柠檬饼干的女生是谁了。再说,电影是露天的,多个人更热闹。”见他这么说,
许知宁便点头应了下来:“好啊。”编程比赛那天,许知宁特意穿了件浅杏色的针织衫,
提前半小时到了计算机系的报告厅。陆言辞正在调试设备,看到她来,立刻快步走过来,
把一瓶温热的蜂蜜水塞到她手里:“里面空调凉,先喝点暖的。”说完又递给她一个胸牌,
上面工工整整写着“特邀观众 许知宁”。比赛开始后,许知宁才知道陆言辞有多厉害。
他所在的队伍面对复杂的算法题,总能快速找到突破口,他敲击键盘的速度快得惊人,
屏幕上的代码像流水般涌现。每当他们完成一个环节,台下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许知宁也跟着用力鼓掌,手掌都拍红了。中场休息时,陆言辞的队友凑了过来,
是个戴眼镜的男生,笑着打趣:“嫂子好啊,陆哥为了让你看懂比赛,
特意把演示环节改得特别简单,我们昨晚熬到三点才弄好呢!”许知宁的脸瞬间红透,
刚想解释“不是嫂子”,陆言辞就走了过来,不动声色地挡在她身前:“别瞎闹,
赶紧去准备下一轮。”等队友走后,他才挠了挠头,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们人都挺随和的,你别往心里去。”“我知道。”许知宁笑着摇头,
心里却甜丝丝的。比赛结束后,陆言辞的队伍拿了一等奖。聚餐设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
包厢里热闹得很。陆言辞的队友都很热情,主动跟许知宁聊起学校的趣闻,
还问她新闻系是不是经常要出去采访。许知宁原本的拘谨渐渐消散,跟他们聊得不亦乐乎。
陆言辞坐在她身边,全程都在帮她夹菜,把她爱吃的糖醋排骨和清蒸鱼都堆到了她碗里。
偶尔有人跟她开玩笑,他都会笑着帮她解围,眼里的维护藏都藏不住。
饭后的露天电影设在操场。陆言辞找了块干净的草坪,铺好带来的野餐垫,
又从背包里拿出一小盒草莓和两瓶果汁。“刚洗好的,甜得很。”他把草莓递到许知宁手里。
电影开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月光洒在草坪上,晚风带着银杏叶的清香吹过来,
有些凉意。许知宁忍不住往陆言辞身边靠了靠,他立刻察觉到,悄悄把外套披在她肩上,
手臂轻轻搭在她身后的草地上,形成一个温柔的保护圈。《罗马假日》的情节缓缓展开,
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灵动又娇俏。许知宁看得入了神,
直到陆言辞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才回过神来:“许知宁,你看安妮公主和乔,
明明喜欢却要分开,是不是很可惜?”“是啊。”许知宁叹了口气,
“不过他们至少拥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那我们不要像他们一样。
”陆言辞忽然转头看着她,眼里映着银幕上的光影,格外认真,“许知宁,做我女朋友吧。
我不想只做给你送咖啡、占座位的人,我想做能陪你看电影、吃遍所有好吃的,
能一直站在你身边的人。”许知宁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血液仿佛都涌上了脸颊。
她看着陆言辞的眼睛,里面满是真诚和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想起图书馆里的初遇,想起暴雨天倾斜的伞,想起他记得她所有的小习惯,
想起这两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虽小,
却清晰地传进了陆言辞的耳朵里。陆言辞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有星星落了进去。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
带着细微的颤抖。许知宁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心里像揣了罐融化的蜜糖,
甜得快要溢出来。电影还在继续,银幕上的光影在两人脸上流转。
