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两代厨娘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19

厨房里又响起了那种声音——婆婆王秀英特有的、带着某种韵律的切菜声,

每一声都精准而坚决,仿佛在宣示着谁才是这个厨房的真正主人。林薇站在厨房门口,

深吸一口气,才抬脚跨过那道无形的界线。不出所料,她刚拿起自己那套德国进口刀具,

婆婆的声音就飘了过来。“薇薇啊,那把刀太重了,切菜要靠手腕巧劲,

不是你那样整个胳膊使劲的。”林薇的手指收紧了些,关节微微发白。她没回头,

只是轻声回应:“妈,我用惯了这套,顺手。”这是她婚后与婆婆同住的第三个月,

而厨房成了两人不言而喻的战场。六十平米的房子里,

两个女人围绕着同一个男人——李建国,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拉锯战。“建国爱吃土豆丝,

得切得细,这样炒出来才入味。”婆婆说着,手中的刀快得几乎看不清,“你那样切块,

他吃了三十年都不习惯。”林薇默默将已经切成块的土豆推到一边,重新拿了一个。

她想起上周末,丈夫确实对那盘土豆烧鸡没动几筷子。“妈,其实土豆块营养保留更好,

维生素流失少。”她试图做最后的抵抗。婆婆笑了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嘲讽,

却有一种让林薇更难受的宽容:“什么维生素不维生素的,建国从小到大这么吃,

不也长得好好的?吃饭最重要的是合口味。”林薇不再说话。她开始切土豆丝,尽可能细,

但比起婆婆那几乎能穿针的丝,她的只能算是条。这时李建国推门回家,

一股冷风跟着他钻进来。“真香!妈又在做我的最爱了?”他凑到灶台前,深深吸了口气,

很自然地在母亲脸颊亲了一下,然后才走到林薇身边,揽了揽她的肩。

林薇闻到他身上有婆婆炒菜的油烟味,突然没来由地想躲开这个拥抱。饭桌上,

李建国大快朵颐,连吃两碗饭。婆婆不断给他夹菜,眼里满是满足。“薇薇,你怎么不吃?

”丈夫终于注意到她的沉默。“不太饿。”她勉强笑笑。

婆婆接口道:“薇薇在学切土豆丝呢,今天有进步。”这话听起来是夸奖,

林薇却觉得脸上发烫。三十岁的职场女性,被夸奖“切土豆丝有进步”,

而她上周完成的百万项目却无人提及。饭后,林薇正要收拾碗筷,

婆婆已经利落地摞起来:“我来吧,你切土豆手都酸了,去歇着。”这种温柔刀法最是伤人,

林薇连反驳的理由都没有。深夜,林薇靠在床头,李建国在她身边已经昏昏欲睡。“建国,

我们能不能考虑买个稍微大点的房子?或者...至少两个卫生间的?”她轻声问。

李建国勉强睁开眼:“怎么了?妈不是说现在这样挺好吗?

她还能帮我们做做饭、收拾收拾家。”“但那是‘我们’的家啊。

”林薇把“我们”咬得很重。李建国翻身面对她,握住她的手:“我知道委屈你了。

但爸走得早,妈一个人把我拉扯大,现在她年纪大了,总不能让她自己住吧?再说了,

她还能帮我们带孩子呢。”“我们现在还没孩子呢。”林薇提醒他。“总会有的嘛。

”李建国含糊地说着,又闭上眼睛。林薇望着天花板,

忽然觉得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土豆丝”三个字。第二天是周六,林薇难得睡了个懒觉。

醒来时已经九点多,家里静悄悄的。她走到客厅,看到餐桌上留着早餐和一张纸条:“薇薇,

我和建国去早市了,锅里有粥,记得吃。——妈”林薇松了口气,享受这难得的独处时光。

她慢悠悠地吃早餐,刷手机,最后目光落在书房那个带锁的抽屉上。

婆婆有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从不让人碰。林薇不是不好奇,但一直尊重婆婆的隐私。

今天不知怎么了,鬼使神差地,她开始在家里寻找钥匙。最终在婆婆床头柜的针线盒里,

她找到了一串小钥匙。心跳加速,道德感在拉扯,但某种更强的力量推着她打开了那个抽屉。

里面没有她想象中的存折或贵重物品,只有一个铁盒。打开铁盒,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黑白照片——年轻时的王秀英,怀里抱着一个婴儿,

站在她身边的是穿着军装的英俊男子。照片下面是一本笔记本,边角已经磨损。

林薇犹豫了一下,翻开了笔记本。“1985年3月12日:今天卖了最后一只母鸡,

给建国交了学费。老师说他很聪明,不能不读书。晚上只能喝稀粥了,

但看着建国吃饱的样子,心里是满的。”“1987年6月8日:建国发烧了,

连夜背他去卫生院。医生说再晚点就转肺炎了。抱着他打点滴,一夜没合眼。怕。

”“1993年9月1日:建国上初中了,需要新书包。把留了十年的嫁妆镯子卖了。娘,

对不起,但孩子的前程更重要。”“1998年7月15日:建国考上大学了!

