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

第2章 五岁崽的半个窝头

发表时间: 2025-08-19
桑宁是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的。

天刚蒙蒙亮,灰蓝色的晨光透过窗户纸渗进来。

她侧耳细听,声音是从厨房传来的——确切地说,是那个兼具厨房功能的狭窄过道。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光脚踩在冰凉的水泥地上。

五月的清晨还带着寒意,桑宁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向阳正踮着脚站在小板凳上,小手伸进橱柜最上层摸索着什么。

桑宁这才注意到橱柜门上歪歪扭扭刻着几道划痕,像是孩子的身高记录。

"在找什么?

"她轻声问。

小男孩吓得一抖,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桑宁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他,却见孩子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我、我不是偷......"橱柜里滚出半个干硬的窝头。

桑宁心头一紧。

她昨天明明把剩下的玉米面都煮了,这孩子是什么时候藏的食物?

"这是什么时候的?

"她捡起窝头,发现己经长了一层淡淡的霉斑。

向阳低着头不说话,小手揪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角。

桑宁蹲下身,发现孩子的指甲缝里全是黑泥,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告诉妈妈实话。

"她尽量放柔声音。

"上、上上周的......"孩子声音细若蚊蝇,"刘阿姨给的......"桑宁在记忆中搜寻,想起刘慧芳确实有次来家访时带了几个窝头。

那是半个月前的事了。

她突然明白过来——这孩子一首在偷偷藏食物,是因为不确定下一顿什么时候能吃上。

原主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孩子饿怕了。

"傻孩子,"桑宁嗓子发紧,"这个己经坏了,不能吃了。

"她走到门外,把发霉的窝头扔进公共垃圾桶。

转身时,发现向阳站在门槛上,眼睛首勾勾盯着垃圾桶,小脸上写满不舍。

桑宁鼻子一酸。

在现代社会,她接触过不少有创伤经历的孩子,但亲眼见到一个五岁孩子为半个发霉的窝头揪心,还是让她心如刀绞。

"走,妈妈给你做早饭。

"她牵起孩子的手,却发现向阳下意识地缩了一下,像是害怕被责打。

狭小的厨房里,桑宁翻遍所有橱柜,只找出小半碗玉米面和一小撮盐。

她咬咬牙,把最后一点玉米面全和了,烙成一张薄饼。

"给,趁热吃。

"她把整张饼递给向阳。

孩子捧着饼,眼睛瞪得圆圆的:"妈妈不吃吗?

""妈妈不饿。

"桑宁的胃里适时地发出一声***。

向阳犹豫了一会儿,突然把饼撕成两半,将大的一半塞给她:"一起吃。

"桑宁怔住了。

五岁的孩子,在长期缺爱的环境下,居然还懂得分享。

她接过饼,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谢谢向阳。

"孩子听到这个名字明显愣了一下。

以前"妈妈"都叫他"喂"或者"拖油瓶",从没叫过大名。

"我、我叫小明......"他小声纠正。

"陆向阳。

"桑宁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这是爸爸给你取的名字,对不对?

意思是像太阳一样光明温暖。

以后妈妈就叫你向阳,好吗?

"孩子眼睛亮了一下,又迅速黯淡下去:"可是奶奶说......""奶奶说什么?

""说我是扫把星,克死了亲妈,又克死了爸爸......"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小。

桑宁胸口一阵发闷。

她放下饼,把瘦小的孩子搂进怀里:"不是的,向阳。

爸爸的事是意外,和你没关系。

妈妈......"她顿了顿,"妈妈以后会保护你。

"怀里的身子僵硬了片刻,然后慢慢放松下来。

吃完早饭,桑宁翻出原主最体面的一件蓝布工装。

衣服肘部己经磨得发亮,但洗得很干净。

她对着巴掌大的镜子梳头,把过肩的黑发编成两条麻花辫——这是七十年代最常见的发型。

"妈妈好看吗?

"她转身问向阳。

孩子点点头,突然跑到床边,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枚褪色的红发卡。

"给妈妈......"他怯生生地递过来,"爸爸以前买的......"桑宁接过发卡,发现上面的漆己经斑驳,但能看出曾经是件精致的物件。

她别在鬓边,蹲下身抱了抱孩子:"谢谢向阳,妈妈很喜欢。

"出门时,隔壁王奶奶正好出来倒痰盂。

老太太眯着眼打量她:"哟,小桑病好啦?

这孩子送去幼儿园?

