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前世姻缘鬼差悟》是薄凉鸡蛋饼创作的一部悬疑灵讲述的是李宝李宝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热门好书《前世姻缘鬼差悟》是来自薄凉鸡蛋饼最新创作的悬疑灵异,病娇,替身,婚恋的小故事中的主角是李小说文笔超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下面看精彩试读:前世姻缘鬼差悟
主角:李宝 更新:2025-07-29 12:12:5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李家村坐落在群山里,常年弥漫着一股散不去的雾气。李二家的独苗李宝,打从落地那天起,
就没让爹娘省心过。别家的娃落地时哭声响亮,能把屋顶掀了去,他倒好,
蔫蔫的就像只没气的皮球,哼唧了两声便没了动静,小脸青紫,差点就没缓过来。
为了养活这根独苗,李二两口子算是操碎了心。再加上家里本就不宽裕,
可李宝的药罐子就没停过。什么野山参、鹿血,只要是听说能补身子的,砸锅卖铁也得弄来。
村里的赤脚医生来了一趟又一趟,把脉把得手指头都快起茧子了,
也只摇头说这孩子先天不足,底子太虚,能不能养大,只能看天意。久而久之,
“养不大的病秧子”这个名头,就牢牢地扣在了李宝头上。邻里见了,
都在劝他放弃吧 趁着年轻再生一个。李二两口子听在耳里,疼在心里,却也只能咬牙硬撑,
每日里烧香拜佛,只求儿子能平平安安地活下来。然而,比起李宝那孱弱的身体,
更让他们心惊肉跳的,是他那怪异的举动。大概是从李宝能坐稳开始,
他就常常对着空无一人的角落或者对着满是蜘蛛网的房梁,发出咯咯的痴笑声。那笑声清脆,
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尤其是在寂静的夜晚,听着让人头皮发麻。刚开始,
爹娘以为他是自己跟自己玩,小孩子嘛,对着光影或者小虫子笑,也属正常。可渐渐地,
他们发现不对劲。李宝笑的时候,眼神是直勾勾的,仿佛真的在看着什么有趣的东西。有时,
他还会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对着空气抓挠,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旁人完全听不懂的话,
那语调时而欢快,时而又带着点委屈,像是在跟谁撒娇,就像谁在逗他一样。“宝啊,
你看啥呢?跟谁说话呢?”娘把他抱在怀里,紧张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那里只有一面冷冰冰的土墙,墙角结着蛛网。李宝扭过头,咯咯一笑,小手指了指墙角,
又说了句含糊不清的话。娘的心里咯噔一下,都说幼儿眼睛能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难道?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这事很快就在小小的李家村传开了。各种说法都有,
有的说是李宝身子弱,招了不干净的东西,有的说这孩子怕不是个傻子吧,
对着空气又笑又说的。闲言碎语像苍蝇一样嗡嗡地围着李二家转,
两口子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他们再也坐不住了。李老二揣着家里仅有的积蓄,翻山越岭,
遍请附近有名的道士和尚来看。第一个来的是邻村有名的“铁嘴张”道士。
此人据说能画符驱邪,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他一进李家院门,眉头就皱了起来,
说是闻到了一股“阴晦之气”。等到见了李宝,道士更是脸色大变,双目圆睁,手指捏诀,
围着李宝转了三圈,嘴里念念有词。李宝却一点都不怕生,反而好奇地打量着道士,
时不时还对着道士身后的空处笑一笑,伸手想去抓什么。道士越看脸色越凝重,
额头上慢慢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他停下脚步,郑重地对李二两口子说:“此子……此子身边,
跟着一位‘阴差’。”“阴差?!”李二两口子吓得魂飞魄散,腿肚子都软了。阴差,
那不是勾魂索命的鬼差吗?他们的儿子身边怎么会跟着这等凶神?“道长,您救救我儿啊!
