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灵堂惊变永安二十七年的冬夜,铅灰色的云层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
沉沉地压在雍都上空。长信宫的琉璃瓦在惨淡的月光下泛着冷光,
宫墙内传来的丧钟已经敲过了第七通,每一声都像重锤般砸在人心上。
赵华筝跪在先帝的灵柩前,素白的孝服下摆早已被地上的寒气浸得冰凉。
殿内的白烛燃得正旺,跳跃的烛火将她的影子拉得颀长,映在斑驳的朱红梁柱上,
宛如一幅摇摇欲坠的剪影。殿外传来铁甲摩擦的铿锵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片刻的肃穆。
"长公主,夜深露重,陛下宾天未久,宫中局势不稳,臣护送您回寝殿歇息吧。
"萧彻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陈年的醇酒,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华筝缓缓回头,
烛光下,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太傅兼领禁军统领身姿挺拔,
玄色镶金边的官服衬得他面容俊朗,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里,
此刻盛满了她读不懂的复杂情绪。"萧太傅," 赵华筝的声音带着连日守灵的沙哑,
却依旧保持着长公主的威仪,"先帝尸骨未寒,本宫岂能因一己之私擅离灵堂?
"萧彻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公主是国之柱石,
当以自身安危为重。方才宫门处异动,臣已命人镇压,但恐有余党未清,今夜务必小心。
"赵华筝心中一凛。她何尝不知宫中暗流汹涌?父皇骤然离世,留下的遗诏语焉不详,
太子年幼,诸王虎视眈眈。她这个长公主虽是嫡出,却终究是女儿身,
在这波谲云诡的权力棋局中,不过是众人觊觎的棋子罢了。"太傅是担心本宫,
还是担心本宫挡了某些人的路?" 赵华筝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如刀,"本宫记得,
父皇驾崩前最后见的人,便是太傅您。不知太傅可否为本宫解惑,父皇临终前,
可有留下什么遗言?"萧彻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先帝只嘱咐臣辅佐太子,
安定社稷。长公主聪慧过人,当知此时当以大局为重,莫要轻信流言。"就在这时,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打斗声,夹杂着兵刃碰撞的脆响和士兵的喝骂声。萧彻脸色一变,
厉声喝道:"何人在外喧哗?"话音未落,殿门 "哐当" 一声被人踹开,
寒风裹挟着雪沫子灌了进来,吹得白烛剧烈摇晃,险些熄灭。
十几个身着玄甲的禁军士兵应声倒地,鲜血溅红了洁白的灵堂地毯。
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身影逆光而立,风雪在他身后呼啸,仿佛要将这深宫大殿吞噬。
那人缓缓摘下面罩,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眉眼间带着几分桀骜不驯,
正是刚从边关赶回的破虏校尉沈惊寒。"末将沈惊寒,参见长公主!" 沈惊寒单膝跪地,
声音洪亮如钟,"奉长公主密令,星夜兼程赶回雍都,特来护驾!"萧彻脸色铁青,
厉声呵斥:"大胆!擅闯先帝灵堂,形同谋逆!来人,将这狂徒拿下!"然而,
回应他的只有沈惊寒带来的三百死士整齐划一的拔刀声。这些边关将士个个面带风霜,
眼神锐利如鹰,显然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精锐。沈惊寒缓缓站起身,目光直视萧彻,
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萧太傅好大的威风!先帝尸骨未寒,
太傅便要在灵堂之上动刀动枪,是怕惊扰了先帝英灵,还是怕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败露?
""你放肆!" 萧彻怒不可遏,腰间的佩剑已然出鞘,寒光凛冽,"沈惊寒,
你区区一个边关校尉,竟敢在京城放肆,可知国法森严?""国法?" 沈惊寒冷笑一声,
"末将只知护主有功,不知以下犯上!倒是太傅,软禁长公主,封锁灵堂,
莫非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赵华筝静静地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局面,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萧彻的心思,她何尝不知?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傅,看似忠心耿耿,实则野心勃勃。而沈惊寒,
这个突然出现的寒门校尉,又真的是为了护驾而来吗?"都住手!" 赵华筝站起身,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先帝灵前,岂容尔等放肆?