陆言辞悄悄往她身边凑了凑,肩膀挨着肩膀,彼此的体温透过衣物传递过来。
许知宁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忽然觉得,这个飘着银杏香的夜晚,
比电影里的任何情节都要浪漫。散场时,陆言辞牵着她的手走在银杏道上。
脚下的落叶被踩得沙沙作响,头顶的银杏叶偶尔落下,像蝴蝶似的飘在他们发梢。
“以后每个周末,我都带你去吃好吃的好不好?”陆言辞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好。
”许知宁点头,眼里满是笑意。陆言辞抬手,轻轻拂去她发梢的一片银杏叶,
指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脸颊,温热的触感让两人都愣了一下。他的目光落在她的唇上,
喉结轻轻动了动,却只是弯腰捡起那片落叶,递给她:“留着做纪念吧,
今天的银杏叶特别好看。”许知宁接过落叶,小心地放进帆布包的夹层里。她知道,
这片银杏叶,和图书馆的钢笔、暴雨天的伞一样,都成了他们故事里,最温柔的印记。
走到宿舍楼下,许知宁停下脚步,抬头看着陆言辞:“那我上去啦。”“嗯。”陆言辞点头,
却没松开她的手,“明天图书馆见?”“明天见。”许知宁转身走进宿舍楼,走到楼梯口时,
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陆言辞还站在原地,对着她挥手,月光落在他身上,温柔得不像话。
她笑着挥了挥手,转身跑上了楼梯。回到宿舍,室友见她手里攥着一片银杏叶,
笑得一脸甜蜜,立刻围了上来:“可以啊许知宁,约会成功了?快说说,
陆同学有没有对你表白?”许知宁把银杏叶夹进笔记本里,
想起陆言辞认真的眼神和温暖的手掌,嘴角忍不住上扬:“嗯,他问我要不要做他女朋友。
”“那你答应了?”“嗯。”室友们立刻欢呼起来,围着她追问细节。许知宁笑着一一回答,
心里却在想,明天一定要早点去图书馆,给陆言辞带两块最甜的柠檬饼干。窗外的银杏道上,
陆言辞站了很久才转身离开。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似乎还残留着刚才碰到她皮肤的温热触感。他拿出手机,打开和许知宁的聊天框,
输入又删除,最后只发了一句:“晚安,许知宁。”很快,手机震动起来,
是许知宁的回复:“晚安,陆言辞。”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小的笑脸表情。
陆言辞看着那个笑脸,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握紧手机,快步走在银杏道上,
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从图书馆的第三排到银杏道的约定,他的青春里,
从此多了一个名叫许知宁的、最珍贵的存在。
第三章 初雪与期末的灯火银杏叶最后一片飘落时,A大的天空终于飘起了冬天的第一场雪。
清晨的雪下得极轻,像被揉碎的棉絮,悄无声息地粘在图书馆的老式木窗上,
又顺着玻璃蜿蜒成细小的水流。许知宁裹着米白色的羽绒服,
踩着积雪“咯吱咯吱”走进三楼阅览室时,
斜前方的座位已经亮着暖黄的台灯——陆言辞早到了,面前摊着厚厚的《算法导论》,
指尖夹着那支墨蓝色钢笔,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他的笔记本旁,
除了惯常的深灰色保温杯,还多了个印着桂花图案的小瓷杯,
是许知宁上周给他带热牛奶时落下的,他倒也不换,每天都用它接温水喝。“这里。
”他听到脚步声抬头,眼里瞬间漾开笑意,把桌角的纸袋子往她这边推了推,
“刚在食堂排队买的糖炒栗子,队排了二十多分钟,还好赶上了热乎的,赶紧剥一颗。
”许知宁拉开椅子坐下,指尖刚碰到纸袋子就感受到暖意。她拆开麻绳,
一股甜香混着焦糖味立刻涌了出来,随手剥了一颗塞进嘴里,软糯的果肉在舌尖化开,
甜意顺着喉咙往下淌,连带着身上的寒意都散了大半。“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
”她含着栗子含糊地问,眼里闪着光。陆言辞笔尖一顿,耳尖悄悄泛红,