”娘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眼泪鼻涕糊了一脸。道士连忙扶起她,叹了口气:“莫慌,莫慌。
此阴差并非恶鬼邪神,身上虽有阴气,却无煞气,看其情形,似乎……似乎只是跟着这孩子,
并无害他之意。”“那……那能赶走吗?”李二颤声问道,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道士苦笑摇头:“难!难啊!阴差乃阴司公差,非寻常妖邪可比。它若无意害人,
我等凡夫俗子,人力如何能干预?强行驱之,恐怕只会引火烧身,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看着李宝还在对着空气咿呀,又道:“好在,它似乎对令郎并无恶意,
甚至……还有几分护持之意。或许,这也是一种缘法吧。你们……听之任之即可,
好生照拂孩子,莫要惊扰了那位‘大人’。”说完,道士留下几张据说是能安神定魂的符箓,
分文未取,便匆匆离去了,仿佛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在追赶一般。李家两口子面面相觑,
心乱如麻。鬼差伴身?这算哪门子的缘法?可连有道行的道士都这么说了,
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将信将疑,把道士的话奉为圭臬,加倍小心地照看着李宝,
不敢让他受一点委屈,也不敢再追问他到底在跟谁说话。后来,
村子里的老人在外面又请来了一位据说能通神的老和尚。老和尚的说法与道士大同小异,
只是看得好像更仔细些。他说李宝身边的那位“阴差”,并非牛头马面那般凶神恶煞,
反而气息沉稳,带着一种威严。它与李宝之间,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
像是在守着什么”。“此子命数奇特,非我等凡僧能窥探。但观此阴差,并无害人之心,
反而似有护持之意。强行干预,恐非明智之举。且由他去吧,顺其自然,或许……并非坏事,
老衲这里有一玉佩可保他几年无忧。以后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老和尚双手合十,
留下一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也走了。接连两位高人都这么说,
李二两口子虽然依旧忧心忡忡,但也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们将此事深埋心底,
绝口不提“鬼差”二字,只当是儿子心智略有不全,染上了对着空气嬉笑说话的怪癖。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宝就在这种诡异而平静的氛围中,磕磕绊绊地长大了。
他依旧比同龄的孩子瘦弱,不爱说话,眼神也总是显得有些呆滞,
但却打破魔咒般地活了下来,打破了“养不大”的预言。而他那对着空气嬉笑、说话的习惯,
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确实比小时候少了许多。尤其是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
他会显得格外安静,只是偶尔,在不经意间,眼神会飘向某个空无一人的地方,
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笑意,旋即又恢复了那副木讷的样子。邻里们见得多了,
也就渐渐习以为常。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背后指指点点,
只是偶尔看到李宝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对着院子里的老槐树自言自语时,
会投去一个复杂的眼神,心里嘀咕一句:“李家这娃,
真是可怜啊……”李二两口子也渐渐放下了悬着的心。五年光阴弹指而过,
当年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差伴身”的往事,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
被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所掩盖。他们只当是儿子小时候身体弱,脑子不太灵光,
留下了这么个怪毛病。只要儿子能平平安安地活着,傻一点,痴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能健健康康长大就好。他们甚至开始张罗着,等李宝再大一点,就送他去村里的私塾,
认几个字,学些道理,或许心智就能开窍了。这天傍晚,
夕阳的余晖懒洋洋地洒在李家小院里,给老旧的土墙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李宝已经八岁了,经过多年的练习 ,现在可以简单的说些词语,但身形依旧单薄,
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衣,正坐在院门口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
在地上胡乱地画着什么。娘从屋里出来,端着一碗刚蒸好的鸡蛋羹,柔声喊道:“宝啊,
过来,吃鸡蛋了。”李宝抬起头,眼神有些茫然,看了娘一眼,又缓缓地低下头,
继续用树枝画着。娘叹了口气,走过去,把碗递到他面前:“快吃吧,热乎乎的。
