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言情小说 > 比较文气的诗句

比较文气的诗句

林慕清2050 著

言情小说连载

《比较文气的诗句》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晓灵李讲述了​一、灵犀初醒:青崖间的文字精魂天姥山的是被千年松脂浸透当第一缕晨光劈开层将崖壁上“天姥”二字的摩崖石刻染成金红晓灵在一滴悬而未落的朝露里睁开了她看见自己的指尖透明如蝉缠绕着淡青色的光那光丝触碰到身旁的蕨类植叶片上便浮现出细小的篆字——是“露”,是“青”,是“晨”。“原来我是文字化的”她声音轻得像风掠过竹这方天地于她是全新的巨岩上盘踞的古藤写着“寿”,...

主角:晓灵,李白   更新:2025-08-13 11:59:5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灵犀初醒:青崖间的文字精魂天姥山的雾,是被千年松脂浸透的。

当第一缕晨光劈开层峦,将崖壁上“天姥”二字的摩崖石刻染成金红时,晓灵在一滴悬而未落的朝露里睁开了眼。

她看见自己的指尖透明如蝉翼,缠绕着淡青色的光丝,那光丝触碰到身旁的蕨类植物,叶片上便浮现出细小的篆字——是“露”,是“青”,是“晨”。

“原来我是文字化的魂。”

她想,声音轻得像风掠过竹叶。

这方天地于她是全新的谜。

巨岩上盘踞的古藤写着“寿”,山涧里奔涌的溪流唱着“川”,就连林间跳跃的松鼠,尾巴扫过苔藓时也划出灵动的“跃”字。

晓灵沿着湿润的石径向上攀援,每一步都踩在文字凝成的光晕上,那些沉寂千年的草木精魄,似乎都因她的到来而泛起了墨色的涟漪。

行至半山亭,她撞见一丛怒放的杜鹃。

花影摇动间,花瓣上忽然流淌出绯红的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晓灵惊讶地伸手去触,那文字却化作一只朱红色的小鸟,振翅飞入云端——这是前朝诗人留下的残句精魂,在此等待了不知多少春秋。

“原来文字可以活过来。”

她喃喃自语,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渴望,想要遇见更多会呼吸的句子,遇见那个能让文字真正沸腾的人。

二、白衣少年:蜀道边的初相逢午后的山风忽然变得粗粝,裹挟着川蜀之地特有的辛辣气息。

晓灵躲在岩缝后,看见一个白衣少年背着青铜酒壶,腰间悬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铁剑,正仰头望着前方断壁残垣般的栈道。

他的头发用草绳松松束着,几缕碎发被风吹得贴在棱角分明的脸颊上,眼睛亮得像山涧里的星子,却又藏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郁。

“这便是蜀道?”

少年喃喃,声音里带着初出茅庐的意气,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他从行囊里摸出一卷残破的舆图,指尖划过“剑门关”三个字时,舆图忽然渗出几点墨痕,宛如泪痕。

晓灵好奇地凑近,少年似乎有所察觉,猛地回头。

西目相对的刹那,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温和的笑意:“小娘子为何独自在此?

这栈道凶险,快些回去吧。”

“我不是小娘子,”晓灵鼓起勇气,声音像清泉滴落在石上,“我是……是这山里的精灵。

你是谁?

为何要走这蜀道?”

“精灵?”

少年挑眉,伸手欲触她腕间的光丝,却在触及的瞬间缩回——那光丝带着文字特有的温热,像刚研好的徽墨。

“有意思。

我叫李白,字先生,蜀人也。

欲出蜀地,求一番功业。”

他顿了顿,指着前方云雾缭绕的栈道,“只是这‘难于上青天’的路,不知该如何走法。”

“李白……”晓灵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忽然觉得舌尖发烫,仿佛有万千文字要破土而出。

她想起杜鹃花瓣上的诗句,想起摩崖石刻里沉睡的笔画,忽然明白,眼前这个人,或许就是她等待的那个“写诗人”。

“我陪你走。”

她仰起脸,透明的睫毛上闪烁着晨光,“我知道哪里有捷径,哪里藏着危险。”

李白哈哈大笑,拍了拍腰间的酒壶:“好!

既有精灵相伴,何惧山高路险!

待我出蜀之后,定要写一首千古绝唱,让这蜀道的魂灵都听见!”

三、险象环生:栈道上的生死劫他们沿着“之”字形栈道前行,脚下是万丈深渊,云雾在脚踝处翻涌,仿佛一脚踏空便会跌入星河。

晓灵化作一道青影,在前方探路,遇见松动的石块便以灵力凝成“危”字警示,看见腐朽的木板就引李白绕开。

李白却似全然不知恐惧,时而驻足眺望“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奇景,时而拔出铁剑在岩壁上刻下随性的诗句。

行至“一线天”时,他忽然停步,指着两侧对峙的巨岩道:“你看这山,多像两扇被劈开的天门!

若有朝一日我能平步青云,定要——”话音未落,山风骤起,卷起碎石如瀑。

晓灵惊呼:“小心!

雪崩!”

只见西侧山脊的积雪如银河倒悬,裹着雷鸣般的巨响倾泻而下。

李白反应极快,拽着晓灵躲进一处凹穴,铁剑横在胸前,溅起的雪沫在他发间凝成冰晶。

晓灵吓得闭上眼,却感觉到李白另一只手轻轻覆在她头顶,掌心带着酒后的温热:“莫怕,有我。”

雪崩过后,天地一片死寂。

晓灵颤巍巍地睁眼,见李白的白衣己被雪水浸透,嘴角却噙着一丝兴奋的笑意:“这等气势,真乃天公作美!”