假装翻书的动作慢了半拍:“上次逛小吃街,你盯着栗子摊看了三分钟,还偷偷咽了下口水,
当时摊主说最后一锅卖完了,你蔫蔫的样子我记了好几天。”他侧头看她,
眼镜片后的目光温柔得像化了的雪,“今天早上特意早去了半小时,就为了抢最后一锅。
”许知宁的脸颊猛地发烫,赶紧低头继续剥栗子——她自己都没察觉当时的失落,
他却记在了心里。她偷偷往他那边瞥,见他又低头写代码,
鼻梁上架着上周她硬拉他去配的细框眼镜前几天他赶项目时不小心摔断了镜腿,
怕她担心没说,还是她整理书包时发现断腿藏在笔袋里,硬拽着他去了眼镜店。
雪光透过窗户落在他发梢,沾了细碎的白,倒让他多了几分柔和。
期末复习的节奏像上了发条,图书馆闭馆时间从十点延到十一点,可每晚十点钟,
走廊里就已经挤满了背书的学生,
连楼梯间都飘着“新闻史时间线”“编程逻辑公式”的背诵声。
许知宁对着《新闻理论》里密密麻麻的黑体字犯愁,
那些“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理论绕得她头晕,趴在桌上长长地叹了口气,
指尖无意识地戳着笔记本上的钢笔图案。陆言辞抬眼时,正撞见她鼓着腮帮子皱眉的样子,
像只泄了气的小松鼠。他没说话,
只是默默把自己的笔记本推过去——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整理了清晰的思维导图,
红色标重点,蓝色写案例,甚至在“沉默的螺旋”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螺旋图案,
末尾还缀着个笑脸,旁边备注:“宁宁别怕,像剥栗子一样层层拆,很好记的”。
“你试试按这个逻辑背,先记框架,再填细节。”他的声音很轻,怕打扰到周围的人,
“实在记不住,我给你讲成小故事,比如把‘议程设置’比成食堂阿姨每天换菜谱,
学生自然会跟着选。”许知宁看着那页工整的笔记,眼眶忽然有点发热。
她知道他最近在赶导师的“智能推荐算法”项目,每天熬夜改代码到凌晨,
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常常跳到两三点,可他还是抽出时间帮她整理知识点,
连备注都透着小心思。她抬头对上他的目光,小声说:“陆言辞,你真好,比糖炒栗子还甜。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耳朵尖红得更明显了,
指尖在桌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跟我还客气?你上次给我缝补的笔袋,
我现在天天带着呢。”他说着,
把挂在书包上的笔袋拎起来晃了晃——那是许知宁上周发现他的帆布笔袋磨破了,
连夜用剩下的桂花布边角料补的,还绣了个小小的“言”字。之后的每晚,
陆言辞都会留半小时帮她梳理知识点。他讲“议程设置”时,真的举了食堂菜谱的例子,
说“就像你上次说想吃糖醋排骨,食堂第二天就做了,
这就是‘媒介’你设置了‘议程’排骨”;讲“媒介伦理”时,
又结合她上周采访遇到的“是否曝光流浪老人隐私”的难题,帮她分析利弊。
许知宁听得入神,偶尔走神盯着他的侧脸发呆,
被他发现了就会轻轻敲敲她的笔记本:“许知宁同学,认真听讲,不然今晚的栗子就没收了。
”有天晚上闭馆铃响时,许知宁还在背最后一章的“媒介融合”重点。陆言辞没催她,
只是把她的保温杯拿去走廊接了热水,回来时手里多了杯姜茶——是楼下便利店刚煮好的,
还冒着热气,杯壁上贴着张便签,画着个喝姜茶的小人。“先喝口暖身子,外面雪又下大了,
刚才看你打喷嚏了。”他把姜茶递到她手里,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手背,又皱起眉,
“怎么手这么凉?围巾没围紧?”不等她回答,他已经把自己的深灰色围巾解下来,
一圈圈绕在她脖子上。围巾上带着他身上的雪松味,还残留着体温,裹得她鼻尖发痒。
“别感冒了,期末可不能生病,不然谁陪我吃食堂的糖醋排骨。”他帮她把围巾边角掖好,
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脸颊,温热的触感让许知宁缩了缩脖子,像只被挠了痒的小猫。