"她缓缓走到两人中间,目光扫过萧彻紧握剑柄的手,又落在沈惊寒染血的战袍上,
轻声道:"萧太傅,沈校尉,如今国丧期间,正是人心浮动之时,你们二人皆是国之栋梁,
当以大局为重,莫要因私怨而误了国事。"萧彻看着赵华筝苍白却坚毅的脸庞,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还是收剑入鞘,躬身道:"臣,遵公主令。
"沈惊寒也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死士收起兵刃,再次单膝跪地:"末将鲁莽,惊扰公主,
还请降罪。"赵华筝看着眼前这两个同样出色却截然不同的男人,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
父皇的驾崩,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场席卷整个王朝的权力风暴,已然拉开序幕。
而她,大雍王朝的长公主,必须在这波谲云诡的棋局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沈校尉一路辛苦," 赵华筝的声音缓和了些许,"远道而来,先带你的人下去休整吧。
至于护驾之事,本宫心领了。"沈惊寒抬头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末将职责所在,
不敢言苦。若公主需要,末将随时待命。" 说罢,他起身行礼,带着手下悄然退去,
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灵堂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声音。萧彻看着赵华筝的背影,眼神复杂难明。"公主," 他轻声开口,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沈惊寒此人来历不明,野心勃勃,恐非善类。公主日后,
还需多加提防。"赵华筝没有回头,只是望着先帝的灵柩,声音轻飘飘的,
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萧太傅,如今这雍都城里,又有谁是真正的善类呢?
"萧彻默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这位看似柔弱的长公主,
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而他与她之间,以及那个突然出现的沈惊寒,
注定要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夜色渐深,长信宫的烛火依旧摇曳,
映照着一个王朝的命运,也映照着三个人纠缠的未来。第二章 暗流涌动翌日清晨,
雍都的街道上已经挂满了白幡,空气中弥漫着纸钱燃烧后的焦糊味。长公主赵华筝彻夜未眠,
天刚蒙蒙亮,就接到了来自东宫的消息 —— 太子赵珩突发急病,高烧不退,
太医们束手无策。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投下了更深的阴影。
赵华筝心中清楚,太子年幼,素来体弱,但也不至于突然病得如此严重。这背后,
定然有人在暗中作祟。"公主," 贴身侍女青黛轻声禀报,"萧太傅已经在殿外等候,
说是有要事相商。"赵华筝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沉声道:"让他进来。"片刻之后,
萧彻一身素服走进殿内,脸上带着凝重之色:"公主,太子病情危急,
恐怕... 恐怕难以主持先帝的葬礼。依臣之见,不如请公主暂代监国之职,稳定朝局。
"赵华筝心中冷笑。萧彻这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她推到前台,作为他掌控朝政的傀儡吗?
她不动声色地问道:"太傅觉得,本宫一个女儿身,如何能担此重任?
朝中诸公怕是不会答应吧。"萧彻躬身道:"公主乃先帝嫡女,身份尊贵,又素来聪慧过人,
深得先帝信任。如今国难当头,正是公主挺身而出之时。臣愿带头拥立公主监国,
相信定会有不少大臣响应。""哦?" 赵华筝挑眉,"太傅就不怕别人说闲话,
说你挟长公主以令诸侯吗?"萧彻的脸色微微一变,随即苦笑道:"臣一心为国,何惧人言?
只要能安定社稷,臣甘愿背负任何骂名。"赵华筝静静地看着他,
试图从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找到一丝破绽。然而,萧彻的表情无懈可击,
仿佛真的是为了国事鞠躬尽瘁的忠臣。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青黛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公主,不好了!沈校尉带着人,在宫门外与禁军对峙起来了!
"赵华筝和萧彻同时一惊。萧彻脸色铁青:"这个狂徒,竟敢如此放肆!臣这就去将他拿下!
""不必了。" 赵华筝抬手阻止了他,"本宫倒要去看看,这位沈校尉究竟想做什么。
"当赵华筝赶到宫门口时,只见沈惊寒一身戎装,正与禁军统领对峙。三百死士列阵其后,
个个神情戒备,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沈校尉,你这是做什么?
