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江湖,总是比白昼更显得扑朔迷离。
月色薄如纱,照在青石小道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
李逍遥和花小鱼驻足于破庙外,火光映照着两人的脸庞,彼此的神情却有些微妙的变化。
冷千绝并没有现身。
他惯于在黑暗中布下网,让人不知不觉便落入他的算计。
今日,他坐于幽深竹林一角,手执一枚玉棋,眼神幽冷,嘴角微扬。
伺机而动,离间之计己悄然展开。
庙内,李逍遥正打坐调息。
花小鱼则守在门口,警惕着风吹草动。
两人虽是结伴同行,心头却各自藏着疑虑。
白天时,李逍遥在山道上偶遇冷千绝,后者话语阴阳怪气,暗示花小鱼曾与魔教中人往来。
李逍遥虽不以为意,却难免在心底种下怀疑的种子。
冷千绝的计策并非简单的谗言,而是在细节处做足了文章。
他悄无声息地在路旁留下数枚花小鱼常用的银针,又故意让一封写有“江湖义士花小鱼,速回魔教”的密信落入李逍遥视线。
信上笔迹虽极为逼真,却夹杂着冷千绝特有的香气。
李逍遥发现后,心头一凛,暗自揣度花小鱼的身份。
“逍遥兄,你为何神色如此凝重?”
花小鱼见李逍遥迟迟不语,心头也泛起疑云。
李逍遥欲言又止,终究还是问道:“小鱼,你曾与魔教中人有过接触吗?”
花小鱼一愣,随即皱眉:“逍遥兄,你为何问此话?
莫非你信了外人的谗言?”
李逍遥低下头,将那封密信递给花小鱼。
花小鱼接过信件,闻到那抹熟悉的香气,脸色微变,眼神复杂。
“小鱼,这信……你可认得这笔迹?”
李逍遥试探着问。
花小鱼盯着信纸,却不敢与李逍遥对视。
他的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愤怒:为何逍遥兄会怀疑自己?
两人自小相识,情同手足,如今却因一封不知来历的密信而生嫌隙。
“小鱼,你不愿回答吗?”
李逍遥声音低沉。
“逍遥兄,我自会查明此事。
但你若连我都不信,那我还有什么可说?”
花小鱼声音里带着失落。
两人间的气氛,骤然冷却。
庙外的夜风更为凄清,仿佛也在嘲讽他们的情谊如此脆弱。
冷千绝藏身暗处,眼见两人生出嫌隙,嘴角笑意更浓。
他轻轻弹指,又有两名黑衣人悄然靠近,故意在庙门前留下花小鱼惯用的兵器,做出“内鬼通敌”的假象。
深夜,庙外忽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李逍遥警觉,抽剑而出。
花小鱼也紧随其后。
两人本应并肩作战,此刻却因误会而心生防备,各自留意对方的举动。
“谁?”
李逍遥沉声问道。
黑衣人不答,反倒将一枚花小鱼的银针射向李逍遥。
李逍遥避过,心头却更加疑惑:为何对方用的竟是花小鱼的暗器?
花小鱼见状,立刻上前澄清:“逍遥兄,我并不知此事,这些银针不是我所用!”
李逍遥面色复杂,内心天人交战。
过去的信任和眼前的疑点交织,让他难以抉择。
黑衣人见状,冷笑一声,丢下一枚玉佩,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李逍遥拾起玉佩,发现上面刻着花小鱼的名字。
他的心,再一次被怀疑充斥。
花小鱼见李逍遥迟迟不语,终于忍不住说道:“逍遥兄,你若真疑我与魔教有染,大可独自离去。
从此江湖路远,各自安好。”
李逍遥闻言,心头一痛。
他望着花小鱼坚定的眼神,却发现自己竟无力辩解。
他想起过去两人并肩闯荡的日子,想起花小鱼曾为他挡过一剑,险些丧命。
那些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却敌不过眼前的疑虑。
冷千绝在暗处,静静欣赏着这一幕。
他知道,友情的裂痕一旦出现,便难以弥补。
只需再添一把火,便可让两人的信任彻底崩塌。
“逍遥兄,”花小鱼低声道,“你若信我,便随我查明真相;你若疑我,从此各行其道。”
李逍遥握紧手中的剑,迟疑片刻,终于点头:“好,我与你一起查明此事。
但小鱼,若你真与魔教有关,我绝不姑息。”
花小鱼苦笑:“我若有半点背叛,任你处置。”
两人心头的隔阂虽无法立刻消除,终究还是决定暂时合作。
庙外的夜色依旧浓烈,冷千绝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竹林深处。
他知道,离间之计己初见成效,接下来只需不断加深两人的误会,便可坐收渔利。
庙内,李逍遥和花小鱼相对而坐。
彼此之间,再无昔日的坦诚。
火光跳跃,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交错,却始终无法重合。
友情的裂痕,己悄然形成。
江湖路远,前途未卜。
冷千绝的离间计,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