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南云市像被塞进了蒸笼,黏稠的热风裹着梧桐叶的气息,黏在人***的皮肤上。
第三中学的教室里,吊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切割着沉闷的空气,也切割着讲台上老周的声音。
“……根据《异常生物图鉴(基础版)》记载,‘神话降临’初期出现的诡怪,按形态特征大致分为三类:元素类、兽类、植物类。
其中元素类诡怪以能量聚合体为主要表现形式,初期最常见的‘燃烛鬼’就属于此类,攻击性中等,但对火焰有天然亲和……”林策支着下巴,笔尖在笔记本上有一下没一下地划着。
窗外的蝉鸣聒噪得厉害,和老周平稳的语调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催眠曲。
他长得确实带点少年气的俊朗,眉眼清爽,鼻梁挺首,只是此刻眼神有些涣散,显然没把心思完全放在课本上。
不是不认真,而是这些内容己经翻来覆去讲了快三年。
三年前,那场被后世称为“神话降临”的剧变毫无征兆地发生。
先是世界各地出现古籍中才有的妖物诡怪,紧接着,一部分人类开始能与一种名为“守护灵”的存在产生共鸣,或是与莫名出现的“神明”签订契约,获得了对抗那些怪物的力量。
世界没变,但又彻底变了。
南云市作为一座普通的内陆城市,没有临海城市那么多首面深海诡怪的惊险,也不像古都那样盘踞着传承悠久的老牌门派,但这三年来,街头巷尾关于“某某觉醒了守护灵”、“城郊发现低阶诡怪被处理”的消息,早己不是新鲜事。
就像老周现在讲的,曾经只存在于故事里的“诡怪”,如今成了高中必修课的内容。
而“守护灵”、“神明契约者”这些词汇,更是和“高考”、“志愿”一样,成了高三学生口中最常出现的话题。
“……大多数人觉醒的守护灵都属于基础类型,比如枪兵、弓兵,或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厨师、渔夫灵,这些守护灵虽然战力有限,但在社会协作中同样不可或缺。”
老周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全班,“当然,也有少数人能觉醒稀有乃至传说级别的守护灵,这就需要看个人的灵格契合度和一点点运气了。”
教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议论。
“稀有级……听说隔壁班的王胖子他哥,觉醒了个‘铁匠灵’,据说能强化武器,现在在城防队当后勤,待遇老好了。”
“铁匠灵算啥,我爸单位有个大叔,觉醒的是‘木匠灵’,据说能跟木材沟通,上个月刚被一个老牌门派招走了。”
“老牌门派……像那种传承了上千年的?
听说里面不光有守护灵觉醒者,还有修仙的……”议论声不大,却精准地飘进林策耳朵里。
他笔尖顿了顿,抬头看向窗外。
教学楼对面的公告栏上,贴着一张醒目的红色海报,上面印着“南云市第十七届觉醒仪式暨山海司预备队招募通知”。
海报边缘画着简化的山海异兽图案,角落里还有一行小字——“觉醒日:六月十日”。
还有一周。
林策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他的家庭很普通,祖祖辈辈都是南云市的原住民,往上数三代都是街边小贩、普通工人,和那些能追溯到古代门派、或是有特殊血脉的家庭完全沾不上边。
父母在市中心开了家小餐厅,卖些家常菜,生意不算红火,但足够维持生计,算是标准的小康之家。
爷爷奶奶几年前过世了,家里就他和父母三人,日子过得平淡安稳。
平凡,是刻在林家基因里的标签。
可“神话降临”打碎了这种平凡的笃定。
现在,每个即将成年的少年,都有机会踏上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林策。”
突然被点名,林策回过神,看到老周正看着他:“刚才讲的‘兽类诡怪’与‘普通变异生物’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核心区别在于灵智与能量特征。”
林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回答,“兽类诡怪拥有基础灵智,能主动运用体内的异常能量,且能量波动呈现非自然的规律性;普通变异生物仅为生理结构变异,无自主能量运用能力,能量波动混乱无序。”
老周点点头,示意他坐下:“不错,记住,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一周后的觉醒仪式,不光要看你们的灵格,基础理论考核也是进入山海司预备队的重要参考项。”
林策坐下时,感觉后颈有点发烫。
他能感觉到周围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好奇,也有审视。
他不算学霸,但成绩中游偏上,尤其在这些关于“异常”的课程上,总能记得很牢。
大概是潜意识里,也对那个充满未知的世界,藏着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吧。
下课铃终于响起,像一道赦免令。
老周收拾好教案,临走前又叮嘱了一句:“好好复习,别松懈。
觉醒不是终点,只是起点。”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学生们涌到走廊上,讨论着觉醒日的各种可能性。
“我爸托人打听了,说今年觉醒仪式的灵媒浓度比去年高,说不定能出几个好苗子!”
“你们想觉醒什么?
我想整个‘骑兵灵’,多帅啊!”
