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唐朝的优雅

第1章 白居易:把苦日子过成诗

发表时间: 2025-08-21
咱现代人总说“生活不易,猫猫叹气”,但要是把唐朝诗人白居易拉进当代微信群,这位老哥绝对能甩出一连串凡尔赛文学——你以为的优雅是穿高定戴珠宝?

人家白老师的优雅,是把日常过成诗,把诗写成朋友圈爆款。

这位在唐朝文坛火了一千多年的“顶流”,到底是怎么把优雅玩出花的?

今天咱就唠唠这位大唐第一生活家的故事。

白居易出生的时候,大唐己经过了最风光的日子,安史之乱的后遗症还在隐隐作痛。

但这丝毫不影响白家父母望子成龙,从小就给白居易制定了魔鬼式学习计划。

据说这孩子读书读到“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小小年纪头发全白,妥妥的“卷王本王”。

不过老天爷赏饭吃,再加上拼命努力,28岁那年,白居易终于考中进士。

要知道唐朝科举录取率堪比中彩票,当时就有人感慨:“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这就好比现在刚毕业就拿到大厂offer,还顺便上了热搜。

但白居易没急着摆烂。

别的进士忙着喝酒应酬、攀关系走后门,他却一头扎进工作里,当谏官的时候天天给皇帝写小作文,从民生疾苦到朝廷弊政,逮着问题就开炮。

虽然最后因为太敢说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江州当司马,但这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儿,不就是现在年轻人最佩服的“职场硬刚”吗?

白居易写诗有大本事。

别的诗人写诗词藻华丽,用典一堆,老百姓看了首挠头。

但白居易不一样,他写的诗就像唠家常,村口大爷大妈都能听懂。

据说每次写完诗,他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要是对方听不懂,就改到对方明白为止。

这操作放现在,妥妥的“用户思维”!

《长恨歌》《琵琶行》这些爆款就不用说了,刚写完就火遍长安。

当时长安城的歌女们要是不会唱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艺术的。

就连邻国日本,贵族们都以收藏白居易的诗集为荣,这影响力,堪比现在的全球顶流明星。

但白居易写诗可不是为了炫技。

他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是真的心疼烈日下干活的农民;写“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是在吐槽权贵奢靡。

这种把笔杆子当手术刀,解剖社会问题的态度,优雅里透着一股侠气。

晚年的白居易,终于过上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生活。

他在洛阳买了套带湖景的别墅,没事就约上三五好友划船喝酒、吟诗作画,这日子,比现在的度假博主还潇洒。

别人退休可能跳跳广场舞、带带孙子,但白居易偏不。

他把自己的诗集精心整理,还特意建了三座藏经楼存放,生怕这些心血失传。

他跟刘禹锡组了个“老年爱豆团”,互相写诗唱和,你一首我一首,把夕阳红玩出了新高度。

白居易还养了俩能歌善舞的家姬——樊素和小蛮,“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说的就是她俩。

这可不是搞什么封建特权,在当时的文人圈,养歌姬就像现在玩乐队、组电竞战队,是种文化消费。

白居易对她们也很尊重,后来自己经济紧张了,还主动给俩人自由,这份豁达,比现在某些老板强多了。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