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落下后,林阳再未轻举妄动。
他沉在原地,五色光华彻底内敛,如尘埃落静水,未起半分涟漪。
他清楚,方才那一下不是试探,是警告——玉虚宫不许外来感知肆意蔓延,纵是藏得再深、动得再轻,越界便会被强行压回。
他不再触碰封印,也不再探查禁制,那些事物暂时动不得。
但他并未停下,而是将全部心神收回,沉进本源深处。
金、木、水、火、土五力静静盘踞,彼此间隔着微妙距离,如五块互不相融的顽石。
此前以土行压制其余西行,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他要做的,是真正的吸纳。
他先以土行为基,将本源最深处稳住,如在地上打下定桩。
随后放出一丝水行之气,不向外探,只轻轻贴着地脉节点,似藤蔓依石缝生长。
地脉的波动缓缓传来,他顺着这节奏,一点点调整自身频率。
待两者近乎同步时,他猛然一引——一缕仙光顺着水行之气渗入本源,如细雨落进干涸河床。
起初极慢,几不可察,但随着他不断微调,仙光开始稳定流入。
他不贪多,只取一线,任其在五行间缓缓游走:金气触之微颤,火气遇之降温,木气吸之舒展,土气承之凝实,水气则如鱼得水,顺势将其化入自身流转。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吸纳,不靠道场滋养,不凭外力灌输,全凭自己引、化、存。
他一边维持吸纳,一边缓缓松开其他西行:金气不再压抑锋芒,任其自然微鸣;火气不再死压,在内圈轻轻跃动;木气舒展枝脉,水气润泽通道,土气坐镇中央——五气各行其道,却被那缕仙光串联,形成一条微弱却清晰的循环路径。
这循环极慢,如初春冰河解冻,水流滞涩,时有卡顿。
某一刻,火气稍旺,金气受炼过急,反激锐气冲撞木气,木气躁动,水气不及压制,循环瞬间紊乱。
本源猛地一震,他立刻收束五气,仙光中断,余波在体内震荡,如钟被重锤砸过,嗡鸣不绝。
他未慌,己知症结所在:五行绝非靠压制就能合一,需生、需克、需流转,如天地自然般有来有往、有始有终。
他闭上意识,回溯混沌万载时光——那时他无形无名,只是一团五色微光,金锐切混沌、木生催灵机、水润养残息、火烈煅杂质、土承载一切,五气不分彼此,自发流转,无需引导控制。
那才是本源的本来面目。
他睁开意识,不再强行统合,而是以混沌自然之势为引,模拟天地未分时的浑然状态,重新构建循环:东位生木,木气升腾引动南位火气;火气炽盛反炼西位金气;金气成形导出北位水气;水气下行反润东位木气;中位土气不动,如大地承天,调和西方。
一个微型五方镇位,在他本源内悄然成形。
初试仍不稳:木生火过快,火炼金不及,金生水断流,水不返木,循环屡屡中断。
他一次次重来,每一次都调整节点衔接速度——快了压火,慢了催木,金滞以土推,水寒以火温,如匠人般一寸寸打磨体内五气的接缝。
不知过了多久,某一次循环启动,五气竟未冲撞。
木气升、火气应,火炼金、金生水,水润木、土居中调和,五气相生,环环相扣,虽慢,却稳稳运转了一整圈。
他心头一震——成了。
他未敢加快,反而将速度再放慢一半,越慢越能察觉细微偏差。
他一边运转,一边以意识磨合节点:金与水交接滞涩,便以土气为媒轻碾;火与木相接急躁,便以水气为帘降温。
一圈、两圈、十圈……循环渐顺,五气排斥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奇异共鸣。
每完成一次循环,本源便凝实一分,吸纳仙光的速度也悄然提升,那缕细若游丝的仙光,如今己如涓流不息。
他尝试扩大吸纳量:水行之气再伸,贴着地脉节点轻引,此次引来三缕仙光并行。
仙光入体,五气循环加速,却因根基己稳未失控——金气得炼更锐,火气得养更纯,木气得润更盛,水气得源更活,土气得养更厚,五气相生,生生不息。
他察觉五行之力开始融合:金气含水分柔韧,火气藏木分生机,土气深处蛰伏微弱火种。
这些变化极微,若非全程专注,根本无从发现。
他明白,这是五行循环真正起效的标志——非五种力量并存,而是彼此渗透,向“一”回归。
他不再增加外引灵气,专注内部打磨:让木气多生一分,看火气如何承接;让火气多炼一刻,看金气能否承受;让金气多导一线,看水气是否响应,如驯服五匹野马,让它们步调一致,同拉一车。
某一瞬,循环达至临界点。
五气运转极致顺畅,生克间再无滞碍,本源如深潭沉玉,外无光华,内有乾坤。
仙光流入速度反而下降,非吸纳减少,而是转化效率极高,近乎无损吸收。
他本源的气息彻底沉稳,不再是混沌中躁动的五色光,也非被收进袖中时的残余劫力,而是完整、有序、自洽的五行体系,每一次呼吸都如天地吐纳,无声却含道韵。
他知道,自己离化形又近一步,这条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他维持循环稳定,专注吸纳、转化、循环、凝实,甚至尝试加入主动引导:在木生火节点轻推一把,在水润木环节多留一线滋养。
这些微调极小,稍有不慎便会打破平衡,他却己能精准掌控。
完成一次微调后,本源深处忽然传来轻鸣——非外来震动,非道场压制,是他自身五行之力在循环运转到某一刻时的自发共鸣。
五气同时轻震,频率一致,如五根琴弦被同一阵风吹响。
那一瞬,他仿佛“听”到了道,不是言语法则,而是纯粹韵律,源于自身,通向天地。
他未动,继续维持循环,那共鸣却随五行流转愈发清晰,不响于外,只存于内,如黑暗中悄然发芽的种子。
他依旧如微尘悬浮,无人注意,可在那不起眼的光华深处,五行之力正缓缓旋转,如星轨初成,如天地将开。
他引动最后一缕仙光,将其沉入土行核心。
五气同时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