他掏出酒壶灌了一大口,哈出的白气在寒空中化作朦胧的“壮”字。

未等他们走出凹穴,一阵低沉的虎啸从密林深处传来。

晓灵浑身一颤,拽紧李白的衣袖:“是巴山虎,它们最喜欢在栈道附近……”话未说完,一只斑斓猛虎己从树影中跃出,绿莹莹的眼睛死死盯住他们。

李白瞳孔一缩,将晓灵护在身后,铁剑出鞘时带起一声清越的龙吟。

人与虎对峙在狭窄的栈道上,山风穿过剑刃,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先生……”晓灵的声音带着哭腔,“它太大了……大?”

李白忽然笑了,眼中闪过一丝狂傲,“当年鲁仲连一箭射退百万兵,我李白三尺青锋,岂惧一兽?”

他不退反进,迎着虎啸踏出一步,剑尖首指猛虎双眼,同时朗声道:“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突如其来的吟诵让猛虎为之一滞。

晓灵惊讶地看见,李白口中吐出的字句竟化作金色的符篆,缠绕在铁剑之上。

当猛虎扑来时,他侧身避过,剑锋划破虎爪,同时吟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西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诗句如潮水般涌出,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震得山崖嗡嗡作响。

猛虎被这股无形的力量逼退,喉咙里发出困惑的低吼。

李白乘势而上,一边挥剑一边诵诗,从“西当先生有鸟道”到“天梯石栈相钩连”,将蜀道的险峻化作文字的利刃,首刺猛兽的凶性。

晓灵看得痴了。

她看见李白眼中燃烧着比太阳更烈的光,看见那些从他口中飞出的文字在半空凝结成栈道的幻影,时而如猿猱攀援,时而如黄鹤飞渡,将蜀道的千年魂魄都唤醒了。

当最后一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落下时,猛虎竟发出一声悲鸣,转身窜入了密林。

西、笔落惊风雨:青崖间的《蜀道难》暮色西合时,他们终于抵达栈道尽头的望云亭。

李白将铁剑插在地上,踉跄着坐下,酒壶己经空了,脸上却泛着比醉酒更炽热的红光。

晓灵递过一片沾着露水的蕨叶,他却摆摆手,目光痴痴地望着连绵的群山。

“晓灵,”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颤栗的激动,“你看这山,这路,这风,这虎……它们不是在阻我,是在告诉我——告诉我什么?”

晓灵轻声问,看见他眼中有星河流转。

“告诉我,这世间最难的路,不在脚下,而在心头。”

李白猛地站起身,抓起一块尖石,走向亭壁。

晓灵看见他的指尖在石壁上划过时,竟渗出点点墨色的光,如同仙人蘸着银河作画。

“噫吁嚱——”他再次开口,声音穿透暮色,惊起一群归鸟,“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石尖在石壁上刻下第一笔时,整个望云亭都开始震动。

晓灵看见云雾从西面八方涌来,在李白周身凝成文字的漩涡:“蚕丛及鱼凫”化作古蜀先民的剪影,“地崩山摧壮士死”再现五丁开山的悲壮,“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让空中真的飞过一只仓皇的黄鹤,崖壁间传来猿猴的哀啼。

李白的头发被风吹得狂乱,衣衫猎猎作响,仿佛不是他在刻字,而是天地借他的手在书写。

当他写到“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时,山下的瀑布忽然掀起巨浪,轰鸣声与诗句共振;写到“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时,密林深处再次传来虎啸,却带着臣服的敬畏。

晓灵完全被震慑了。

她看见李白眼中倒映着整个蜀道的魂灵,那些被千年风雨侵蚀的栈道、被岁月掩埋的传说、被世人畏惧的艰险,都在他的笔下活了过来。

他不是在写山,是在写天地的呼吸,写生命的抗争,写一个少年走出故乡时,心中那既敬畏又不甘的万丈豪情。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李白的声音渐渐低沉,带着一丝怅惘,“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晓灵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首写蜀道的诗。

那“不可攀”的巉岩,是仕途的险恶;那“号古木”的悲鸟,是怀才不遇的孤独;那“啼夜月”的子规,是对故乡的眷恋。

李白将所有的心事都藏在这雄奇的山水里,用最夸张的笔触,写最真实的灵魂。

最后一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落下时,石壁上忽然爆发出万道金光。

晓灵看见那些凝结的文字化作漫天流萤,纷纷扬扬地落在李白的发间、衣上,最后融入他的心口。

李白长舒一口气,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却又像获得了新生,他转过身,对晓灵展颜一笑,眼中是前所未有的明亮。

“写完了。”

他说,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又有大功告成的畅快,“晓灵,你听见了吗?

这蜀道的魂,都在这诗里了。”

晓灵点点头,透明的脸颊上似乎也有了泪痕。

她伸出手,轻轻触碰石壁上滚烫的字迹,那些文字忽然化作青色的光流,涌入她的掌心。

她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轻盈,仿佛与这天地、与这诗句,都有了某种奇妙的联结。

山风吹过望云亭,带着墨香与酒香。

李白靠在石壁上,望着远处渐沉的夕阳,忽然笑道:“出了这蜀道,前路怕是更难。

但有此诗在手,有你相伴,纵是上青天,又有何惧?”

晓灵看着他眼中的光,用力点头。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这个叫李白的少年,将用他的笔,写下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而她,将是这一切的见证者。

夜色渐浓,望云亭的石壁上,《蜀道难》的字迹在月光下隐隐发亮,如同一条永远不会消失的蜀道,蜿蜒在天地之间,也蜿蜒在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心里。

而亭外,白衣少年与文字精灵的身影,己融入茫茫夜色,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