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沈元青独坐灯下,指尖轻抚那枚玉佩,思绪飘回往昔。
那年,他年少迷途,误入深山,邂逅云水真人。
真人见其资质卓越,收他为徒。
“天地有道,医者仁心。
欲济世人,先明天人合一之理。”
师父的教诲犹在耳畔。
他随师父修习内丹之术,强健体魄;研习“阴阳九针”,调和阴阳,救死扶伤。
“记住,无为而治,方能大道。”
那段山中岁月,是他最珍贵的记忆。
他领悟道家精髓,淡泊名利,不染尘嚣。
沈元青轻轻叹息,心知与楚璃霜的相遇,或非偶然。
然而,他不愿卷入世俗纷争,更不愿因情扰心。
他低声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将玉佩收入怀中,熄灯而卧。
月光如水,洒在窗前,他闭目冥想,心境渐归平和。
而此时,楚璃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梦中,那青衣男子含笑而立,令她心绪难宁。
她轻声唤道:“沈元青……”猛然惊醒,方知一场虚幻。
山间小道,沈元青背着药篓,依旧过着采药行医的平淡生活。
忽闻前方传来刀剑交鸣之声,他循声望去,只见一男子被数名黑衣人围攻,形势危急。
“住手!”
沈元青朗声喝道。
黑衣人冷眼相视:“闲事莫管,否则连你一同解决!”
“滥杀无辜,何不罢手?”
他神色平静。
“找死!”
黑衣人挥刀而上。
沈元青身形如风,银针闪动,点中数人穴道。
黑衣人只觉浑身酸麻,兵刃坠地,惊惧而逃。
受伤男子感激道:“多谢恩公相救!”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沈元青为其疗伤。
男子名唤李慕白,因揭发贪官恶行,被人追杀。
“少侠武功高强,何不行走江湖,匡扶正义?”
沈元青淡然一笑:“江湖纷争,了无休止。
在下只愿行医济世,不涉尘嚣。”
李慕白叹息,不再多言。
繁华的集市上,人声鼎沸。
沈元青难得下山,欲购置些日常所需。
忽闻一阵清雅琴声,他循声而至,见一雅致茶楼中,有人抚琴。
他入内而坐,抬眼望去,竟是楚璃霜端坐台上,指尖轻拨,琴音如流水潺潺。
琴曲终了,楚璃霜起身环顾,目光与他相接,眼中闪过欣喜之色。
她款款走来,盈盈一礼:“沈公子,别来无恙。”
沈元青起身还礼,微笑道:“楚姑娘,别来无恙。”
楚璃霜眸含笑意:“未曾想在此相遇,真是有缘。”
“确是巧合。
姑娘琴艺高超,在下受益良多。”
楚璃霜微微颔首,脸颊泛起淡淡红晕:“不过略抒心意,沈公子见笑了。”
二人对坐,谈笑风生。
从琴艺谈到诗词,从山川风物聊到江湖轶事,言谈间颇为投机。
沈元青虽行医为业,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楚璃霜则自幼家学渊源,才思敏捷。
二人一问一答,常常妙语连珠,茶楼中的清雅氛围也因二人的笑语多了一分生气。
“沈公子行医走遍山河,所见所闻皆是世间疾苦,那你可曾想过,为什么天下乱象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沈元青闻言微微一怔,旋即平静一笑:“天地万物,阴阳失衡则生疾,国家亦然。
百姓如血脉,政事如脏腑,若血脉不通,五脏六腑必然病痛。
乱象之根,在于阴阳不调。”
楚璃霜点了点头,若有所思:“沈公子所言极是,可天下权谋纷争,又如何调和阴阳呢?”
沈元青笑道:“调和之道,在无为而治。”
“无为?”
楚璃霜略带疑惑,“难道什么都不做,就能天下太平?”
沈元青摇头,语气温和却笃定:“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强为。
正如行医之道,不治病症之表,而治根源之本;不妄用药石,而顺势引导。
治国亦然,若本末倒置,强行压制,反而适得其反。”
楚璃霜若有所悟:“顺势引导……听来似乎简单,却也极难。”
沈元青笑了笑:“大道至简,却难在人心。
世间疾苦多因贪念而起,欲壑难填,便生争端。”
楚璃霜看着沈元青,眼中流露出一丝敬佩:“沈公子倒是看得透彻。
璃霜自幼随父亲耳濡目染,总觉得江湖与庙堂之争永无尽头,身在其中,往往身不由己。
可公子却能独善其身,不染纷争,实在令人向往。”
沈元青沉吟片刻,淡然道:“姑娘言重了。
在下不过随心而行,未曾深陷其中,自然少了许多羁绊。
但每个人的际遇不同,所求所思也各异。”
楚璃霜低下头,神色微黯,低声说道:“若是能随心而行,倒也好……可有些人明知身处泥淖,却无法抽身。
璃霜虽生于江湖,却时常觉得自己像个傀儡,被人摆布,毫无选择。
沈公子可否也曾有过身不由己之时?”
沈元青目光微闪,答非所问:“枫叶凋零,虽非其愿,但风起时,它便随风而行。
这是它的天命,亦是它的选择。”
楚璃霜闻言一愣:“天命……亦是选择?”
沈元青点头,目光温和:“风吹叶落,看似随风而动,实则每片叶都有自己的归宿。
身不由己时,不如静心思量,随势而行。
如此一来,虽身陷纷争,心中却无桎梏。”
楚璃霜抬眼望向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沈公子之言,璃霜记下了。
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明白。”
沈元青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转而问道:“不知楚姑娘平日可有消遣之乐?
抚琴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爱好?”
楚璃霜闻言轻笑,似是刻意转移了刚才的情绪:“消遣之乐?
璃霜倒是喜欢赏花,尤其是寒冬腊梅,傲雪而立,别有韵味。”
沈元青点头道:“腊梅虽在寒冬开放,却不与春花争艳,正如红枫,虽短暂却绚烂。
这倒与楚姑娘的气质相符。”
楚璃霜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沈公子真是妙语连珠,璃霜可不敢当。
只是枫红虽美,终归凋零,不免令人惋惜。”
沈元青轻轻摇头:“凋零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叶落归根,化为春泥,便是它最后的奉献。”
楚璃霜若有所思,点头道:“沈公子所言极是。
璃霜今夜受教颇多,竟有些舍不得公子离去。”
沈元青含笑起身,作揖道:“天色己晚,姑娘也需好好休息。
改日若有缘再见,愿与姑娘共赏腊梅。”
楚璃霜缓缓起身,神色间多了一分留恋,却不多言。
她目送沈元青离去,站在茶楼楼台上,月光洒在身上,竟显得几分落寞。
回到府中,心绪难平。
不知不觉,夜深人静,她却辗转难眠。
正可谓,危道逢恩手,琴声寄旧心。
江湖多隐士,侠骨亦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