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被留在雨天的 6 岁1998 年的梅雨季,雨下得没个停。
林晚蹲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手里攥着半块硬邦邦的玉米饼,眼睛盯着村口那条泥泞的小路。
裤脚被溅起的泥水打湿,凉丝丝地贴在小腿上,她却没挪窝 —— 妈妈说过,
今天会从城里回来,带她爱吃的奶糖。屋里传来爸爸林建国的咳嗽声,
还有一个陌生女人的说话声,软软糯糯的,不像妈妈那样带着点急脾气。
林晚扒着门缝往里看,看见爸爸正给那个女人递毛巾,女人穿着碎花衬衫,
头发烫成城里姑娘那样的卷儿,手里还牵着个比她小两岁的男孩,
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桌上的搪瓷碗。“这就是晚晚吧?” 女人注意到门口的林晚,
笑着走过来,伸手想摸她的头。林晚往后缩了缩,把玉米饼往背后藏,小声喊:“妈妈呢?
”女人的手僵在半空,林建国从屋里走出来,挠了挠头,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晚晚,
你妈妈…… 不回来了。她在城里找了好工作,以后…… 你跟爸爸过。这是王阿姨,
还有她儿子小勇,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 这三个字像块石头砸进林晚的心里,她突然想起前几天晚上,
她起夜时听见爸爸和奶奶在屋里说话。奶奶说:“那个女人心野,留不住,你赶紧再找一个,
家里得有个女人操持,不然晚晚这丫头片子没人管,迟早是个麻烦。” 爸爸没说话,
只是叹了口气。那天的雨一直下到天黑。林晚没等到妈妈的奶糖,
却等到了新的 “妈妈” 和弟弟。王阿姨做的第一顿饭是面条,给小勇卧了两个荷包蛋,
给林晚的碗里只有清汤和几根青菜。林晚扒拉着面条,眼泪掉进碗里,她不敢哭出声,
怕爸爸不高兴 —— 自从妈妈走后,爸爸的眉头就没松开过,她不想再让他心烦。一周后,
奶奶和姑姑林秀来了。奶奶一进门就拉着王阿姨的手嘘寒问暖,看见蹲在墙角捡豆子的林晚,
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这丫头,怎么还蹲在这儿?没看见家里来客人了?不会倒杯水吗?
真是个没教养的,跟她那个跑掉的妈一个样!”林晚赶紧站起来,小手攥着衣角,往厨房走。
姑姑林秀跟在她后面,压低声音说:“晚晚,你可得听话,不然王阿姨要是走了,
你爸爸又该愁了。不过说真的,你妈也太狠心了,把你扔在这儿,要是我,我都没脸活着。
”林晚端着水杯出来时,听见奶奶在跟王阿姨说:“这丫头就是个克星,生下来没半年,
她爷爷就走了,现在她妈又跑了,我看呐,迟早要克死这个家。要是能早点死在外头,
咱们家还能清净点。”杯子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热水溅到了小勇的脚上,
小勇哇地哭了起来。王阿姨赶紧抱起小勇,林建国冲过来,
扬手就给了林晚一巴掌:“你怎么回事?毛手毛脚的!给你弟弟道歉!
”林晚的脸***辣地疼,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却咬着牙没哭出声。
奶奶在一旁冷笑:“哭?还有脸哭?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想欺负小勇!真是个黑心肝的东西!
”那天晚上,林晚被锁在柴房里。柴房里又黑又潮,只有一个小窗户透着点月光。
她缩在柴草堆里,抱着膝盖,一遍遍地想:妈妈为什么不回来?是不是自己不够乖?
奶奶说自己是克星,是不是真的?要是自己死了,爸爸是不是就会开心了?不知道过了多久,
她听见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是爸爸。他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声音带着愧疚:“晚晚,
对不起,爸爸不该打你。你奶奶就是说话难听,你别往心里去。以后听话,啊?