两人并肩走出图书馆时,雪已经积了薄薄一层,踩上去“咯吱”作响。月光洒在雪地上,
亮得晃眼,连远处的银杏枝桠都像镀了银。陆言辞走在靠马路的一侧,
刻意把她往里面护了护,偶尔有积雪从树枝上滑落,他都会下意识地抬手挡在她头顶。
路过图书馆后的小花园时,许知宁忽然停下脚步——那里的几株腊梅开了,
雪落在嫩黄的花瓣上,暗香浮动。“你看,腊梅开了。”她拉了拉陆言辞的袖子,
眼里闪着光。陆言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随即弯腰,小心翼翼地拂去一枝腊梅上的积雪,
让那簇嫩黄的花瓣露出来。“真香。”他转头看她,见她踮着脚想闻又怕碰掉雪,
忍不住笑了,“我帮你折一枝?插在宿舍的花瓶里,能香好几天。”“不行不行,
学校不让折花。”许知宁赶紧拉住他,“看看就好啦。”两人站在腊梅树下,
雪粒子偶尔落在肩上,暗香萦绕。许知宁忽然弯腰抓起一把雪,团成小小的球,
轻轻砸在陆言辞背上。“偷袭!”她做完坏事后立刻往后退,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像只得逞的小狐狸。陆言辞回头时,雪沫还沾在他的羽绒服上。他愣了两秒,
随即眼里泛起笑意,也弯腰抓了把雪:“胆子大了,敢偷袭我?看我怎么‘报复’。
”雪球轻轻擦过她的耳边,落在地上溅起细碎的雪粒,一点都没伤到她。
许知宁笑得直不起腰,转身就往操场中间跑。陆言辞追在她身后,
脚步声和笑声在空无一人的雪夜里回荡。跑着跑着,许知宁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
手腕突然被人牢牢抓住——陆言辞及时扶住了她,两人一起跌在厚厚的雪地上,
雪花溅了满身。他撑着手臂趴在她上方,眼镜滑到了鼻尖,眼里盛着细碎的星光,
像把整个冬天的月光都装了进去。许知宁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
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的温度,闻到他呼吸里淡淡的姜茶味。雪落在他的睫毛上,
他眨了眨眼,睫毛上的雪沫轻轻颤动,像蝴蝶的翅膀。“没摔疼吧?”他的声音低沉,
带着点沙哑,目光落在她的唇上,喉结轻轻滚动,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些。
许知宁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刚想开口说“没事”,就见他慢慢低下头。
温热的唇轻轻落在她的额头上,像雪地里的一缕阳光,短暂却滚烫。
她能感觉到他的指尖微微颤抖,落在她脸颊旁的雪都仿佛被这温度融化了。几秒钟后,
他猛地撑起身子,耳尖红得快要滴血,连脖子都泛起红晕,伸手把她拉起来时,
声音都有些不稳:“起、起来吧,地上凉,再坐要感冒了。”许知宁站在原地,
摸着自己发烫的额头,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连指尖都透着暖意。陆言辞帮她拍掉身上的雪,
手指碰到她的发梢时,又忍不住轻轻拂去上面的雪粒,动作温柔得不像话,生怕碰疼了她。
“刚才……对不起,我没忍住。”他憋了半天,冒出这么一句,眼神都不敢看她。“没关系。
”许知宁小声回应,脸颊烫得能煎鸡蛋,却忍不住偷偷笑了。“走吧,再站下去该冻僵了。
”他率先往前走,脚步却比平时慢了些,像是在等她,手却悄悄往后伸,
轻轻勾住了她的指尖。许知宁的指尖被他握住,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
她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场雪来得真好。它把喧嚣都藏进了白色里,
只留下两人的脚步声和心跳声,清晰又动人。期末考试最后一门结束那天,
许知宁刚走出考场,就看到教学楼门口站着个熟悉的身影——陆言辞穿着藏青色大衣,
手里捧着一束向日葵,金黄的花瓣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像把小太阳捧在了手里。
他脚边还放着个纸袋,隐约能看到里面露出来的草莓蛋糕盒子。“恭喜许记者考完试!