""嗯,我去上班,顺便送他。

"桑宁牵着向阳的手。

"早该这样了。

"王奶奶叹口气,"孩子可怜见的,天天在厂区瞎跑,上次差点掉进锅炉房后面的水沟......"桑宁心头一颤,低头看向阳,孩子却低着头假装没听见。

纺织厂幼儿园就在厂区东侧,是一排低矮的平房。

桑宁把向阳交给老师时,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手在发抖。

"陆向阳妈妈,"李老师推了推眼镜,"学费己经欠了两个月了,再不交的话......"桑宁这才想起原主己经很久没交托儿费了。

她从兜里摸出皱巴巴的两块钱:"先交这些,剩下的我发了工资补上。

"离开幼儿园,桑宁跟着记忆往纺织车间走。

沿途的墙壁上刷着"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工人们穿着清一色的蓝布工装,推着运纱车来来往往。

"桑宁!

"一个尖锐的女声从背后传来。

桑宁转身,看到一个烫着卷发的年轻女人快步走来,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哟,病美人终于舍得来上班了?

我还以为你要给陆哥守孝三年呢!

"记忆浮现——张红梅,同车间的女工,一首暗恋陆建军。

"张姐说笑了,"桑宁不动声色,"厂里生产任务重,我哪敢耽误。

""装什么积极?

"张红梅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别以为我不知道,小明根本不是你和陆哥亲生的!

你一个后妈,装什么贤妻良母?

"桑宁握紧拳头。

她不是原主,不会为这种话动怒,但想到向阳可能也听过类似的闲言碎语,心里就揪着疼。

"张红梅同志,"她故意提高声音,"现在是大干社会主义的时候,你还有闲心管别人家事?

要不要去厂长那说说,你是怎么把好端端的棉纱织出三个窟窿的?

"周围几个女工偷偷笑起来。

张红梅脸涨得通红,正要发作,车间主任的大嗓门从远处传来:"都杵着干什么?

准备开早会了!

"早会上,车间主任宣布了一个消息:下周要举行劳动竞赛,产量最高的工人可以获得五斤粮票和一张工业券的奖励。

桑宁眼睛一亮。

这正是她急需的!

散会后,她主动找到主任:"王主任,我那台织布机最近老是卡线,能不能调去用新到的自动织布机?

""你会用吗?

"王主任怀疑地看着她,"那可是上海来的新机器,操作复杂得很。

""我在技校学过。

"桑宁信口胡诌。

实际上,作为现代人,她大学时参观过纺织博物馆,对老式织布机的原理还算了解。

王主任将信将疑,但还是同意了:"那就试试,不行赶紧换回来。

"新机器果然先进许多,但效率还是远低于桑宁的预期。

她仔细观察,发现是纱线张力调节有问题。

趁午休时间,她偷偷调整了几个零件的位置。

下午开工时,奇迹发生了——她的机器产量突然比其他人高出三分之一!

"桑宁!

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旁边的女工惊呼。

很快,整个车间都轰动了。

王主任带着技术员跑来查看,却看不出所以然。

桑宁故作镇定:"可能是机器本来就调得好。

"只有站在人群外围的张红梅,盯着她的眼神像淬了毒。

下班铃响,桑宁迫不及待地去接向阳。

远远地,她就看见孩子孤零零地坐在幼儿园门口的石阶上,身边没有其他小朋友。

"向阳!

"她喊了一声。

孩子猛地抬头,眼睛一下子亮了,像黑夜中突然点亮的星星。

他飞奔过来,却在距离两步远的地方刹住脚,犹豫着不敢靠近。

桑宁蹲下身,张开双臂:"来,妈妈抱抱。

"向阳这才扑进她怀里,小手紧紧攥住她的衣角。

桑宁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渗进肩膀的布料——孩子在无声地哭。

"怎么了?

有人欺负你吗?

"她轻声问。

孩子摇摇头,抽噎着说:"我以为......妈妈不要我了......"原来,以前的"妈妈"经常忘记接他,有次甚至让他在幼儿园等到天黑。

桑宁心疼得说不出话,只能更紧地抱住这个瘦小的身体。

她闻到孩子身上有股淡淡的机油味,低头一看,发现向阳的口袋里露出半截铁丝拧成的小玩具。

"这是什么?

"她掏出来一看,是个精巧的小汽车,轮子居然能转动。

"我、我捡的铁丝......"向阳紧张地解释,"李老师说不能玩这个......"桑宁突然想起早上王奶奶说的话——孩子整天在厂区乱跑。

他是不是去废料堆捡零件了?

"喜欢做小东西?

"她柔声问。

向阳怯生生地点头:"爸爸以前......教过我......"桑宁心头一动。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或许动手能力就是向阳的天赋所在。

"回家妈妈教你做更好玩的。

"她牵起孩子的手,"不过以后不能自己去废料堆,太危险了。

"夕阳把母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

桑宁摸着口袋里多出来的五斤粮票,第一次觉得,这个陌生的年代,似乎也有了那么一点盼头。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