街坊都来祝贺。晚上一个人哭了,高兴也愁。学费怎么办?明天去问问有没有清洁工的活。

”一页页翻过去,林薇的手开始颤抖。这本日记几乎记录了她丈夫的整个人生,

而每一页背后,都是一个单身母亲的挣扎与牺牲。最后几页,

笔迹明显新很多:“2022年5月10日:建国要结婚了。姑娘叫林薇,城里人,有文化。

怕她嫌弃我们家条件一般,建国却说非她不娶。只要他幸福就好。

”“2022年10月3日:搬来和儿子儿媳同住。薇薇好像不太开心,

是我太打扰年轻人了?但建国坚持。尽量多做家务,少添麻烦。

”“2023年1月15日:薇薇似乎不喜欢我做饭的方式。想教她建国的口味,

但她总坚持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我太固执了?只是希望建国能吃得好。

”最后一页写着:“2023年2月8日:偷偷去看了薇薇父母家的小区,环境真好。

如果他们知道女儿住在我们这样的老房子里,会不会心疼?得想办法多存点钱,

让孩子们换个大点的房子。”林薇合上日记,早已泪流满面。她小心翼翼地将一切恢复原样,

仿佛从未打开过这个秘密抽屉,但里面的每一个字已经刻在她心里。那天下午,

当婆婆和丈夫回来时,林薇正在厨房忙活。“薇薇,做什么呢?”李建国好奇地问。

“跟妈学做土豆丝。”林薇转头微笑,额头上有些汗珠。王秀英明显愣了一下,

随即快步走过去:“哎呀,土豆丝不是这样切的,我来教你。”这次,

林薇没有坚持自己的刀法,而是认真看着婆婆的动作。“手腕动,胳膊不要晃。对,就这样。

”婆婆的手覆上她的手,引导着动作。那一刻,林薇感觉到婆婆手掌的粗糙,

厚厚的茧子摩擦着她的手背。这是一双劳动的手,一双为儿子付出一切的手。“妈,

您的手...”她轻声说。王秀英迅速抽回手,有些不自在地在围裙上擦擦:“老了,

粗糙得很。”“不,我是说...”林薇不知如何表达心中的酸楚,“这双手,

为建国做了太多。”婆婆怔住了,仔细看着儿媳的眼睛,仿佛在寻找什么。良久,

她微微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为子女,不都是应该的嘛。”那天晚饭,

土豆丝炒得格外香。李建国惊讶地说:“薇薇,你这手艺突飞猛进啊!”“是妈教得好。

”林薇给婆婆夹了一筷子菜,“妈,您多吃点。”王秀英低头吃饭,没说什么,

但耳根微微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不再是战场。林薇开始主动请教婆婆的拿手菜,

婆婆也尝试学着做林薇喜欢的沙拉和意面。她们发现,有些菜结合两人的做法,

竟然出奇地好吃。一个周末的下午,婆婆突然拿出一个旧相册。“薇薇,来看看建国小时候。

”她拍拍身边的沙发位置。林薇凑过去,看到照片上胖嘟嘟的婴儿,

忍不住笑出声:“建国以前这么胖啊!”“是啊,那时候物资匮乏,但总想办法让他吃饱。

”婆婆指着一张照片,“这是他一岁生日,我用攒了三个月的粮票换了点白面,

给他做了碗长寿面。他吃得满脸都是。”林薇轻轻抚摸照片:“妈,您真不容易。

”王秀英叹口气:“那时候哪家容易呢?只是想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看他成家立业,

什么都值了。”她翻到另一页,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王秀英和丈夫的合影。“这是建国爸爸,

走的时候建国才三岁。”婆婆的声音很平静,但林薇听出了一丝深藏的痛楚。

“妈...”林薇不知该说什么。“没事,都过去了。”婆婆拍拍她的手,“现在有你们,

我很知足。”婆媳俩头靠着头,继续翻看相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转变悄然发生。林薇开始理解婆婆的节俭不是小气,

而是岁月打磨出的生存智慧;婆婆也逐渐明白林薇的“讲究”不是矫情,

而是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必然差异。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那天林薇加班回家,

发现婆婆不在。通常这个时候,婆婆应该已经准备好晚饭了。她打了婆婆手机,无人接听。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正要给李建国打电话,医院先打来了。婆婆在超市晕倒,

被好心人送医了。林薇脑子嗡的一声,抓起包就往外跑。一路上,她心跳如鼓,

脑海里不断闪现日记里的那些话,那些婆婆为儿子付出的日日夜夜。赶到医院时,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