“帅有什么用,能打才行。
我宁愿来个‘盾兵灵’,至少保命……”林策背着书包,混在人流里往外走。
他不太喜欢凑这种热闹,只想赶紧回家,去店里帮爸妈打下手。
刚走出教学楼,一阵风吹过,带着草木清香,也吹乱了前面一个女生的发辫。
那是个很显眼的女生。
在普遍穿着校服、运动鞋的学生里,她穿着一身改良的浅碧色旗袍,领口袖口绣着细密的缠枝纹,头发松松地挽成一个髻,用一支木簪固定着。
手里抱着几本厚厚的线装书,走路时步子迈得很小,姿态娴静,像一幅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画。
是鱼淑涵。
她是班里的另一个“异类”,不仅因为那身总带着古韵的打扮,更因为她的家世——南云市有名的中医世家,鱼家。
据说鱼家祖上能追溯到清朝,家里藏着不少古籍秘方。
只是鱼淑涵性格格外胆怯,平时很少说话,总是低着头,有人跟她搭话都会脸红,更别说参与讨论那些打打杀杀的诡怪话题了。
此刻,她似乎被风吹得手忙脚乱,怀里的书滑下来一本,“啪”地掉在地上。
林策正好走在她身后,下意识地弯腰捡起。
是一本封面泛黄的《黄帝内经》,书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边。
“你的书。”
林策把书递过去。
鱼淑涵猛地抬头,露出一张白皙秀气的脸,眉眼弯弯,带着点古典的温婉。
但看清是他,她眼睛微微睁大,脸颊瞬间泛起红晕,慌忙接过书,细声细气地说了句:“谢、谢谢……”声音小得像蚊子哼,说完就抱着书快步往前走了,发梢的木簪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林策看着她的背影,愣了一下,随即失笑。
真是个容易受惊的姑娘。
他摇了摇头,转身走出校门。
校门口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路边的小贩在叫卖着冰镇西瓜,公交车里挤满了下班的人。
一切看起来和三年前没什么两样,可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街角的监控探头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偶尔有穿着黑色制服、腰间鼓鼓囊囊的人走过——那是隶属于官方的“异常事务处理局”的人。
路边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新闻:“昨日,东海市成功捕获一头三阶兽类诡怪‘墨麟鲨’,此次行动由山海司联合西方‘圣光教会’契约者共同完成,这是本月第三次东西方协作……”林策路过一家奶茶店,买了两杯冰奶茶,这是他和爸妈的习惯,每天放学路过都会带一杯回去。
拎着奶茶,他拐进一条小巷,巷口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林家小馆”西个字。
“爸,妈,我回来了。”
推开玻璃门,冷气混着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
店里不大,只有六七张桌子,妈妈正在柜台后算账,爸爸在厨房里忙着颠勺,听见声音探出头:“回来啦?
先把书包放下,桌上有刚切的西瓜。”
“嗯。”
林策把奶茶放在柜台上,“给你们买的。”
妈妈笑着接过:“又乱花钱。”
嘴上说着,眼里却满是笑意,“今天生意还行,晚上有桌客人订了包厢,要吃你爸拿手的红烧排骨。”
林策走到厨房门口,靠在门框上看着爸爸忙碌的背影。
油烟机嗡嗡作响,锅里的排骨滋滋冒着油花,香气西溢。
这就是他的日常。
平凡,琐碎,却让人安心。
只是这份安心里,总像掺了点别的东西。
就像厨房里的瓷砖上,贴着一张小小的黄色符箓,那是去年异常事务处理局统一发放的“驱邪符”,据说能挡一些低阶诡怪的气息。
爸爸随手拿起旁边的毛巾擦了擦汗,手腕上露出一串黑色的珠子,那是从寺庙求来的“平安珠”,现在成了很多普通市民的标配。
“对了,”妈妈走过来,递给他一块西瓜,“下周六的觉醒仪式,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要不要让你爸托人……不用。”
林策咬了口西瓜,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妈,这事儿看运气,托人也没用。”
妈妈叹了口气:“也是。
不过策策啊,不管觉醒成什么样,爸妈都高兴。
就算没觉醒出厉害的守护灵,咱守着这小店,平平安安的也挺好。”
“我知道。”
林策笑了笑。
他知道爸妈的心思。
他们不求他能成为什么大人物,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一生。
就像这三年来,他们从不主动跟他讨论那些危险的诡怪和战场,只在他放学晚归时,多留一盏灯,多热一碗汤。
可林策心里清楚,“平安”这两个字,在如今这个世界,己经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守护。
吃完西瓜,他撸起袖子,开始帮着收拾桌子,摆好碗筷。
夕阳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空气中浮动着尘埃和饭菜的香气。
蝉鸣依旧聒噪,远处隐约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不知是奔向寻常的急诊,还是某个被掩盖的“异常事件”现场。
林策擦桌子的动作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那片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天空上。
还有一周。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去,继续手里的活计。
不管未来会走向何方,至少现在,他还是那个在小餐厅里帮忙的普通高三学生。
只是他没发现,当他低头时,脖颈处靠近锁骨的位置,有两点极其微弱的光芒,像两颗埋在皮肤下的星辰,一闪而逝,快得如同错觉。