”李宝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吃着。娘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心里又是一阵怜惜。这孩子,
什么都好,就是太安静,太……痴了。就在这时,李宝的动作突然顿住了。他抬起头,
目光越过娘的肩膀,望向院子角落里那棵老槐树的阴影处。那里光线昏暗,
浓密的枝叶遮挡了大部分阳光,显得有些阴森。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里没来由地一紧,
下意识地问道:“宝,怎么了?又看到什么了?”李宝没有回答,只是定定地看着那个角落,
嘴角慢慢地、慢慢地向上弯起,露出了一个诡异的、带着几分痴傻的笑容。他的眼神,
也从刚才的茫然,变得清晰了许多,甚至……有了一丝光彩。娘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握着围裙的手都有些发白。多少年了,这种感觉,这种熟悉的、令人心悸的感觉,又回来了。
只见李宝拿着鸡蛋羹的碗,微微向前伸了伸,对着那片阴影,
小声地、用一种只有他们母子两人能听到的语调,
含糊不清地说道:“……你也吃……甜……”说完,他咯咯地笑了起来,
那笑声诡异让人发寒,在寂静的傍晚,像一根细针,
精准地刺中了他娘心中最柔软也最恐惧的地方。娘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猛地抱住李宝,
声音带着颤抖:“宝!别看了!快进屋!天黑了!”李宝被娘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
笑声戛然而止,茫然地看着娘。他似乎不明白娘为什么这么紧张。娘抱着他,
头也不回地冲进了屋里,“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仿佛门外有什么洪水猛兽。
她背靠着门板,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几乎要蹦出来。她不敢回头,
不敢去看门外那片昏暗的角落。几年了……原来,那个“东西”……一直都在。
它从未离开过。只是,随着李宝长大,它变得更加隐蔽,更加……沉默了。而他们,
却差点以为,那只是一场噩梦,一场早已过去的、关于痴儿和鬼差的噩梦。屋内,
李宝依偎在娘的怀里,小口地吃着剩下的鸡蛋羹。他似乎感觉到了娘的紧张,伸出小手,
轻轻拍了拍娘的胳膊,嘴里又开始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解释。
娘抱着他,眼泪无声地滑落。这个时候她突然爆发从桌上拿起了菜刀冲出门外,
对着那棵槐树挥动臂膀说“不准伤害我儿 ,来啊,有本事出来啊。”她不知道,
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她更不知道,这个一直伴随着儿子的“阴差”,到底是福,
还是祸?夕阳彻底落下了西山,夜幕开始降临。李家小院里,
那棵老槐树的阴影变得更加浓重,仿佛一个沉默而巨大的轮廓,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无声地注视着屋内的一切。李宝磕磕绊绊地长到了十一岁,眉眼间褪去了几分稚气,
添了些许少年人的轮廓,虽然依旧瘦削,但比起小时候那副随时会被风吹倒的病秧子模样,
已经好的了太多。他竟然真的活了下来,不仅活了下来,还在爹娘的坚持下,
一路读到了镇上的小学。这在李家村,可以说是个奇迹了。
邻里们看着如今安安静静、虽然话少但眼神清明了许多的李宝,早已没了当年的窃窃私语。
毕竟,关于他小时候“招阴”、“鬼差伴身”的传言,在这封闭的山坳小村里,
又怎么可能真正消失?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惊悚的细节被渐渐淡忘,
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印象。李家这娃,命硬,也邪性。李宝自己似乎对这些全然不觉,或者说,
早已习惯。他依旧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唯一没变的,大概就是偶尔会在失神时,目光投向某个空无一人的地方,
嘴角勾起一抹转瞬即逝的、无人能懂的微笑。爹娘对此早已麻木,只要儿子平平安安,
其他的,他们管不了,也不敢管。只是每次看到李宝独自一人对着空气“发呆”,
娘的心还是会像被针扎一样,隐隐作痛,那被尘封了多年的恐惧,如同警戒的蛇,
总会在不经意间探出头来,吐一下信子。小学在十里外的镇上,
李宝每天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自行车往返。这条路他走了**年,
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家。沿途的一草一木,哪块石头歪了,哪棵树长歪了,他都烂熟于心。
这天是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像是某种解脱的号角,李宝默默地收拾好书包,
和几个同村的同学一起走出校门。夕阳的金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来,
给整个小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同村的同学在他耳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周末去哪里玩,
李宝只是偶尔“嗯”一声,算是回应。“宝哥,你咋总是这么闷?