" 赵华筝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沈惊寒看到赵华筝,立刻单膝跪地:"末将参见公主!
末将听闻太子殿下病重,恐有奸人作祟,特来护驾!请公主允许末将率部驻守东宫附近,
以防不测!"萧彻怒喝道:"放肆!东宫禁地,岂容你这等边关武将随意出入?沈惊寒,
你莫非想谋反不成?""末将不敢!" 沈惊寒昂首道,
"但末将也绝不允许有人伤害太子殿下和公主!如今先帝刚逝,人心叵测,若太子再有不测,
国将不国!萧太傅若真为国家着想,就该以太子安危为重,而非拘泥于规矩!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越发紧张。赵华筝看着眼前的局面,心中迅速盘算。
沈惊寒的提议看似莽撞,却也不无道理。太子病重,确实需要加强护卫。
而萧彻如此激烈地反对,反而让人起疑。"萧太傅," 赵华筝开口道,
"沈校尉也是一片忠心,何错之有?如今太子病重,多加防备总是好的。
不如就让沈校尉率部驻守东宫外围吧,这样既能加强安保,也不至于惊扰了太子休息。
"萧彻脸色难看,却不好公然违逆赵华筝的意思,只能不甘地点头:"既然公主发话,
臣遵令。但沈校尉需谨记,不得擅自进入东宫半步,否则休怪臣不客气!
"沈惊寒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末将遵令。多谢公主信任!
"看着沈惊寒带着手下前往东宫方向,萧彻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知道,
这个沈惊寒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他原有的计划。此人看似鲁莽,实则心思缜密,步步紧逼,
显然是冲着权力而来。"公主," 萧彻忧心忡忡地说,"沈惊寒此人野心勃勃,
恐非池中之物。公主将他安置在东宫附近,无异于引狼入室啊。
"赵华筝淡淡道:"太傅多虑了。沈校尉忠心可嘉,本宫相信他不会做出格之事。倒是太傅,
" 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萧彻,"太子突然病重,此事蹊跷,还请太傅彻查,
给本宫一个交代。"萧彻心中一凛,躬身道:"臣遵令。定当查明真相,
绝不姑息任何危害太子之人。"赵华筝点点头,转身回宫。阳光透过宫墙的缝隙洒在她身上,
却驱不散她心中的寒意。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萧彻的步步紧逼,沈惊寒的突然出现,
太子的离奇重病,这一切都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缠绕。而她,
必须在这张网中找到一条生路,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大雍王朝。回到宫中,
赵华筝立刻召见了自己的心腹,光禄寺少卿李默。李默是她母家的远房亲戚,为人精明能干,
是她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殿下," 李默躬身行礼,"您找臣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赵华筝开门见山:"太子病重之事,你怎么看?"李默压低声音:"回公主,
臣已经暗中调查过了。太子的饮食起居都有人严格把控,按理说不该出问题。
但据东宫的小太监透露,昨天下午,萧太傅曾派人给太子送过一批点心。
"赵华筝眼神一冷:"点心?查清楚是什么点心了吗?有没有问题?""已经查了,
" 李默道,"是城南 ' 福瑞斋 ' 的桂花糕,太子素来爱吃。
但臣让人仔细检查过剩下的糕点,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 ' 寒息散 '。
这种药少量服用只会让人精神萎靡,但若长期服用,或是与其他药物相冲,就会引发重病。
""寒息散..." 赵华筝喃喃道,"萧彻好大的胆子!"李默忧心道:"公主,
萧太傅权势滔天,党羽众多,如今又掌控着禁军。我们现在与他硬碰硬,恐怕讨不到好处。
"赵华筝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本宫知道。但也不能任由他如此放肆。李默,
你立刻去办几件事。第一,想办法给太子下毒的人找出来,拿到确凿证据。第二,
查清沈惊寒的底细,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可信不可信。第三,
联络那些平日里与萧彻不和的宗室和大臣,看看能不能结成同盟。""臣遵令!
