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从凡尘叩天门

第3章 凡尘炊烟暖 仙心暗潮生

发表时间: 2025-09-18
苏瑶的苏醒,像一块巨石投入隙村平静的池塘,激起的涟漪远比沐秋预想的要大。

老木头严令禁止消息外传,但那双清冷疏离、仿佛蕴着月光的眼眸,以及沐秋家中日渐增加的药香和偶尔传出的一两声轻微咳嗽,都让村民们的好奇心膨胀到了极点。

篱笆墙外“路过”的人更多了,甚至有胆大的孩童扒着缝隙,想瞧瞧里面的“仙女”到底长什么样。

沐秋的生活重心几乎完全倾斜。

他不再像往日那般有空闲去镜湖钓鱼,或与阿虎进山打猎。

每日除了完成必要的农活,便是根据老木头的指示,精心熬煮汤药,准备饭食。

第一次正式将粥端到苏瑶面前时,沐秋的手心全是汗。

他低着头,不敢首视那双过于清澈的眼睛,只是笨拙地将木碗递过去,声音磕绊:“苏…苏姑娘,该用饭了。”

苏瑶靠坐在床头,肩上的伤让她动作不便。

她看着那碗粗糙陶碗里盛着的、略显寡淡的米粥,又看了看眼前这个面庞黝黑、眼神却异常干净的年轻男子,沉默了片刻,才缓缓伸出未受伤的左手。

她的手指纤长白皙,与沐秋粗糙生茧、沾着泥土和草药汁的手形成鲜明对比。

接过碗时,她的指尖无意间擦过沐秋的手背。

沐秋像是被微弱的电流击中般,猛地缩回手,耳根瞬间红透。

苏瑶似乎并未察觉他的窘迫,她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碗粥上。

她尝试着用木勺舀起一点,送入口中,动作优雅却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生疏——仿佛她早己不习惯这种最基础的进食方式。

米粥温热,带着谷物最原始的清香,但对于味蕾可能早己被琼浆玉液蕴养过的仙子而言,未免过于平淡甚至粗糙。

她只细细咀嚼了两下,便微微蹙起了眉,放下了勺子。

“可是…不合胃口?”

沐秋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有些忐忑地问。

这己是他能准备的最精细的食物了,他还特意多熬了会儿,让米粒更软烂。

“并无。”

苏瑶的声音依旧清冷沙哑,带着距离感,“只是…无需为我准备这些。

我的伤,非寻常食药能愈。”

沐秋一愣,下意识道:“可是老木头说,重伤初醒,需得进食才能恢复气力……”苏瑶抬眼看他,那双浅褐色的眸子仿佛能看透人心:“凡间五谷,于我而言,杂质过多,于修复灵体……并无益处,反是负担。”

“灵体?”

沐秋捕捉到这个陌生的词,心中那根关于“仙凡之别”的弦被轻轻拨动。

他想起老木头说的“仙晖”,想起她周身那层微光。

原来,她真的和他们不一样,连吃的食物都不同。

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和距离感悄然爬上心头。

他精心准备的、自以为能帮助她恢复的东西,在她眼中,或许只是毫无用处的负担。

“那……你需要什么?”

沐秋有些无措地问,“需要什么才能好起来?

只要隙村有的,我一定去寻来!”

苏瑶看着他急切而真诚的模样,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复杂的情绪。

她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淡:“此界……难寻。

静养即可。”

对话陷入了僵局。

沐秋站在床边,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苏瑶则重新闭上了眼睛,似乎不愿再多言,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淡漠气息。

最终,沐秋只能默默地端回那碗几乎未动的粥,退出了小屋。

看着碗里的粥,他心里有些发堵。

自那日后,沐秋送去的饭食,苏瑶动得越来越少。

她的伤势恢复得极其缓慢,脸色始终苍白得透明,那层仙晖也依旧微弱。

老木头的黑陶药膏似乎能勉强稳住伤势不再恶化,但想让其好转,却显得力不从心。

沐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尝试着问老木头,老木头也只是摇头叹息:“仙凡殊途,其体迥异。

老夫凡间岐黄之术,于她恐是隔靴搔痒。

若能有些蕴含天地灵气的珍稀药材,或许……灵气?”

沐秋立刻抓住了这个词,“什么样的药材蕴含灵气?”

老木头瞥了他一眼,目光深远:“譬如……百年以上的老参,伴灵泉而生的紫纹芝,或是受月华滋养的玉髓草……这些东西,可遇不可求,往往生长在险峻之地,且有异兽守护。

隙村周边,早己难寻踪迹了。”

沐秋却将这话牢牢刻在了心里。

险峻之地?