”一个稍显活泼的同学拍了拍他的肩膀,“周末跟我们去河里摸鱼呗?”李宝摇摇头,
低声道:“不了,得早点回家。”他向来如此,放学就回家,从不在外逗留。同学也习惯了,
撇撇嘴,不再勉强。李宝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沿着熟悉的乡间小路往李家村赶。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天空的颜色开始转换,最后,连那最后一丝余晖也消失在地平线。
夜幕开始降临。起初一切都很正常,路两旁的庄稼地黑黢黢的,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和蛙叫,
晚风拂面,带着泥土的腥气和青草的湿润。李宝蹬着自行车,链条发出规律的“咔哒”声,
在安静的傍晚显得格外清晰。他骑得不快,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想,
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蹬踏的动作。这条路他太熟了,熟到身体的本能就能带着他回家。然而,
骑了约莫半个多小时,按照往常的时间,
应该已经能看到李家村口那棵标志性的歪脖子老榆树了。可李宝抬起头,
前方依旧是无尽的黑暗。“嗯?”李宝微微皱了皱眉,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他放慢了速度,仔细辨认着周围的景物。奇怪,路还是那条路,
两旁的庄稼地也还是那些庄稼地,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太对劲。那些熟悉的树木、田埂,
此刻在夜色下,轮廓显得有些模糊不清。而且,这条路,好像……变得格外漫长。
他感觉自己已经蹬了很久很久,双腿都有些发酸,却像是一直在原地踏步。一种莫名的寒意,
悄无声息地爬上了李宝的脊背。他不再像刚才那样心不在焉,开始集中精神,
紧盯着前方的路。他用力蹬了几下,自行车的速度快了一些,
但周围的景物依旧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条仿佛没有尽头的乡间小道。
“不对……”李宝猛地一捏刹车!“嘎吱——!”刺耳的刹车声在寂静的夜里响起。。
自行车停了下来。李宝坐在车上,大口喘着气,警惕地环顾四周。就在他停下的瞬间,
他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更加阴冷、潮湿了。而且,不知何时,
一股淡淡的白色雾气,正从道路两旁的庄稼地里、从路边的沟壑里,悄然弥漫开来。
这雾气很淡,起初只是像一层薄纱,若有若无,但扩散的速度却很快。不过短短几息的时间,
雾气就浓的像是毛毛雨一样,能见度迅速下降。李宝的心跳开始加速。这太不正常了!
现在是夏末秋初,虽然早晚有温差,但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起这么大的雾!而且,
这雾气带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气息,吸入肺腑,都感觉凉飕飕的。他不是傻子,
从小到大那些诡异的经历,让他对这种“不对劲”的情况,有着远超常人的敏感和……恐惧。
“得赶紧离开这儿!”李宝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重新蹬动脚踏板,
想要尽快冲出这片诡异的雾气。然而,就在他脚刚用力的刹那,
一股强烈的寒意猛地从脚底窜上头顶!“嗡——”李宝只觉得脑子一阵眩晕,
浑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停止了!他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不听使唤了!
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别说蹬自行车了,就连动一下脚趾头都做不到!
他的双手死死地抓着车把,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但车把也纹丝不动。他整个人,
连同那辆自行车,像是被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动啊!动啊!”李宝在心里疯狂地呐喊,
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的衣衫。他想喊救命,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
发不出任何声音。他只能睁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那片越来越浓的白雾。就在这时,
一阵奇怪的声音,穿透了浓雾,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咚……锵……咚……锵……”是敲锣打鼓的声音!这声音很奇怪,节奏缓慢而沉重,
不像是过年过节时那种欢快热闹的调子,反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和……阴森。那锣声,
沉闷得像是敲在人的心脏上,震得人胸口发闷;那鼓声,拖沓无力,
带着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这……这是办丧事?还是……?不对!李宝猛地反应过来!
这调子虽然阴森,这是结婚时的音律,那唢呐声尖细而凄厉,像是女人的哭泣,
又像是某种绝望的哀嚎,与那沉闷的锣鼓声混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谁家会在这荒郊野外,大半夜的,吹吹打打办丧事?