" 李默躬身领命,"那... 沈校尉那边,需要臣做些什么吗?
"赵华筝想了想:"暂时不用。此人来历不明,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你只需查清他的底细即可,不要打草惊蛇。""是。" 李默应声退下。
殿内只剩下赵华筝一人。她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萧彻的背叛让她心寒,却也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深宫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而那个突然出现的沈惊寒,究竟是敌是友?他的出现,
会给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带来怎样的变数?赵华筝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必须走下去。为了父皇的嘱托,为了年幼的弟弟,
更为了自己的命运。这场权力的游戏,她奉陪到底。第三章 初次交锋三日后,
先帝的葬礼如期举行。灵柩从长信宫缓缓移出,送葬的队伍绵延数里,哭声震天。
赵华筝一身素服,扶着灵柩缓缓前行,面容憔悴却眼神坚定。萧彻紧随其后,面色凝重,
而沈惊寒则率领着手下的死士,远远地护卫在侧。葬礼进行得异常顺利,并未发生任何意外。
这让赵华筝稍微松了口气,却也更加警惕。萧彻如此沉得住气,反而让她觉得不安。
葬礼结束后,朝中大臣齐聚太极殿,商议国政。按照惯例,太子年幼,应当由太后垂帘听政。
但先帝的皇后,也就是当今太后,素来不问政事,性格懦弱,根本无法主持大局。因此,
不少大臣提议,由长公主赵华筝暂代监国之职。"臣以为,长公主乃先帝嫡女,聪慧过人,
深得先帝信任,又有贤德之名,足以担此重任。" 吏部尚书王大人率先开口,
他是萧彻的门生,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不少大臣的附和。赵华筝静静地听着,心中冷笑。
这显然是萧彻的安排,想把她推到前台,做他的傀儡。就在这时,
户部尚书李大人站了出来:"臣有异议。长公主虽是嫡女,但终究是女儿身,
监国之事关系重大,交由女子之手,恐难服众啊。依臣之见,不如由萧太傅暂代监国之职,
待太子病愈之后再做打算。"李大人是宗室出身,素来与萧彻不和,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不少宗室成员的支持。一时间,朝堂上分为两派,争论不休。
赵华筝冷眼旁观,看着萧彻嘴角那抹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心中已有了计较。
"诸位大人不必争执," 赵华筝开口,声音清亮,"本宫自知才疏学浅,难当监国大任。
但太子病重,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宫愿暂代朝政,处理日常事务,待太子病愈之后,
便将权力交还。不知诸位大人以为如何?"这个提议既给了双方台阶下,又合情合理,
立刻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赞同。萧彻的脸色微微一沉,却也不好反对。"公主深明大义,
臣佩服。" 萧彻躬身道,"既然如此,臣愿辅佐公主,共理朝政。""多谢太傅。
" 赵华筝淡淡道,"但本宫也有一事相求。如今边境不宁,北狄蠢蠢欲动,
本宫想请沈校尉留在京城,协助处理军务,不知太傅意下如何?"萧彻心中一惊,
他没想到赵华筝会突然提拔沈惊寒。此人武艺高强,又手握兵权,若是留在京城,
无疑是给自己添了个麻烦。"这..." 萧彻犹豫道,"沈校尉是边关大将,
擅离职守恐不妥吧?""如今国丧期间,边境之事暂由副将处理即可。
" 赵华筝不紧不慢地说,"沈校尉熟悉军务,又对本宫忠心耿耿,留在京城辅佐本宫,
再合适不过了。莫非太傅有什么异议?"萧彻看着赵华筝坚定的眼神,知道她这是意已决,
再反对也无济于事。他只能不甘地点头:"既然公主信任沈校尉,臣自然没有异议。
"赵华筝心中暗喜,这第一回合,她算是赢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散朝后,赵华筝回到长信宫,刚坐下没多久,
就接到了沈惊寒求见的消息。"让他进来。" 赵华筝道。沈惊寒一身戎装,
步伐沉稳地走进殿内,躬身行礼:"末将参见公主。""沈校尉不必多礼。
