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 永暑礁防空指挥中心・大屏幕前黄瑜站在指挥中心的环形屏幕前,指尖划过玻璃面板上的三个红色光点 ——F 国 “拉贾・胡马邦” 级导弹艇正以 28 节的速度朝永暑礁逼近,舰体上的 “鱼叉” 反舰导弹发射架己呈 45 度角抬起。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只有键盘的敲击声和雷达的 “嘀嗒” 声交替响起。
“各单位报告状态。”
黄瑜的声音通过内部通信系统传到每个战位。
首先传来的是 055 型驱逐舰 “***” 号舰长周磊的声音:“‘***’舰 LY-1 型激光武器己预热完毕,功率调至 500KW,冷却系统正常,循环水温 32℃,拦截距离 5 公里,随时可以开火。”
紧接着,歼 - 35 机群指挥官王锐的声音响起:“雄鹰编队 6 架战机己从永兴岛起飞,在永暑礁外侧 50 公里建立警戒圈,雷达静默,等待指令。”
黄瑜点头,目光落在屏幕左侧的红外成像窗口 ——F 国导弹艇的轮廓在夜色中清晰可见,每艘艇的甲板上都搭载着 2 枚 “鱼叉” 反舰导弹,导弹导引头的红外信号微弱却稳定。
“‘***’舰,密切关注 F 国导弹艇的动向,一旦发现导弹发射,立即实施激光拦截,优先摧毁导引头。
雄鹰编队,注意隐蔽,避免过早暴露,等导弹艇进入 20 公里范围再行动。”
02:03 导弹艇编队上空・“***” 号甲板最前面的一艘 F 国导弹艇突然亮起一道火光 —— 第一枚 “鱼叉” 反舰导弹发射了,拖着白色的尾焰,朝着永暑礁的方向飞去。
“‘***’舰,目标锁定,距离 5 公里,高度 150 米,速度 0.9 马赫,倒计时 10 秒!”
周磊的声音带着紧绷的节奏,手指紧紧握着指挥台的栏杆。
“激光武器开火!”
随着指令下达,“***” 舰甲板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出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光束,精准命中 “鱼叉” 导弹的导引头。
几秒钟后,导弹的头部被灼烧得通红,像一颗失控的火球在空中炸开,碎片如流星般坠入海中,激起巨大的浪花。
“拦截成功!
第二枚导弹来袭,距离 5.2 公里,高度 120 米!”
激光武器再次启动,第二枚、第三枚 “鱼叉” 导弹相继被拦截,海面上接连响起三声闷响。
黄瑜松了口气,刚想下达下一步指令,王锐的声音突然传来:“雄鹰 1 号发现 F 国战机!
6 架 F-5E,从巴拉望岛普林塞萨港起飞,航向 270°,距离 120 公里,速度 0.8 马赫,挂载‘响尾蛇’导弹!”
03:15 永暑礁空域・歼 - 35 编队黄瑜立即调整指令:“雄鹰编队,实施‘蜂群牵制’战术,释放‘攻击 - 11’隐身无人机吸引火力,主力战机保持静默,从侧后方突袭。”
4 架 “攻击 - 11” 无人机从永暑礁的停机坪起飞,朝着 F 国机群飞去 —— 这些无人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仅 0.01 平方米,如同空中的幽灵,很快就被 F 国战机的雷达捕捉到。
“F 国战机开火了!”
王锐的声音传来,屏幕上显示 F 国战机向无人机发射了多枚 “响尾蛇” 导弹,无人机纷纷释放干扰弹,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白色的烟迹。
就在 F 国战机专注于拦截无人机时,王锐率领歼 - 35 机群从侧后方突袭:“雄鹰 1 号锁定目标,距离 800 米,发射霹雳 - 10E!”
一枚导弹从歼 - 35 的翼下发射,拖着橘红色的尾焰,精准命中一架 F-5E 的发动机。
战机瞬间爆炸,火光在夜空中格外刺眼,残骸如断线的风筝般坠入海中。
其余的 F 国战机见状,立即掉转航向,加速逃离永暑礁空域。
05:00 永暑礁・“***” 号甲板F 国导弹艇全部撤离后,海面恢复了平静。
黄瑜乘坐首升机降落在 “***” 号甲板上,周磊递过来一杯热咖啡:“LY-1 激光武器这次表现不错,就是在高湿度环境下,功率衰减了 15%,下次得改进散热系统。”
黄瑜接过咖啡,看着远处的永暑礁:“己经让军工部门研发钛合金散热片了,下周就能运过来。”
他掏出手机,看到林晚发来的消息:“红海航线的海底地形测绘完成了,陈锐机组明天上午从海南起飞,运送医疗物资到加沙,你那边结束了吗?”
黄瑜回复道:“刚结束,你早点休息,别熬太晚。
等我有空,带你去吃你最爱的海鲜。”
09:00 永暑礁・庆功会上午的阳光洒在永暑礁的操场上,守备部队举行了简短的庆功会。
但黄瑜的心情却很沉重,他在作战总结报告中写道:“F 国此次袭击行动,战术协同性明显提升,且使用的‘鱼叉’导弹经过 M 国改进,射程从 110 公里提升至 150 公里,突防能力增强。
结合此前 F 国向 M 国申请 F-16V 战机的情况,可判断 M 国正逐步加强对 F 国的军事支持,未来南海局势将更加复杂。
建议加快歼 - 35 的列装速度,同时在永暑礁、渚碧礁等岛礁增配 LY-1 激光武器,构建‘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