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修行末世之因果书

第3章 灵明渐醒惑真形

发表时间: 2025-08-29
沈墨砚在医院又观察了两日,便被接回了沈府。

西洋大夫的诊断书只说是“脑部受创,需静养观察”,开了些安神补脑的药丸。

那包扎额角的纱布拆去后,只留下一道浅粉色的新疤,愈合速度快得令医生啧啧称奇。

唯有沈墨砚自己知道,内在的翻天覆地。

归家途中,黄包车穿行于金陵城的喧闹街市。

以往熟悉的景象,此刻于他眼中不啻于重开天地。

小贩叫卖时口中呵出的白气,竟纠缠着极淡的、与铜钱、与家中病弱老母相连的灰线;一个穿着体面的先生匆匆走过,身后拖着数根紧绷的、泛着官署印泥暗红色的线;甚至路边枯树上最后一片挣扎的残叶,其叶柄与枝杈的连接处,也萦绕着即将断裂的、细微的因果……信息如潮水无止无休地涌来,无时无刻不在冲击他尚未习惯的灵觉。

他不得不常常闭目,以图 片刻清净,额角又开始隐隐作痛,非关旧伤,而是灵台过度使用的酸涩疲乏。

“墨砚,是不是还不舒服?”

顾晞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他几乎是日日来报到,今日更执意亲自接他出院。

沈墨砚闻声睁眼,猝不及防又望见顾晞身上那几根最鲜明的线。

赤金锁链依旧稳固,那根幽暗的紫黑线似乎又凝实了些,而断裂的银线依旧飘摇,刺目地断在虚空里。

他心脏猛地一缩,下意识地偏开目光。

“无妨,只是有些吵。”

他低声回道。

顾晞只当他是病后体虚,不耐街市嘈杂,便催车夫快些。

他却不知,沈墨砚所说的“吵”,是这万丈红尘、无数因果交织轰鸣的喧哗。

沈府门庭依旧,但落在沈墨砚此刻眼中,却平添了许多异样气象。

朱漆大门上衔环的椒图兽首,目光似乎活了过来,漠然扫过进门的人;庭院中那株百年老槐,枝叶间流淌着沉郁的青色之气,与地底深埋的某些东西隐隐呼应;往来仆役身上,大多只有些琐碎平常的因果线,唯有一个负责书房洒扫的老仆走过,身上竟缠绕着一根极细、却隐带檀香火气的暗金线,遥遥指向城外紫金山的方向。

这一切,过往十六年,他从未得见。

“大少爷,您回来了。”

管家迎上来,语气恭敬却难掩疏淡,“老太爷吩咐,您既身体不适,便在‘听竹轩’好生静养,学堂那边己打点好,暂不必去了。”

听竹轩是沈府西侧一处僻静小院,原是沈墨砚父亲年少时的书斋,其父早亡后便少有人至。

这安排,名为静养,实则是进一步的放逐。

沈墨砚默然点头,并无异议。

他正需一个无人打扰的地方,弄明白自身这诡异的变故。

顾晞却皱了眉,欲言又止,最终只用力拍了拍他的肩:“也好,你先歇着。

我明日再来看你,给你带些新到的西洋画报解闷。”

独处听竹轩,世界并未就此清净。

烛火下,尘埃飞舞的轨迹都牵扯着细不可察的因果。

夜风穿过竹林的呜咽,听在他耳中,竟似能分辨出每一片竹叶摩擦时细微的因果絮语。

他盘坐榻上,试图如幼时祖父所教那般凝神内视,然而灵台之中不再空寂,那片被洪荒之气冲开的混沌之地,虽不再剧烈翻腾,却依旧云遮雾绕,偶有破碎的因果幻象不受控制地闪过。

最扰人的,是视觉。

即便紧闭双眼,那些无处不在的、微弱流转的因果线,依旧如同映在眼皮底下的微光,挥之不去。

它们杂乱无章,揭示着太多他并不想知道的秘密:一只飞蛾扑向烛火,身上连着鸟雀啄食、风雨摧折的线,最终那线断在烈焰之中;案上茶杯内茶叶的舒展,竟也与江南某处茶园、采茶女指尖的薄茧、以及流通的银钱隐隐相关……万物皆系于因果之网,而他被强行拉到了这张网前,被迫观看每一根丝线的颤动与流向。

恐惧渐去,深沉的疲惫与困惑席卷而来。

这能力从何而来?

因那尊赑屃石雕?

因他的血?

还是因顾晞那无意的一推?

这究竟是恩赐还是诅咒?

它预示着什么?

那缠绕顾晞的厄运之线,那本模糊的古书……又究竟是什么?

无人可问,无人能答。

他望着跳跃的烛火,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血启灵台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己驶入一条完全陌生的轨道,前路迷雾重重,而他能窥见些许线索,却无力掌控方向。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