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历七五八年三月。
万物勃勃生机,西处春意萌动。
依山而建的谌家镇,此时很是热闹,原是有女出嫁。
晨迎昏行。
一大清早,新郎官便带着大红花,引着亲迎队伍,来到新娘子家门口。
吹拉弹唱,敲锣打鼓,整个镇子洋溢着喜庆味道。
易可儿在家匆匆吃完早饭,便和父母打声招呼:“爹,娘,你们慢吃哦,我和小元哥一起看迎亲去。”
说完便一溜烟的跑出家门,前往镇上陈家。
陈家和易家在一条街上,相隔不过几十米,跑一会功夫也就到了。
易可儿隔着门,大声喊道:“小元哥,你怎么还没出来?”
陈家三口此时正吃着早饭。
听到可儿的声音,陈父陈母相视笑了笑。
自五年前陈家从唐国迁至这明国的谌家镇以来,认识易家亦有多年。
两家各有一子。
陈家开着私塾,易家开着医馆,脾性相投,常有往来。
陈小元十一岁多,较易可儿大十个月,兄妹相称,关系要好,算是青梅竹马的玩伴。
陈小元刚好吃完,便放下碗筷,走去开门。
只见一个着浅紫色裙装的娇美可爱女孩儿立在门口。
可儿见开门的是小元,就埋怨着催促道:“说好了门口等,你却还在家里?
快走吧,再不走,新娘子就看不到了。”
晃过小元的身位,对着里面的陈父陈母请安道:“伯父伯母,早上好!”
这时,听得远处鼓乐催发之声响起。
可儿又拉着小元的手,就往外跑,嘴里说道:“快走,哥!”
出门后,不忘补上一句:“伯父伯母,再见!”
二人跑到的时候,迎亲现场早己被看热闹的镇民团团围住。
人群中就有一个胖胖的小子,晃着小肥手,对着二人喊道:“小元哥!
可儿姐!”
边招呼着边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人群里的其他孩子听到,也都聚了过来。
小元是这镇上的孩子王,可儿因着小元的关系,位居第二位。
可儿正在埋怨小元,说:“哥,你看,队伍要出发了,都没看到新娘进轿呢?
都怪你,磨磨蹭蹭的。”
见到那个胖小孩过来了,可儿便把气往他身上撒,说道:“什么情况了现在,三胖?”
被称呼为三胖的孩子,叫杜子腾,长得胖胖的,因排位第三,可儿给他起了个绰号三胖。
杜家在镇上开着个药铺。
小胖见可儿问起,回道:“回二当家,迎亲的队伍准备上路了。
你们怎么才来?”
小元反问道:“怎么现在就鼓乐催发上路?
时间提前了啊?”
小胖回道:“是的。
说是见天可能要下雨。
到山那边的新郎官家里,山路难行,免得误了吉时,时间宽裕点好。”
小元抬头看了看山上天气,果是云头灰白,满含雨意。
转而对可儿说:“看见没,提前这事,可怨不得我。”
可儿任性道:“我不管,反正就怪你。”
小元耸耸肩膀,表示无语。
小胖讨好可儿,道:“我有看到新娘子,我可以给你描述?”
边上其他孩子跟着齐声迎合。
可儿白了小胖一眼:“这能一样么?”
众正聊着,队伍便出发了。
看热闹的人流,也随着轿子缓缓前行。
等到出了镇,人流也就逐渐散了。
亲迎的队伍开始加快步伐。
可儿突然就有了新的想法。
对小元说道:“哥,你看,咱来也来了,新娘子既然没看到,就跟着婚轿一起进山去逛逛,今天凉快,山里的空气也好,权作踏青。”
众人觉得这主意不错。
小胖迎合道:“这是团队春游的意思。”
小元想着可儿没见到新娘子,本就扫兴。
不愿又拂了可儿的兴头,看看天气,犹豫一下,还是依了。
一路随轿上山,鸟语花香,边行边聊,很是惬意。
行至山顶时,一阵山风遂起,西周突变暗沉,乌云压顶。
新郎说道:“看这架势,不定就要落雨,咱们稍快点吧,等真落雨了山路可就不好走了。”
亲迎队伍众人齐应一声喏,步伐也就更快了起来。
小元也对可儿说道:“那我们也折返吧!”
话音甫落,天边亮过几道闪电,轰隆隆雷声传来,还没等反应过来,暴雨便倾盆而至。
众人只好暂且往山道旁就近的树林子里避雨。
想着挨一阵,等暴雨停下,再行下山。
众人拢在一处,闲聊说笑这雨说来就来。
却见一道闪电,正好击中了婚轿。
木质布料的轿子立时便燃了,众人一下都愣住了。
人群里就有人喊:“快,救人。”
场面混乱起来。
小元正准备过去帮忙,却瞥见一道亮光,朝可儿劈了过来。
下意识伸手推了可儿一把。
还来不及说当心,闪电正好落在小元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