而且还是这种喜庆中透着诡异的调子?李宝的头皮一阵发麻,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他想闭上眼睛,不想再看,不想再听,但眼皮也像是被胶水粘住了一样,根本合不上!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前方的白雾,听着那越来越近的、令人心悸的锣鼓唢呐声。
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他甚至能听到一些模糊的、杂乱的脚步声,
以及……一种若有若无的、令人作呕的香烛纸钱燃烧后的味道。终于,
在那片浓得化不开的白雾深处,出现了几个模糊的人影!那些人影很高,很瘦,
走起路来却异常整齐,一步一步,不疾不徐。他们的身影在白雾中若隐若现,看不见面容,
只能看到他们穿着某种统一的、深色的衣服,肩膀上似乎还扛着什么东西。随着他们的走近,
李宝的瞳孔猛地收缩!那是……轿子?!没错!是一顶轿子!那是一顶大红花轿!
颜色红得刺眼,红得像血!在这浓厚的雾气和昏暗的夜色映衬下,那红色显得格外诡异,
仿佛不是布料的颜色,而是用无数鲜血染成的!
轿子由几个穿着深色衣服、面无表情的人影抬着,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脚下没有声音,
仿佛脚不沾地一般。轿子的四周挂着红色的绸带,绸带上似乎还绣着什么图案,
但因为雾气和光线的原因,看不真切。轿子的顶上,还装饰着一些纸扎的小人、花朵,
随着轿夫的步伐,微微晃动,更添了几分阴森。轿子的前面,有人敲锣,有人打鼓,
还有人吹着那支凄厉的唢呐。他们都低着头,看不清脸,
只能看到他们机械地重复着手中的动作,发出那令人心悸的声音。这是一支送亲的队伍?
还是……一支送葬的队伍?李宝的心脏狂跳不止,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这顶血红色的花轿,这支诡异的队伍,出现在这荒郊野岭的浓雾之中,
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而更让他绝望的是,这支队伍,正朝着他的方向,径直走来!
几个轿夫步伐沉稳,抬着那顶鲜红似血的花轿,不偏不倚,像是早就瞄准了他一样,
朝着他这个被钉在原地的“活靶子”,缓缓靠近!李宝的眼睛瞪得溜圆,
眼球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布满了血丝。他想躲,想逃,想大喊,却什么也做不了!
他只能像一个无助的木偶,眼睁睁地看着那顶散发着不祥气息的花轿,离自己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花轿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他甚至能看到轿帘上绣着的、扭曲的鸳鸯图案,
那鸳鸯的眼睛,似乎是用黑色的珠子镶嵌而成,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一丝诡异的红光。
“不……不要……”李宝在心中发出无声的哀求。终于,那顶血红色的花轿,
来到了他的面前!轿夫们没有丝毫停顿,抬着花轿,朝着他,以及他身下的自行车,
狠狠地撞了过来!李宝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被撞得粉身碎骨的准备!然而,
预想中的剧烈撞击并没有到来。他只感觉到一股极其冰冷的气息,如同腊月里的寒风,
猛地从他的身体里穿了过去!那感觉,就像是整个人被扔进了冰窟窿里,
又像是有什么无形的、冰冷的东西穿透了他的身体。没有疼痛,
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麻木感。在那股冰冷气息穿过身体的瞬间,
李宝的意识变得有些模糊,耳边的锣鼓唢呐声仿佛也远去了。
就在他意识即将彻底消散的前一秒,一道声音,
一道空灵的、哀怨的、仿佛来自遥远时空的女声,
在他的耳边轻轻响起:“李郎……等着我……”那声音很轻,很柔,
带着无尽的悲伤和……一丝诡异的执念。李郎?谁是李郎?等着她?等她做什么?
这声音如同魔咒一般,钻进了李宝的脑海深处。紧接着,他眼前一黑,所有的声音,
所有的景象,所有的感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李宝的身体软软地从自行车上倒了下去,
“噗通”一声摔在路边的泥土里,彻底失去了意识。那顶血红色的花轿,
连同那支诡异的队伍,早已消失在浓雾深处,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只有那淡淡的白雾,
依旧弥漫在乡间的小路上,冰冷而寂静。夜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几片落叶,
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嘲笑。李宝他娘在门口等待,
已经望眼欲穿,“他爹,你说……宝他会不会出啥事了?”李宝他娘的声音带着哭腔,
不住地搓着手。李二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烟雾缭绕中,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显得格外阴沉。“再等等,或许是路上车坏了,
或者遇到同学多聊了几句。”话虽这么说,但他心里那股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强烈,
像是有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又过了一个时辰,村里的狗开始莫名地狂吠起来,
声音凄厉,在寂静的夜里传出老远。李二猛地将烟锅在鞋底上磕灭,站起身:“不行!