" 赵华筝示意他坐下,"今日朝堂之事,多谢校尉支持。"沈惊寒抬头看着她,
眼神诚恳:"公主言重了。末将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公主信任末将,末将定当肝脑涂地,
在所不辞。"赵华筝微微一笑:"本宫相信你。不过,你留在京城,恐怕会引来不少麻烦,
尤其是萧太傅那边,你要多加小心。""末将明白。" 沈惊寒道,"末将不怕麻烦,
就怕不能为公主分忧。"赵华筝看着他,突然问道:"沈校尉,你老实告诉本宫,
你接近本宫,究竟是为了什么?"沈惊寒心中一凛,随即坦然道:"末将不敢欺瞒公主。
末将的确是为了功名而来。但末将也绝非忘恩负义之辈,公主若能给末将机会,
末将定当以死相报。"赵华筝点点头:"本宫相信你。但本宫也希望你明白,在这深宫之中,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你若真心辅佐本宫,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你。
但你若是有异心...""末将绝无二心!" 沈惊寒立刻起身,单膝跪地,
"末将对公主的忠心,天地可鉴!若有二心,甘受天打雷劈!"赵华筝看着他坚定的眼神,
心中微微一动。她扶起他:"起来吧。本宫相信你。从今往后,你就是本宫的左膀右臂,
帮本宫处理军务,同时也要时刻警惕萧太傅的动向。""末将领命!" 沈惊寒躬身道。
就在这时,青黛匆匆走了进来,脸色凝重:"公主,不好了!东宫传来消息,
太子殿下的病情突然加重,太医说... 说恐怕凶多吉少!"赵华筝和沈惊寒同时一惊。
赵华筝立刻起身:"快,备轿,本宫要去东宫!"当赵华筝赶到东宫时,萧彻已经在那里了。
他正站在太子的床前,脸色阴沉得可怕。看到赵华筝进来,他只是冷冷地点了点头。
"太子怎么样了?" 赵华筝急切地问道。太医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回... 回公主,
太子殿下... 殿下他...""说!" 赵华筝厉声道。"太子殿下脉象微弱,
气息奄奄,恐怕... 恐怕撑不过今日了。" 太医颤声道。赵华筝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险些站立不稳。沈惊寒连忙上前扶住她。"怎么会这样?" 赵华筝声音颤抖,
"前几日不是还说有所好转吗?"萧彻冷冷道:"公主有所不知,
太子殿下昨夜突然抽搐不止,病情急剧恶化。太医们已经尽力了。"赵华筝看着萧彻,
眼神中充满了怀疑:"真的是这样吗?太傅有没有查过,太子的饮食和汤药,
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萧彻脸色一变:"公主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公主怀疑是臣做的手脚?
""本宫只是觉得事有蹊跷。" 赵华筝冷冷道,"太子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病情恶化?
太傅身为太子的老师,难道不该彻查此事吗?"萧彻咬牙道:"臣自然会彻查!
但公主也别忘了,如今守在东宫附近的是沈校尉的人,若是太子真有什么三长两短,
沈校尉也难辞其咎!"沈惊寒冷哼一声:"萧太傅这是想推卸责任吗?
末将的人只负责外围守卫,从未靠近过太子的寝宫,怎么可能对太子下手?倒是太傅,
这些日子一直守在东宫,形影不离,恐怕更有嫌疑吧?""你胡说八道!" 萧彻怒不可遏。
"够了!" 赵华筝厉声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治好太子!太医,
你再想想办法,无论用什么药,一定要保住太子的性命!"太医苦着脸:"公主,
臣已经尽力了。太子殿下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寻常药物根本起不了作用。
除非...""除非什么?" 赵华筝急切地问。"除非能找到 ' 千年雪莲 ',
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太医道,"只是这千年雪莲乃是稀世珍品,
只生长在极北苦寒之地的雪山之巅,难以寻觅啊。"赵华筝眼神一沉。千年雪莲?
她曾听父皇说过,此物确实有起死回生之效,但极为罕见,宫中库存早已用尽。就在这时,
沈惊寒上前一步:"公主,末将愿意前往极北之地,寻找千年雪莲!"赵华筝一愣:"你?