”林晚抬起头,看着爸爸泛红的眼睛,点了点头:“爸爸,我会听话的,
我不惹王阿姨和小勇生气,也不惹奶奶和姑姑生气。你别不要我。”爸爸没说话,
只是叹了口气,把一个热乎乎的馒头塞到她手里,又轻轻带上了门。林晚咬着馒头,
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次的眼泪里,除了委屈,还有一丝小心翼翼的讨好 —— 她知道,
从那天起,她不能再任性了,要做个 “听话” 的孩子,才能留在这个家里。
第二章 楼梯间的秘密日记2005 年,林晚 13 岁,上初中了。
她长成了个清秀的姑娘,扎着高高的马尾,一笑就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喜欢她 —— 她总是很开朗,会主动帮同学补习功课,
会帮老师搬作业本,班里有活动,她总是最积极的那个。没人知道,每天放学后,
林晚不会立刻回家。她会背着书包,绕到学校后面的旧教学楼,爬上三楼的楼梯间。
那里堆满了废弃的课桌椅,落满了灰尘,却是她唯一的 “秘密基地”。
她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蓝色的硬壳笔记本,这是她用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买的。翻开笔记本,
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迹从一开始的稚嫩,慢慢变得工整,
却始终带着点用力过度的痕迹。“今天数学考试考了 98 分,老师夸我了,
同桌说要跟我一起复习。可是回家的时候,奶奶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
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还能给小勇攒学费’。王阿姨没说话,只是给小勇夹了块红烧肉,
我碗里还是青菜。”“今天下雨,我没带伞,同学借我一把。回家的时候,姑姑来了,
看见我手里的伞,说‘谁这么好心给你伞?不会是想骗你吧?你可别像你妈那样,
人家给点好处就跟着走了’。我没反驳,只是把伞收起来,叠得整整齐齐。
”“今天体育课跑八百米,我得了第一名。老师说我有运动天赋,问我要不要参加校队。
我想参加,可是我怕回家没时间帮王阿姨做家务,小勇的作业还得我辅导。要是我拒绝老师,
老师会不会不喜欢我了?”楼梯间的窗户朝着西边,每天傍晚,夕阳会透过窗户照进来,
在笔记本上投下暖黄色的光斑。林晚坐在废弃的课桌上,一边写,
一边小声跟自己说话:“林晚,没关系,奶奶只是不知道读书的好处,姑姑只是担心你,
你别往心里去。明天还要帮同桌补习呢,要开心一点。”她会在笔记本上画很多小太阳,
还有笑脸,每写完一页,就对着那些图案笑一笑,好像这样,心里的委屈就会少一点。
有一次,她在学校被一个男生欺负,男生说她 “没妈的孩子,没人疼”,她没哭,
只是笑着说 “我爸爸很疼我”。可回到楼梯间,她却抱着笔记本哭了很久,
眼泪把纸都打湿了。哭完之后,她在笔记本上写:“林晚,你不能哭,哭了就不坚强了。
那个男生只是不懂事,你别放在心上。爸爸是疼你的,只是他太忙了。
明天还要跟同学去图书馆,要笑着去。”初中三年,这个蓝色的笔记本写满了两本。
她把笔记本藏在楼梯间最里面的一个旧课桌抽屉里,用几块砖头挡着。每次去写日记,
她都会先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好像那是她守护的珍宝,不能被任何人发现。初三那年,
小勇也上小学了。王阿姨开始跟林建国念叨,说家里开销大,让林晚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
林晚知道后,偷偷躲在楼梯间哭了一夜,她想上高中,想考大学,想离开这个家,
去一个没有人说她是 “克星” 的地方。第二天,她鼓起勇气跟爸爸说:“爸爸,
我想上高中,我以后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好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
” 林建国看着她,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我跟你王阿姨商量商量。”那段时间,
林晚每天都很紧张,她怕爸爸会同意王阿姨的话。她在笔记本上写满了 “加油”,
还画了一张大学的校门,每天都要看好几遍。后来,爸爸跟她说:“你王阿姨同意了,
你要是能考上重点高中,就继续读。”林晚开心得跳了起来,她跑到楼梯间,
在笔记本上写下:“林晚,你做到了!以后要更努力,一定要考上大学!
” 那天的夕阳特别美,透过窗户照在她脸上,她笑得比任何时候都灿烂,
好像未来真的充满了光。第三章 大学宿舍的台灯2011 年,林晚 19 岁,
考上了南方一所师范大学。离开家的那天,天很晴,爸爸帮她拎着行李箱,一直送到火车站。
王阿姨没去,只是让爸爸带了两百块钱,说 “在外头别乱花钱,照顾好自己”。
奶奶和姑姑也没露面,林晚知道,她们大概还在盼着她早点出去打工。坐上火车的那一刻,
林晚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心里既兴奋又忐忑。她终于离开了那个充满恶意的家,可是,
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 —— 她从来没有跟别人住在一起过,
也从来没有真正敞开心扉跟人交朋友。大学宿舍是四人间,另外三个室友都是本地人,
性格都很开朗。第一天晚上,室友们聊得热火朝天,问她老家在哪里,喜欢什么。
林晚笑着回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合群,可是心里却像隔着一层膜,不敢多说一句话。
晚上躺在床上,她看着天花板,想起了楼梯间的笔记本。来大学之前,
她把那两本笔记本装进了行李箱最底层,她不敢带到宿舍,怕被室友发现。
她摸了摸枕头底下的手机,打开备忘录,开始写日记 —— 这是她新的 “秘密基地”。
“今天到大学了,室友们都很好,就是不知道怎么跟她们相处。晚上她们聊得很开心,
我好像插不上话。林晚,别紧张,慢慢来,你可以的。”大学的生活很丰富,
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和活动。林晚报了志愿者社团,还加入了学校的广播站。
她每天都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好像这样,就不会有空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开朗,会主动帮室友带饭,会帮社团里的同学做策划,
大家都喜欢跟她一起玩。可是只有林晚自己知道,每天晚上回到宿舍,等室友们都睡着之后,
她会打开台灯,在备忘录里写日记,或者对着镜子,小声跟自己说话。
她会想起奶奶说的 “克星”,姑姑说的 “没妈的孩子”,王阿姨看她时那种淡淡的疏离,
还有爸爸总是皱着的眉头。有一次,志愿者社团组织去敬老院活动,林晚陪一个老奶奶聊天。
老奶奶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笑得真甜,一看就是个幸福的孩子。” 林晚笑着点头,
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下 —— 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幸福过,她的笑,只是一种习惯,
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活动结束后,她一个人坐在校园的湖边,哭了很久。哭完之后,
她打开备忘录,写:“林晚,老奶奶说你是幸福的孩子,那你就试着幸福一点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