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张婆婆口中的镜中鬼

第2章 箱中染血的旗袍

发表时间: 2025-08-15
它静静地立在墙角,像一个被时光遗忘的秘密,一个被主人刻意深藏的过往。

箱子上没有标签,没有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的记号。

只有那枚冰冷的铜锁,沉默地守护着里面的东西,也隔绝了外界所有的窥探。

林墨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快了跳动。

这个被深藏在阁楼禁地、覆盖得如此严实的箱子,里面装的,会是什么?

外婆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箱子藏在这里?

箱子很沉。

林墨费了些力气才把它从角落拖到阁楼中央稍显开阔的地方。

铜锁冷硬,锁孔深邃,透着拒绝的气息。

没有钥匙。

她蹲下来,仔细检查箱子。

硬皮表面除了磨损和划痕,没有其他线索。

她尝试着晃动箱子,里面传来沉闷的、轻微的碰撞声,似乎装着几件硬物和一些软质的东西。

声音不大,却在这死寂的阁楼里显得格外清晰,敲打着她的耳膜。

钥匙会在哪里?

外婆是个极其细致的人,重要的东西都有固定的存放位置。

林墨的目光再次扫过阁楼里堆积的杂物。

她的视线最终落在那几个同样落满灰尘的樟木箱子上。

她走过去,逐一打开。

里面大多是些旧衣物、被褥,散发着浓重的樟脑味。

当打开最后一个、也是看起来最不起眼的樟木箱时,她的动作顿住了。

箱子里没有衣物,只有一摞摞用牛皮纸包裹得整整齐齐的书籍和文件。

最上面,放着一个深蓝色的硬壳文件夹,封面上用娟秀的毛笔字写着“旧稿”。

林墨的心猛地一跳。

她认得这个文件夹,里面是外婆早年收集、整理甚至参与改编的一些越剧剧本手稿,外婆很珍视它们。

她小心翼翼地取出文件夹,拂去灰尘,打开。

里面确实是厚厚一叠泛黄的纸张,有打印稿,也有手抄本。

她快速翻找着,目光在那些熟悉的剧目名称上掠过:《红楼梦》、《梁祝》、《西厢记》……突然,她的手指停住了。

一本薄薄的、线装的手抄本剧本被夹在中间。

封面是普通的牛皮纸,上面用钢笔写着三个字——《镜花缘》。

字迹是外婆的,但显得格外用力,甚至有些潦草。

剧本的边缘磨损得很厉害,显然被反复翻看过。

林墨的心头掠过一丝异样。

《镜花缘》?

外婆似乎很少提及这出戏,至少在她面前从未唱过。

她带着疑惑翻开剧本。

剧本内容是关于唐代才女唐小山(百花仙子)海外寻父的奇幻故事,改编自清代李汝珍的小说。

林墨快速浏览着,发现其中一折戏,名叫《镜影辨真》,被用红色的圆珠笔反复地、重重地圈画出来,旁边空白处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小的批注。

那些批注的字迹极其潦草、急促,有些地方甚至被笔尖划破,透着一股焦躁不安的气息,与外婆平日里从容娟秀的笔迹判若两人!

更让她心头一紧的是,当她翻到剧本中间时,一张对折的、边缘有些毛糙的硬纸片掉了出来。

她捡起来,展开。

不是剧照,也不是笔记。

那是一把钥匙。

黄铜质地,样式古旧,柄部雕刻着简单的云纹。

钥匙的形状,与楼下行李箱上那枚“眼睛”形状的锁孔,严丝合缝!

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从林墨的脊椎骨窜起,瞬间蔓延至全身。

钥匙藏在被外婆反复标注、显然对其情绪影响巨大的《镜花缘·镜影辨真》剧本里……这绝非偶然!

外婆在隐藏什么?

又是什么让她如此不安,以至于在批注中都流露出失控的痕迹?

林墨捏紧了那把冰凉的黄铜钥匙,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阁楼里死寂一片,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她自己骤然变得清晰的心跳声。

她望向楼梯口,楼下是熟悉却又突然显得陌生的外婆故居;她又低头看向脚边那个沉默的、沉重的复古皮箱。

答案,似乎就在这个箱子里。

抱着一种近乎朝圣般、却又被强烈不安攫住的心情,林墨将行李箱和那本《镜花缘》剧本带下了阁楼。

她没有选择在光线昏暗、气氛压抑的阁楼开箱,而是将它搬到了外婆生前最喜欢待的、也是光线相对最好的小书房。

书房靠窗放着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

林墨将沉甸甸的箱子放在书桌中央,窗外灰蒙蒙的天光勉强照亮了桌面。

雨点敲打着玻璃窗,发出单调而持续的声响,像某种不祥的倒计时。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一些勇气。

冰凉的黄铜钥匙握在手心,几乎要被她手心的汗水浸润。

她俯下身,将钥匙对准了行李箱上那只“眼睛”形状的锁孔。

“咔哒。”

一声轻响,在寂静的书房里却显得格外刺耳。

锁舌弹开的声音。

林墨的手指有些颤抖。

她定了定神,缓缓掀开了箱盖。

一股更加浓郁、更加复杂的陈旧气味扑面而来——是皮具久藏的霉味、一种难以形容的、类似于干涸花汁混合着尘土的味道,还有一种……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铁锈般的腥气?

她的目光投向箱内。

没有想象中的金银细软,也没有泛黄的家族信件。

箱子内部衬着己经发黄变脆的丝绸内衬,上面静静躺着三样东西:**第一件:一件旗袍。

**颜色是浓烈到近乎诡异的深红色,像是凝固的血液。

丝绸面料,剪裁非常考究,典型的民国样式,高领、窄袖、侧开衩。

领口和斜襟处用金线绣着繁复而精致的缠枝牡丹纹样,即使蒙尘己久,依旧能看出当年的奢华。

然而,最触目惊心的是,在旗袍的右襟下方,靠近腹部的位置,有一片巴掌大小、呈不规则放射状晕染开的暗红色污渍!

那污渍颜色深沉发黑,深深沁入了丝绸的纹理,像一块丑陋而狰狞的疤痕,将华美的旗袍衬得无比诡异。

**第二件:一面镜子。

**不是完整的镜子,而是一块不规则的、约莫两个巴掌大的碎镜片。

镜片边缘锋利,可以想象它原本属于一面更大的镜子,在猛烈的撞击下碎裂开来。

镜面本身布满蛛网般的裂痕,扭曲了所有映照的影像。

在那些纵横交错的裂痕缝隙中,赫然卡着一小撮……头发!

那头发乌黑、细长,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幽的光泽。

这与外婆晚年那标志性的、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银白短发,形成了极其刺眼的对比!

(本集完)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