可是极北之地千里冰封,路途艰险,而且北狄又在边境作乱,你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
""末将不怕!" 沈惊寒坚定地说,"只要能救太子殿下,末将万死不辞!
还请公主给末将这个机会!"萧彻冷笑道:"沈校尉倒是会表忠心。
只是这极北之地岂是说去就能去的?没有三个月时间,根本往返不了。到时候,
太子殿下恐怕早已...""住口!" 赵华筝厉声道,"萧太傅,你这是在诅咒太子吗?
"萧彻连忙躬身:"臣不敢。臣只是实话实说。"赵华筝看着沈惊寒,眼神复杂:"沈校尉,
你真的愿意去吗?""末将愿意!" 沈惊寒毫不犹豫地说,"请公主给末将一支精锐之师,
末将保证,定会在一个月内带回千年雪莲!"赵华筝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
本宫就信你一次。本宫会给你调拨五百精兵,再给你准备最好的粮草和装备。你即刻出发,
务必小心。""末将领命!" 沈惊寒躬身行礼,转身匆匆离去。看着沈惊寒离去的背影,
萧彻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知道,这是除掉沈惊寒的最好机会。极北之地凶险异常,
更何况还有北狄作乱,沈惊寒这一去,恐怕是凶多吉少。赵华筝看着萧彻,心中冷笑。
她又何尝不知道此行的凶险?但她别无选择。这既是对沈惊寒的考验,也是一次机会。
如果沈惊寒真的能活着带回千年雪莲,那他将成为她最得力的助手。如果他死了,
也算是除去了一个潜在的威胁。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每个人都是棋子,也都是弈者。
赵华筝知道,她必须变得更加冷酷,更加果断,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生存下去。
太子的生死,沈惊寒的命运,还有她自己的未来,都悬在了这遥远的极北之地。
第四章 步步为营沈惊寒离开后,雍都的局势越发紧张。太子的病情时好时坏,
始终没有脱离危险。赵华筝一边主持朝政,一边密切关注着东宫的情况,
同时还要提防萧彻的步步紧逼。萧彻借着辅佐赵华筝处理朝政的名义,不断安插自己的亲信,
扩张势力。短短半个月内,就有不少重要部门的官员被替换成了他的人。
赵华筝虽然心知肚明,却碍于没有证据,只能暂时隐忍。这日,赵华筝正在批阅奏折,
李默匆匆赶来,神色凝重。"公主,出事了。" 李默低声道,"臣查到,
萧太傅暗中联络了几位手握兵权的将领,似乎在密谋什么。而且,臣还发现,太子的药里,
被人加了一种慢性毒药,虽然剂量很小,但长期服用,足以致命。
"赵华筝眼神一冷:"查到是谁下的手吗?""还没有确凿证据," 李默道,
"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与萧太傅脱不了干系。他身边的一个亲信太监,
最近经常鬼鬼祟祟地出入东宫药房。"赵华筝紧紧握住手中的朱笔,
指节发白:"好一个萧彻!竟敢如此放肆!""公主,我们不能再等了," 李默忧心道,
"再这样下去,太子殿下恐怕真的会被他害死,
到时候萧太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扶持年幼的皇子继位,独揽大权了。"赵华筝深吸一口气,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本宫知道。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与他抗衡。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那我们该怎么办?
" 李默急道。赵华筝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
同时也要扩充自己的势力。李默,你立刻去联络那些对萧彻不满的宗室和大臣,告诉他们,
若再不出手,我们所有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另外,想办法查清萧彻与那些将领的密谋内容,
这或许是我们反击的关键。""臣遵令!" 李默躬身领命,"对了,公主,
臣还查到一些关于沈校尉的消息。""哦?快说。" 赵华筝连忙道。"沈校尉本名沈惊寒,
出身寒门,自幼父母双亡,是被一位老将军收养长大的。" 李默道,"他在边关屡立战功,
却因为不懂钻营,一直得不到提拔。这次突然回京,据说是得到了老将军的密令,
要他保护公主,安定朝局。"赵华筝心中一动:"老将军?哪位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