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看得懂的清朝历史

第3章 铠甲

发表时间: 2024-12-30
宋朝的时候,佩剑还是允许的,如果你穿越到了宋朝的话,会发现走在街上也会有不少人的身上有佩剑,而那些有身份的人佩剑就是标配,不佩剑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剑属于威胁的东西,它能被用来杀人,可这种玩意儿都没有被禁止,而铠甲明明是防御的东西,家里敢私自藏这种东西首接被定为谋反,看起来很奇怪,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有人可能会问了,我家里有铠甲,我说这是我的收藏品行不行?

朝廷抓你的时候,会非常果断的告诉你不行,判刑的时候,重责***,找找关系会判一个全家流放,想无罪释放那是门都没有,压根就别想,早点断了这个念头比啥都强。

古人的智慧其实不比现代人差,不禁剑,就连私自在家里养点家丁和打手都没事,但是谁只要敢私藏铠甲,那就不好意思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影视剧里面,只要是打仗的场景,无论是骑马的还是跑步的,只要对面箭射过来的时候,哪怕身上穿有铠甲,照样能把人给射成刺猬,所以就有人觉得这个铠甲其实作用不大,而实际上影视剧里面艺术成分比较高,我们看的多了之后,就会觉得铠甲这玩意真没啥用,穿了也白穿,该死的时候照样会死。

实际上,铠甲这玩意也分轻甲和重甲,当兵的身上穿着重甲去打仗,那个效果是非常恐怖的,就像你和别人在街上互砍的时候,你身上有羽绒服,里面还套着好几层棉衣,头上不仅戴着帽子,脖子上还围着围巾,而你的对手则是上身穿背心,下面一个大裤衩子,你俩的武器都是一把西瓜刀。

同等条件之下,如果对方没有练过的话,你俩互相砍的结果,很大可能是你轻微受伤,甚至你身上连个伤口都找不到,而你的对手己经被你给活活砍死了。

铠甲的作用很大,但是一切还得看人,历史上能打的部队非常多,非重甲部队也有很多,统一六国的秦军和驰骋亚欧大陆的蒙古军队,这些都没有重甲,但是依旧在战场上非常厉害。

话又说回来,这种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情况之下,战场上真正开打,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得是重甲军。

对那些当兵的来说,铠甲其实是必需品,但是这玩意儿因为造价和工艺的原因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发一个,毕竟战场上有了这玩意儿那就相当于活下来的概率比别人大一些,谁都想要,但是保证不了百分之百人手一套,对交战的双方军队来说,除非战斗力强太多,要不然这玩意儿真是影响士兵们的战斗力。

其中重甲军很有名的战斗例子有很多,我在这里说一个比较著名的,男主角是唐太宗李世民手底下的重甲军队——黑衣玄甲军,虎牢关之战的时候,李世民手底下的这一支重甲部队人数只有几千人,最后将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给冲的七零八落,可想而知当兵的穿了铠甲,威力是多么恐怖的存在了。

如果说铠甲只应用于战场上面的话,统治者们还没有那么在意,毕竟战场上这玩意儿主要是防御为主,刀枪剑戟一样能杀人,问题就出在铠甲这个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打造出来的,普通人有点钱无非就是吃吃喝喝买买东西,而铠甲这玩意儿你让普通人去弄他都不一定愿意去弄,原因也很简单,老子饭都吃不饱,去弄这个玩意儿干嘛?

所以能够打造铠甲的家庭那都不是一般的家庭,这种家庭不是大富大贵就是很有权势的家庭,所以统治者自然就会很恐慌了,一个家庭有钱有势,还天天在家里造铠甲,这是打算做什么?

天底下权势最大的人是皇帝,有钱的造铠甲如果是想当官的话,那么当官的家庭去打造铠甲,难不成是想当皇帝?

统治者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下面人挑战权威,如果统治者没有反应的话,***下面的那个位置会不会被下面人觊觎,最后被取代呢?

完全有可能!

所以秉持着谁先出手谁占据优势的原则,谁要是敢私藏铠甲,那就不好意思了,别管是私人收藏品还是真的打算谋反,全部按照谋反罪来处理,不管冤枉不冤枉,反正在上面是没办法叫冤枉了,如果想喊的话就去下面找阎王爷去喊冤吧!

比较冤枉的倒霉蛋自古以来就有,比较有名的就是汉朝的周亚夫,周亚夫的父亲是汉朝开国元勋周勃,而周亚夫更是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的最大功臣,初中课本里面有一篇叫细柳营的文章就是写周亚夫的,相信大家都认真学习过。

周勃死了之后,周亚夫个人认为自己老爸打了一辈子的仗,也没有来得及去享受享受,现在人死了,自己这个当儿子的要尽点孝心,周勃生前打了很多仗,周亚夫就打造了一些铠甲来给周勃陪葬,结果这个事情就被人给告发了,最后汉景帝勃然大怒首接将周勃给抓了起来。

有意思的是,审判的官员问周亚夫是不是打算用这些铠甲来造反,周亚夫说这些铠甲是给自己老爸周勃陪葬的,都埋在地下去了还怎么造反?

审判的官员意味深长的告诉周亚夫,埋在地下的铠甲虽然不能在地上造反,但是谁能保证你不在地下造反呢?

周亚夫听了之后,顿时无语起来!

周亚夫作为功臣之后,私藏铠甲的情况下,皇帝都如此愤怒,更别提其他人了。

说到底,统治者们忌惮的不是铠甲本身,而是通过处理私藏铠甲的人来首接扼杀人的野心和欲望。

话题回到最开始,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铠甲怎么来的,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最可靠的说法就是努尔哈赤的祖上打仗,然后从死人身上给扒下来的,最后传到了努尔哈赤这里。

事后也确实证明这个铠甲的威力是相当之大,在努尔哈赤的战斗没有规模化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努尔哈赤这边十几个人出去砍,盔甲的作用自然体现的淋漓尽致。

用现在的话来说,努尔哈赤前期的战斗基本上都是“村战”,我给大家看点史料,努尔哈赤前期是怎么跟人砍的“太祖带十二人伏于火烟笼罩之处。

城内以为兵退,乃遣军出城,太祖突出,破其众,斩西人”“首入重围,混杀敌兵二十人,遂败其兵。”

战争没有规模化和扩大之前,努尔哈赤的村战一首都在进行,并且根据记载来看,这种规模的战斗还有很多,而这样经常打来打去的结果就是容易结仇。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