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们的青春,从晨光到暮色

第2章 橙光里的约定

发表时间: 2025-08-20
清晨六点,陆微月准时被闹钟叫醒。

她洗漱完后趿着拖鞋冲进厨房,系上印着小熊图案的围裙,熟练地打开燃气灶。

锅里的小米粥咕嘟咕嘟冒着泡,蒸笼里的青菜包子散发着面香,案板上还摆着刚切好的苹果块,撒了层薄薄的蜂蜜。

做好早餐,她跑到窗边推开窗户,朝楼下喊:“江若暮!

早饭做好啦!

快上来吃!”

楼下正在跑步的江若暮闻声停下脚步,抬起头朝她挥挥手。

初秋的晨光洒在她汗湿的额发上,碎发贴在脸颊,笑容却比晨光还干净:“马上来!

刚跑完步,我上去洗个澡。”

等江若暮洗漱完走进陆家时,陆微月己经把早餐摆上桌了。

两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一碟胖乎乎的包子,一小盘的水果块,还有两杯温牛奶。

陆妈妈从卧室出来,笑着拍了拍陆微月的肩膀:“我们月月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比妈妈做的还香。”

“那当然,”陆微月得意地扬起下巴,给江若暮递过筷子,“快尝尝我新学的粉丝馅包子,特意多放了你爱吃的香菇。”

江若暮坐下咬了一口,松软的面皮裹着鲜美的馅料,粉丝滑嫩,香菇鲜香,暖意从舌尖一首淌到心里。

她抬眼看向陆微月,眼底带着真切的笑意:“很好吃,比外面买的还香。”

“那是自然,”陆微月给自己也塞了个包子,含糊不清地说,“以后我天天做早餐,你别总吃面包牛奶,没营养。”

江若暮轻轻“嗯”了一声,拿起勺子小口喝着小米粥。

她知道陆微月是故意的——自从上次偶然看到她书包里的面包包装袋后,陆微月就坚持要每天做早餐叫她来吃。

家里的阿姨虽然会准备早饭,但总带着应付的潦草,妈妈更是从不会早起为她做一顿饭,多数时候,她的早餐只是冰箱里随意拿的面包或牛奶。

“对了,”陆微月忽然想起什么,咽下嘴里的食物,“昨天物理作业最后一道大题,你是不是用了动量定理?

我觉得能量守恒也能解啊。”

“可以是可以,”江若暮拿出草稿纸,笔走龙蛇地写着公式,“但动量定理更简单,你看这里……”她讲解得条理清晰,陆妈妈在旁边看着,忍不住感慨:“你们俩啊,吃饭都离不开做题,真是从小没变过。”

吃完早饭,两人一起往学校走。

路上遇到不少同学,看到她们时都笑着打招呼——在景云中学,陆微月和江若暮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一个是活泼开朗的“全能才女”,画画拿过市级金奖,物理竞赛次次获奖,连厨艺都好得让人羡慕;一个是清冷温柔的“学神少女”,年级第一的宝座从未旁落,小提琴独奏在校园艺术节上惊艳全场。

更难得的是,这两个同样优秀的女孩,居然是形影不离的发小。

刚进教室,桐筱琪就抱着作业本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微月,若暮,你们看我昨天的语文作业!

老师给了优+!”

她的作业本上用红笔写着大大的“优+”,旁边还有句评语:“文笔细腻,情感真挚。”

“太棒了!”

陆微月接过作业本翻看,“筱琪你写的《初秋》真好,‘梧桐叶把阳光剪成碎片’,这句比喻绝了!”

江若暮也凑过去看,轻声说:“细节描写很生动,尤其是对光影的捕捉”桐筱琪被夸得脸都红了,挠了挠头:“我就是随便写写,还是你们学习好,不像我,数学题看一眼就头疼。”

“数学不难的,”江若暮拿出数学练习册,“你哪道题不会,我教你。”

沈温辞和苏笙温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陆微月在给桐筱琪讲作文技巧,江若暮在旁边帮她圈出数学错题,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们身上,温暖得像幅画。

苏笙温笑着走过去:“在开学习研讨会呢?

算我一个!”

她把书包放下,从里面掏出个魔方,“看我新买的三阶魔方,昨天练到半夜,终于能在两分钟内还原了!”

沈温辞则安静地走到座位上,拿出英语单词本背单词。

她的单词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中文、英文、例句一应俱全,连音标都标注得格外仔细。

陆微月凑过去看了一眼,惊叹道:“温辞你这笔记也太专业了!

怪不得英语能考满分!”

沈温辞抬起头,浅棕色的眼睛里带着笑意:“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把笔记借你看。

其实英语和画画很像,都需要积累细节。”

“真的吗?”

陆微月眼睛一亮,“那你教教我怎么记单词吧,我总是记了又忘。”

“可以用词根词缀法,”沈温辞拿起笔,在纸上写着,“比如‘micro’是‘微小’的意思,‘scope’是‘视野’,所以‘microscope’就是‘显微镜’……”早读课***响起时,五个人己经坐在一起,各自捧着书本认真朗读。

陆微月的声音清亮,读英语课文时带着点抑扬顿挫的调子;江若暮的声音轻柔,背古诗词时带着独特的韵律感;桐筱琪读语文课文最有感情,读到感人处会悄悄红了眼眶;沈温辞的英语发音标准流利,像听力磁带里的声音;苏笙温虽然读得磕磕绊绊,却格外认真,遇到不会的单词就立刻问沈温辞。

第一节是数学课,陈老师讲的是函数单调性。

她在黑板上写了道难题,问:“谁能上来解一下这道题?”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盯着黑板上的题目,连平时最活跃的男生都低下了头。

“我来试试。”

江若暮举起手,走上讲台拿起粉笔。

她的思路清晰,步骤简洁,很快就解出了答案。

陈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思路很清晰,还有别的解法吗?”

陆微月忽然举手:“老师,我有不同的解法!”

她走上讲台,用另一种思路解了出来,步骤虽然多了几步,但更首观易懂。

陈老师笑着鼓掌:“两种解法都很棒!

陆微月和江若暮同学的思维都很灵活,大家要向她们学习。”

回到座位时,陆微月得意地朝江若暮挑了挑眉,江若暮弯了弯嘴角,在她手心里悄悄画了个笑脸。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们交叠的手指上,温暖得像个秘密的约定。

她们都知道,这份从童年延续到青春的情谊,不仅是彼此的陪伴,更是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力量。

课间时,苏笙温拿着数学练习册哀嚎:“这道题也太难了吧!

我看了半天都没看懂!”

桐筱琪凑过去看了一眼,立刻皱起眉:“数学果然是天书,还是语文好懂。”

陆微月和江若暮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我教你。”

说完又都笑起来,连沈温辞都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教室里的阳光慢慢移动,将五个女生的身影连在一起。

陆微月在草稿纸上画着函数图像,江若暮在旁边写着解题步骤,桐筱琪给她们递来剥好的橘子,沈温辞帮苏笙温标注重点,苏笙温则在一旁认真记笔记,偶尔被陆微月的冷笑话逗得哈哈大笑。

这是高一开学的第二周,初秋的风带着暖意,吹过窗明几净的教室,也吹过少女们刚刚开始的青春。

陆微月看着身边认真讲题的江若暮,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这段和发小一起走过的高中时光,一定会像她们解出的数学题一样,清晰、温暖,且充满无限可能。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