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儿反驳着顾念儿,“可我觉得他既然那么有钱,完全可以去做个整容手术,把那条疤痕去掉呀。
这样不是会更好看一些吗?”
顾念儿白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你呀,就是爱管闲事!
人家怎么做是人家的事,你操这份心干嘛?
我在家忙得都快累死了,你倒好,还有闲情雅致去研究一个陌生男人!”
顾念儿责怪的口气令顾清儿心里很不舒服,立刻辩解道:“姐,这怎么能说是闲事呢?
妈妈住的康复医院就要换老板了,也许就是要被这个瘢痕男人收购了去。
而且我还听说收购这家医院的人要把康复医院的名字改为古谚康复护理医院。”
“真的?!”
顾念儿大惊,饶有兴趣道:“那个古谚生前没那么风光过,死了却是风光无限啊!
那人是古谚的什么人,居然这么的抬举他?”
顾清儿一脸的茫然,摇着头说:“我也不清楚,反正觉得很奇怪,这么个不赚钱的康复医院收购了有何用?
做善事吗?
看他那人也不是个善良之辈。
不知道他来后会对住在那里的老人怎么样?
如果不好,我想我们还是让妈妈转院吧。”
一首沉默不语的顾益民终于开口了,“转院?
哪有那么容易?
到了一个新环境,又要重新去适应。
等等看再说吧,也许人家就是来做善事的呢?
你们啊,不要拿有色眼镜看人! ”顾益民的话语还是有震慑力的,两姐妹“哦”了一声,不敢再言语,只是埋头吃着饭。
此时,家中门***响起,顾清儿赶紧起身去开门,门口站着顾念儿的女儿谢怡和跟她的男朋友李子墨。
谢怡和和李子墨今年都二十六岁。
谢怡和身高一米六九,鹅蛋脸,肤如凝脂,一双大眼睛顾盼生辉着,一看就是个聪慧的女孩子。
李子墨身高一米八六,不仅长得唇红齿白,肤白貌美,还是个富二代。
按理男人是不能拿肤白貌美来形容的,只是这个李子墨的确长得非常的娟秀,言谈举止也偏女性化。
正是因为这一点,曾经一度令谢怡和很是瞧不上他。
毕竟谢怡和的性格偏男性化,怎么会容忍一个比她还娘的男人做她的男朋友呢?
顾清儿看着他们俩,顿觉眼前一亮。
这俩孩子长得真是太可人,太般配了。
“小姨。”
谢怡和和李子墨异口同声地招呼道。
顾清儿赶紧把她俩让进屋,问道:“午饭吃了吗?”
“还没呢,我们就是来蹭饭的。”
谢怡和嘻嘻笑着回答说。
屋子里的顾念儿听到女儿和准女婿来了,赶紧站起身到厨房去盛饭。
谢怡和和李子墨见到顾益民,招呼道:“外公好。”
顾益民对他俩微微点头,“嗯,快去洗手吃饭。”
谢怡和和李子墨一起走进卫生间,洗了手,然后一起走回到了饭桌旁。
两人拿起顾念儿盛好的饭碗,大口地吃着。
看着两个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顾念儿赶紧地关照道:“慢点吃,别噎着了。”
谢怡和笑着说:“我们都快饿死了,早饭都没吃。”
“怎么会忙的早饭都顾不上吃呢?”
顾益民皱着眉嗔怪道。
“外公,您几时可以来我们医院上班啊?”
谢怡和问道:“这段时间医院试营业,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很多医生都还没来正式上岗,也就小姨一人顶着。
今天小姨不在岗位上,我们俩真有些手忙脚乱。”
“下周就要正式开业了,爸爸,您还是趁早来子墨的医院上班吧。”
顾清儿也在一旁附和道。
“我也想趁早来的呀!
只是我现在坐堂的那些老板们不让我走,非要我做完这个月才肯放我。”
顾益民没奈何地回答说。
像顾益民这样的老中医在中医市场上是非常抢手的,顾益民被好几家民营医疗机构邀请去坐堂,如今想抽身出来,谈何容易。
毕竟顾益民在那些医院里己经有了固定的病人源,如果顾益民辞职,那么他的病人就会被他带走,所以那些老板怎肯轻易放人。
“你们呐,别把希望全寄托在外公身上了,你们还是得把那些还没上岗的医生早点叫过来上班。”
顾念儿对李子墨交代着。
李子墨对顾念儿点头说:“是的,阿姨,我和怡和下午就去拜访那些还没上岗的医生,让他们尽快上岗。”
谢怡和则在一旁对顾清儿说道:“小姨,下午我和子墨不在医院,医院就拜托您照顾了。”
顾清儿点头说:“好的,你们就放心去做你们的事吧。”
大伙儿说着话,一顿饭就吃完了............李子墨中医院正式开业了,李子墨和谢怡和请来了东城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还吸引了多家媒体跟踪报道。
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气候适宜。
谢怡和和李子墨都身着正装,站在医院大门口迎接着贵宾们的到来。
李子墨是一身考究的丝绸料的唐装,头发梳的一丝不乱,干干净净,利利落落;谢怡和则穿了一件贴身的的藕色旗袍,长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高高的髻,淡淡的妆粉,非常的靓丽可人。
他们俩站在李子墨中医院的大门前,就像一对金童玉女,羡煞路人围观。
医院大门今天装饰的也很喜庆,大红的字帖,来宾们送的大花篮排满了大门两旁,还有站在路两旁的穿着粉色护士装的礼仪小姐。
今天的来宾很多,卫生局、社保局、工商局和税务局的领导和一些医药界的专家教授,当然也有一些李子墨和谢怡和的亲朋好友,大家聚集一堂,为李子墨中医院的正式营业前来祝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工作服的工人捧着一只巨大的花篮缓缓地走了过来。
这只花篮装饰得十分精美,上面插满了各种鲜艳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
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另一个工人,这个工人的手中拿着一块巨大的匾额。
两个工人走到李子墨和谢怡和面前,微笑着将花篮和匾额递到他们手中。
李子墨和谢怡和有些惊讶地接过礼物,低头仔细查看着花篮上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