”他快步走过来,把花递到她怀里,眼里的笑意藏不住,“犒劳我们辛苦背书的小笨蛋,
这束向日葵是早上特意去花店挑的,开得最艳的一束。”“谁是小笨蛋啊。
”许知宁红着脸反驳,鼻尖却蹭到了向日葵的花瓣,淡淡的花香混着他身上的味道,
让她心里软软的,“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最后一场考试?”“你的考试时间表,
我设成手机壁纸了。”陆言辞自然地接过她的书包,手指勾住她的指尖往自己手里带,
“晚上部门聚餐,我跟他们说带你一起,小张他们昨天还问我‘嫂子什么时候能来’,
说要跟你请教怎么管着我别熬夜。”聚餐的餐馆是陆言辞特意选的,离学校不远的私房菜,
据说招牌糖醋排骨是许知宁爱吃的酸甜口。刚走进包厢,
里面就响起一阵起哄声——陆言辞的队友们早就等着了,一个个挤眉弄眼地看着他们,
桌上还特意摆了副新碗筷,旁边放着罐柠檬饼干,正是许知宁常带的牌子。“嫂子可算来了!
陆哥这几天天天念叨,说考完试要带嫂子吃好吃的,昨天还让我们帮他选蛋糕,
说要选草莓味的。”戴眼镜的小张率先开口,还朝陆言辞挤了挤眼,“快说说,
你们俩在图书馆怎么对上眼的?是不是陆哥先动心的?
他上次跟我们说‘有个女生跟我用同款钢笔’,那语气,恨不得天天挂在嘴边。
”许知宁的脸瞬间红透,刚想解释“我们是碰巧”,陆言辞已经把她护在身后,
笑着拍了小张一下:“别瞎闹,赶紧点菜,宁宁饿了。”可他握着她的手却悄悄收紧了些,
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挠了挠,像是在安抚,又像是在撒娇。菜上桌后,
陆言辞全程没停过手——糖醋排骨往她碗里夹,生怕她不够吃;清蒸鱼挑掉刺再递过去,
连鱼肚子最嫩的部分都给她;看到她喝了两口汤,立刻伸手摸了摸汤碗,
确认不烫才让她多喝。许知宁埋头吃饭,
听着他们聊编程比赛时陆言辞一人解决三个bug的壮举,聊下学期要和外校合作的项目,
偶尔插一两句话问“算法难不难”,陆言辞总会耐心解释,还说“以后教你写简单的小程序,
给你的采访做个数据表格”。吃到一半,陆言辞的手机突然响了,
屏幕上跳着“李导师”三个字。他接起电话,语气立刻变得恭敬,“好的,
李老师”“我马上过去”“您别着急,我带电脑过去调试”。挂了电话后,
他脸上带着明显的歉意,握住许知宁的手轻轻晃了晃:“对不起宁宁,
导师说项目的推荐算法出了点问题,用户反馈匹配度低,让我现在过去一趟,
可能没法陪你到最后了。”“没关系,工作重要。”许知宁帮他把大衣递过去,
又从包里拿出暖手宝塞进他口袋——那是她早上特意充满电的,“外面冷,这个拿着,
别冻着手敲代码。蛋糕我帮你留着,等你回来吃。”陆言辞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一暖,
弯腰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句:“等我回来,给你带奶茶,加双份珍珠。”说完,又怕她被起哄,
匆匆跟众人打了招呼就走了。他走到门口时,还回头看了她一眼,眼里满是不舍。他刚出门,
小张就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跟许知宁说:“嫂子,你不知道,陆哥为了陪你考完试,
推了导师三次加班。上周三导师让他去实验室改代码,他说‘我女朋友要背书,我得陪她’,
气得导师骂他‘重色轻业’。这次是真的急,系统明天要内测,导师亲自打电话来的,
他才没办法走的。”许知宁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软乎乎的。
她看向窗外,雪已经停了,夕阳正从云层里钻出来,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
连地上的积雪都泛着暖光。她想起雪夜里那个轻轻的吻,想起笔记本上的思维导图,
想起他记着她所有喜好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因为有了陆言辞,
连最寒冷的日子都变得温暖起来。晚上回到宿舍,许知宁刚放下包,
手机就震动了——是陆言辞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实验室的桌面,
放着她早上给他带的柠檬饼干,旁边摆着她送的暖手宝,最显眼的是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右下角贴着个小小的向日葵贴纸,是她昨天给他的。