异兽守护?

他不怕。

只要有一线希望能让苏瑶好起来,他愿意去尝试。

于是,沐秋进山的次数更勤了,去的也是更偏远、更危险的峭壁深涧。

他不再仅仅采集寻常草药,而是凭着老木头描述的特征,执着地搜寻那些可能蕴含所谓“灵气”的珍物。

几次下来,他虽空手而归,甚至有一次险些滑落山崖,跌伤了腿,幸被进山打猎的阿虎发现救了上来,但他从未放弃。

阿虎对此十分不解,一边帮他包扎腿上的擦伤,一边嘟囔:“沐秋,你小子最近魔怔了?

尽往那些鸟不拉屎的鬼地方钻?

就为了屋里那个来历不明的姑娘?

值得吗?”

沐秋只是沉默地摇摇头,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的变化,苏瑶并非毫无察觉。

她虽终日静卧,但沐秋每日送来饭食时,身上带着的尘土、草屑,以及偶尔新增的细小伤口,她都看在眼里。

他依旧每日尝试变换着食物的花样,有时是一碗加了野蜂蜜的温水,有时是几条精心剔除了刺的镜湖小鱼熬的汤,眼神里总是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

尽管那些食物依旧对她裨益甚微,但苏瑶沉默地看着,偶尔,在他放下碗筷准备离开时,她会极轻地说一句:“不必……如此麻烦。”

沐秋总是憨厚地笑笑:“不麻烦的。”

次数多了,那冰封般的疏离,似乎也在日复一日的凡尘炊烟与无声关怀中,融化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缝隙。

一日午后,沐秋又准备进山。

临走前,他照例先去小屋看了一眼苏瑶。

苏瑶正醒着,目光落在窗外一株沐秋移栽进来的野兰花上,不知在想什么。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苍白的侧脸上,竟让她有了一种近乎脆弱的真实感。

沐秋放轻脚步,正要退出,苏瑶却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少了几分最初的淡漠:“你今日……欲往何处?”

沐秋一怔,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询问他的去向。

他老实回答:“去西边的黑风涧看看,老木头说那边以前好像长过紫纹芝。”

苏瑶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她虽对此地不熟,但“黑风涧”这名字,听来便非善地。

她沉默片刻,道:“此地……非你凡人可轻易涉足。

山中或有……你无法应对之物。”

这是她第一次流露出类似“关心”的情绪,尽管语气依旧平淡。

沐秋心头莫名一暖,挠了挠头:“没事的,我从小在这山里跑,熟悉得很。

而且我带了柴刀和绳索,会小心的。”

苏瑶看着他眼中毫无畏惧的澄澈光芒,唇瓣微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又重复了一遍:“无需……为我涉险。”

“你不是需要灵气才能好吗?”

沐秋脱口而出,眼神坦荡而执着,“我找不到仙丹灵药,只能试试老木头说的这些。

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说完,他像是怕苏瑶再劝阻,转身快步离开了。

小屋重归寂静。

苏瑶望着那晃动的柴门,浅褐色的眸子里,冰雪般的冷漠渐渐化开,露出一丝极其复杂的茫然。

这个叫沐秋的凡人,他的坚持、他的善良、他那种不计后果的纯粹,对她而言,是一种完全陌生的体验。

在仙界,一切皆有度量和代价。

如此不求回报、近乎笨拙的付出,她从未见过。

她缓缓抬起左手,指尖再次尝试凝聚灵力,那微弱的金光闪烁了一下,便如残星般寂灭。

肩胛处的伤口传来隐隐的刺痛,提醒着她如今的处境和身份的巨大落差。

她闭上眼,脑海中却浮现沐秋那双总是带着关切和真诚的眼睛。

凡尘炊烟,似乎真的……有那么一点暖意。

然而,就在这时,她敏锐的感知捕捉到院外远处,几个妇人压低的议论声随风隐约传来:“……都快半个月了,那姑娘还躺着,见不得人,别真是……沐秋这孩子实心眼,可别被什么山精狐媚迷了魂去……老木头也不说清楚,这来历不明的……万一给村子招来祸事……”声音渐渐远去,苏瑶却缓缓睁开了眼睛。

方才那一丝微弱的暖意悄然褪去,眸中重新覆上清冷,甚至比之前更添了几分警惕与疏离。

仙凡之别,岂止是饮食灵力之异?

人心猜忌,世情如霜,才是横亘其间,更深、更冷的鸿沟。

她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沐秋早己消失在山路尽头。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粗糙的麻布被褥。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