我得去找找!”“我跟你一起去!”李宝娘也顾不上害怕了,儿子是她的命根子,
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她也活不成了。“你在家等着,我叫上几个人去!
”李二知道女人家跟着只会添乱,沉声道,“看好家,说不定我前脚走,他后脚就回来了!
”说完,李二披上一件旧棉袄,快步冲出家门。很快,村里就响起了他焦急的呼喊声,
以及挨家挨户敲门的声音。“王大哥,在家吗?我家宝还没回来,帮忙找找!”“二柱子,
拿上手电,跟我走一趟!”李家村本就不大,邻里之间虽然偶有摩擦,但真遇到事了,
还是能抱团的。一听李二家独苗李宝天黑了还没从镇上回来,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
男人们纷纷拿起手电筒、扁担、锄头,跟着李二,朝着通往镇上的那条乡间小路摸去。
一时间,手电筒的光柱在夜色中交织晃动,呼喊李宝名字的声音此起彼伏,
打破了山村夜晚的宁静。“宝!宝!你在哪儿啊?”“李宝!听到了回个话!”“宝子!
你吱一声!”一行人沿着路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路边的沟沟坎坎,
庄稼地的田埂地头,都用手电筒照了个遍。李二的心一直悬着,每走一步,
都觉得脚下沉重无比。他想起了李宝小时候那些诡异的经历,
想起了道士和尚说过的话就不寒而栗。“他娘的!这雾怎么越来越大了!
”一个村民咒骂了一声。不知何时,起了一层浓雾,能见度极低,
手电筒的光也只能照出眼前一小片区域。这雾带着一股阴冷的湿气,吹在人身上,冷飕飕的,
很不舒服。“大家小心点,别走散了!”李二叮嘱道,心里更加不安。这鬼天气,这鬼雾,
总让他觉得不对劲。众人摸索着往前走,呼喊声在浓雾中显得有些沉闷。
就在他们快要走到李宝后来出事的那段路时,眼尖的二柱子突然喊了一声:“快看!
那是不是宝子的自行车?!”众人精神一振,连忙朝着二柱子手电筒光柱所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路边的泥地里,歪倒着一辆自行车,正是李宝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车!“宝!
”李二大喊一声,疯了似的冲了过去。众人也紧随其后。自行车找到了,但人呢?“快!
找找!宝肯定就在附近!”李二声音都变了调,拿着手电筒在周围疯狂地扫射。“这儿!
这儿有个人!”又有人喊道。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在离自行车不远的路边草丛里,
蜷缩着一个人影,一动不动。李二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跌跌撞撞地跑过去,
颤抖着手将手电筒照在那人脸上,正是李宝!“宝!我的儿啊!”李二一把将李宝抱在怀里,
入手一片冰凉,李宝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嘴唇干裂,毫无生气。“还有气!
还有气!”旁边有懂点急救的村民探了探李宝的鼻息,松了口气,“快!抬回去!
找张大夫看看!”众人七手八脚地用简易的担架抬起李宝,李二则推着那辆破自行车,
一行人急匆匆地往李家村赶去。李二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喊着李宝的名字,声音嘶哑,
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回到家,李宝娘看到昏迷不醒的儿子,当场就哭晕了过去,
被几个妇女掐人中才弄醒。村里的赤脚医生张大夫也被请来了,一番检查下来,
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是受了惊吓,加上可能寒气入体,脉搏虽然微弱,但还算平稳,
开了点安神的草药,嘱咐好好休息,能不能醒来,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这一夜,
李二家灯火通明,却愁云惨淡。李家两口子守在李宝床边,一夜未眠,眼泪就没停过。
李宝就那么静静地躺着,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天蒙蒙亮的时候,李宝的眼皮终于动了动。
“宝!宝!你醒了?!”李宝娘惊喜交加,连忙凑过去。李二也激动地站起来,
紧紧盯着儿子。李宝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涣散,过了好一会儿才聚焦。
他茫然地看着眼前的爹娘,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但喉咙里却只发出一阵干涩的“嗬嗬”声。“水……水……”李宝娘连忙倒了碗温水,
用小勺小心翼翼地喂他喝下几口。喝了水,李宝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他转动眼珠,
看了看四周熟悉的环境,又看了看爹娘憔悴焦急的脸,终于,积攒在眼眶里的泪水涌了出来。
“爹……娘……”他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恐惧和委屈,“我……我遇到鬼了……”“啥?!
