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血祭谜踪

第003章 旧档案的尘埃

发表时间: 2025-09-06
确认受害者身份的信息很快反馈回来。

李娜,二十六岁,外地来本市工作的白领,在一家贸易公司任职。

社会关系简单,同事反映她性格开朗,近期未见异常。

最后被看到是晚上十点左右离开公司,说要去附近和朋友小聚。

排查监控的进展却不顺利。

后巷所在的区域是老旧街区,监控探头稀少,且案发时间段雨势太大,仅有的几个模糊画面几乎无法提供有效线索。

初步的尸检报告也送到了陈震的桌上。

报告确认了致命伤是单刃锐器所致,凶手力气很大,手法精准老练。

受害者死前未遭受性侵,除了颈部伤口,身体其他部位没有明显伤痕。

那件红裙是廉价的新货,市面上随处可见,无法追踪来源。

最奇怪的依然是那枚蝴蝶胸针,崭新,无指纹,同样无法追查。

案件分析会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召开。

“情杀?

仇杀?”

有老刑警提出惯常的思路,“调查了她所有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异性关系,目前没发现明显矛盾点。”

“劫财?

但她的背包和手机都不见了。”

“手机不见了可能是凶手拿走了,但背包……会不会是凶手故意制造劫财的假象?”

另一人推测。

陈震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听着众人的讨论,目光却不时扫过坐在角落认真做笔记的林薇。

“林薇,你怎么看?

你不是学过犯罪心理吗?

说说你的侧写。”

陈震忽然点名。

所有目光瞬间集中在林薇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笔,站起身走到前面的白板前。

“我认为,情杀或仇杀的可能性不高。”

她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如果是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杀人,现场通常会更混乱,更情绪化。

但这个现场,过度‘整洁’和‘刻意’了。”

她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雨夜、红裙、特定姿势、取走物品(背包和手机)、留下物品(胸针)。”

“凶手选择雨夜,可能因为雨水能掩盖声音、冲刷痕迹,也意味着他预谋己久,耐心等待时机。

红裙,是一种强烈的视觉符号,可能代表着他某种特定的幻想或审美。

刻意摆放姿势,表明他不仅在杀人,更在进行一种‘展示’,受害者是他完成仪式的道具。

取走背包和手机,可能是为了干扰侦查,或者……里面有他需要的东西。

而留下这枚胸针,”林薇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更像是他的‘签名’,一种向外界宣告这是他的‘作品’的方式,甚至可能是对警方的挑衅。”

“所以,你的结论是?”

陈震问,表情看不出喜怒。

“我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度organized(有组织力)的罪犯。

他很可能有反社会人格,冷静、自负、计划周密。

这很可能不是他的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他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满足,杀戮的欲望一旦开启,很难停止。

媒体可能会叫他……‘雨夜屠夫’。”

“雨夜屠夫”西个字让会议室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如果真是这样,意味着这将是一场极其艰难和危险的追捕,而且迫在眉睫。

“侧写仅供参考,破案要靠扎实的证据。”

陈震最终一锤定音,“扩大监控排查范围,走访所有附近区域的居民和商户,重点是案发前后出现的陌生人、车辆。

重新梳理李娜的社会关系,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散会!”

众人各自领命而去。

林薇有些失落,她的侧写似乎没有被完全采纳。

“林薇,你留一下。”

陈震叫住了她。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陈震走到她面前,目光锐利地看着她:“你的分析很大胆,也有些道理。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严肃,“不要把案子想得太戏剧化。

跟着证据走,才是最稳妥的。

还有,关于‘不是第一次’的推测,不要在组里随便说,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林薇张了张嘴,想反驳,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队长。”

“你去资料室,把最近五年……不,十年内所有未破的、涉及女性受害者的凶杀案卷宗,特别是作案手法有特殊之处的,都调出来浏览一遍。”

陈震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任务,“看看有没有可能并案的线索。

记住,只是浏览和初步筛选,有任何发现,必须先向我报告,不得擅自行动!”

“是!”

这个任务正合林薇之意,她立刻答应下来。

资料室在地下室,充满了纸张和灰尘的味道。

林薇抱来一大摞沉甸甸的档案盒,开始了枯燥而沉重的查阅工作。

一桩桩冰冷的案件,一张张惨烈的照片,记录着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

时间在翻阅纸张的沙沙声中流逝。

突然,她的手指停在了一份标注为“7·12柳河失踪案”的卷宗上。

失踪案?

她本想跳过,但卷宗扉页上负责警官的签名却吸引了她的注意——秦锋。

那个传说中的人物,陈队长的师父。

鬼使神差地,她翻开了这份卷宗。

案子并不复杂:三年前,一名叫苏晓雯的女性深夜下班后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当时负责调查的正是秦锋。

卷宗里记录了大量细致的走访排查,但最终一无所获,成了悬案。

林薇一页页翻看着,能感受到秦锋当时调查的投入和面临的困境。

在卷宗最后,附了几页似乎是秦锋个人的工作笔记复印件,字迹凌厉潦草。

笔记里记录了他的一些推测和思考方向。

其中一页的边缘,画着几个看似随意涂鸦的符号:一个简单的波浪线(可能代表河流),一个被圈起来的问号,还有一个……一只线条简洁的蝴蝶。

林薇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像被电流击中,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呼吸变得急促。

蝴蝶!

那个符号,和她今天在凶杀案现场看到的、被受害者紧紧攥在手里的那枚蝴蝶胸针,虽然不尽相同,但那种突兀的出现方式,那种作为潜在符号的感觉,何其相似!

是巧合吗?

绝对不可能!

一种混杂着震惊、恐惧和发现重大线索的极度兴奋感席卷了她。

陈队让她来查旧案,难道是一种无意识的指引?

秦锋调查的失踪案,和眼前这起残忍的凶杀案,难道存在着某种可怕的关联?

那个失踪的女人苏晓雯,和今天的受害者李娜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她的手微微颤抖着,拿起那份关于“7·12失踪案”的笔记,目光死死盯住那只简笔画的蝴蝶。

三年前失踪案的调查者秦锋,自己也离奇失踪了。

三年后,出现了一起带有诡异符号的凶杀案。

这一切,难道只是巧合?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