照片下面还有一行他写的字:“饼干很甜,暖手宝很暖,想你,奶茶已经记在备忘录里了,
等我。”许知宁抱着手机笑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后回复:“我也想你,
别熬夜,记得吃我给你留的蛋糕,奶茶要少糖哦。”后面还加了个小小的爱心表情。
放下手机,她看向书桌上的向日葵,花瓣还带着生气。她小心翼翼地把花插进花瓶里,
又从抽屉里拿出那个专门的笔记本——里面夹着银杏叶,贴着两人的合照,
还有今天陆言辞给她的栗子壳她偷偷留了一个,想做成标本,现在又多了一张便签,
是他刚才贴在姜茶杯上的小人画。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笔记本上。
许知宁摸着那片银杏叶,想起雪夜里他温暖的唇,想起他眼里的笑意,
想起他跑出门时回头的那一眼,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这场初雪,这盏期末的灯火,
还有他藏在细节里的温柔,都成了他们故事里,最珍贵的印记。而属于他们的时光,
才刚刚开始。第四章 假期的距离与牵挂考完试的第二天,天还没亮透,
许知宁的宿舍就亮起了台灯。行李箱敞开在地板中央,
她叠毛衣的手却总忍不住往手机那边瞟——屏幕漆黑一片,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凌晨两点,
是陆言辞发来的“项目还在调试,明早一定送你”。窗外的积雪还没化,
冷风顺着窗缝钻进来,带着细碎的寒意。许知宁把叠好的围巾又拿出来,
是陆言辞给她围过的那条深灰色款,上面还留着淡淡的雪松味。她摩挲着围巾边角,
心里有点发慌:他会不会忙得忘了时间?会不会熬太狠晕过去了?
“咚咚咚”的敲门声带着急促的节奏响起时,许知宁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的。
拉开门的瞬间,她的心跳先漏了半拍——陆言辞站在门口,头发乱糟糟地支棱着,
眼下挂着明显的青黑,连眼镜片都沾着点雾气,显然是刚从实验室冲过来的。
可他手里却拎着个印着“老豆浆铺”的保温袋,另一只手藏在身后,似乎还攥着什么。
“抱歉来晚了,最后一个bug卡了三个小时,调试完直奔豆浆铺,还好赶上了热乎的。
”他把保温袋往她手里塞,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肉松包是刚出炉的,
你上次说这家的皮最酥。”许知宁接过保温袋,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背,
冰凉的触感让她眉头一皱。她立刻从口袋里掏出暖手宝——是昨晚特意充满电的,
还裹了层棉布套——塞进他掌心:“你怎么不多睡会儿?手都冻成这样了!
项目结束了就该好好休息,跟你说了多少次……”“怕赶不上送你。”陆言辞握着暖手宝,
指尖蹭过棉布套上绣的小桂花是许知宁上周偷偷缝的,眼里泛起笑意,“再说,
想见你一面,不然寒假四十天见不到,我该想你了。”他说着,
把藏在身后的东西递过来:一束用牛皮纸裹着的干花,是风干的小雏菊,
花瓣还保持着鲜活时的形状,系着的米色丝带正是她常用的那款。许知宁的鼻尖瞬间酸了。
她知道陆言辞手笨,连系鞋带都要琢磨半天,这束干花的丝带却系得格外规整,
显然是练了不少次。“你什么时候弄的?”她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
“上周熬夜改代码的间隙,在实验室找同事学的。”陆言辞挠了挠头,耳尖红得能滴出血,
“本来想送新鲜的,可冬天不好养,干花能放好久,你看到它,就像看到我在你身边一样。
”行李箱的滚轮在积雪上碾出深深的辙印,陆言辞自然地拎过最重的那个箱子,
手指扣着拉杆的位置,正好是她之前说“有点磨手”的地方——他特意用布条缠了层软布,
还缝了个小小的“言”字。走到公交站时,他忽然停下脚步,
从口袋里摸出个巴掌大的木盒子,递到她手里。盒子是胡桃木的,表面刻着细密的桂花纹路,
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许知宁打开的瞬间,呼吸都顿了——里面躺着个小巧的钢笔吊坠,
墨蓝色的金属笔身,笔帽上的卡扣和他们的同款钢笔一模一样,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