”两口子脸色同时大变。接下来,李宝便断断续续地,将昨晚遇到的诡异事情,
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爹娘。从莫名其妙的迷路,到突然出现的浓雾,
再到那支敲锣打鼓、吹着诡异哀乐的队伍,那顶红得像血一样的花轿,
以及最后那声如同魔咒般的“李郎……等着我……”他讲得声音发颤,浑身发抖,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恐怖的夜晚。尤其是提到那顶血红色的花轿和那声呼唤时,
他的身体更是控制不住地痉挛起来。两口子听得心惊肉跳,脸色煞白,
背后的冷汗浸湿了衣衫。李宝娘更是吓得紧紧抱住李宝,不停地念叨着:“菩萨保佑!
菩萨保佑!我儿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李二的脸色却越来越沉重,他知道,
儿子遇到的绝不是普通的“鬼”。这事……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很快,
李宝昨晚遇鬼的事情就在李家村传开了。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这事邪乎得很。
尤其是当听到李宝描述那支队伍的诡异调子和那顶红轿子时,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脸色都变了。村里的老族长,一个干瘦的老头,拄着拐杖,
颤巍巍地来到李家。他听完李二转述的经过,浑浊的眼睛猛地一缩,半晌没说话,
最后长长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造孽啊……这不是好兆头……”“族长,
您给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啊?”李二连忙问道,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老族长眯着眼睛,
沉思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听宝子说的那情形……那锣鼓唢呐声,
那顶红轿子……这……这像是‘阴人说媒’啊……”“阴人说媒?”李二两口子面面相觑,
不解其意。“就是……就是枉死的女子,看中了后生,想拉他去结阴亲!
”老族长的声音压得更低了,“那红轿子,就是来接亲的!那‘李郎等着我’,
就是那女鬼在跟宝子打招呼,认定他了!”“什么?!”两口子如遭雷击,瞬间瘫软在地,
面无人色。结阴亲?跟女鬼结阴亲?那岂不是要了李宝的命?!“族长!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李宝娘哭喊起来,“求您救救我儿!求求您了!
”老族长叹了口气:“这阴人说媒,可好可坏。若是那女鬼生前是善类,或许只是想找个伴,
不一定会害命。可若是怨气重的枉死鬼……那宝子恐怕就……”他没再说下去,
但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多半是凶多吉少!“那……那有没有办法化解啊?
”李二抓住老族长的手,急切地问道。“难啊……”老族长摇着头,“这阴亲之事,
关乎阴阳两界,非同小可。寻常的法子怕是没用。我看,
还是赶紧请个有真本事的高人来看看吧!晚了,怕是来不及了!”“高人?去哪里请?
”李二像是找到了一线生机。“我倒是听说,山外十里坡,有个清玄观,
观里住着一位老道士,姓刘,道号清风真人。据说这位清风道长,是有真本事的,
能驱邪避凶,降妖除魔。就是脾气有点古怪,一般人请不动。你们……试试吧,
多带点诚意去。”老族长说道。“好好好!我这就去!这就去!”李二一刻也不敢耽搁,
连忙爬起来,就要准备东西。“等等!”老族长叫住他,“宝子刚醒,身子虚,
这几天千万不要让他出门,尤其是晚上!门窗都关好,在家中多放些桃木制品,
或许能起到一点镇宅的作用。”“哎!哎!我记住了!”李二不敢怠慢,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